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2020-06-08 10:25陈江波郭晓佳高烨昕
对外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VAR模型运城市农民收入

陈江波 郭晓佳 高烨昕

[摘 要]通过构建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2001—2018年山西省运城市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城镇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短期内影响有增大趋势,长期趋于稳定;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具有后发力量,影响先呈下降状态,然后又逐渐上升。最后,对山西省运城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收入;VAR模型;运城市

[中图分类号] F29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5-0154-04

Abstract:Based on the VAR model and synthetically using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impulse respons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rate and peasants income in Yu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8.The results show that peasants income is the one-way granger cause of urbanization rate, with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short term and a stable trend in the long term;Urbanization has a late power on peasants income, and at first its influence decreases, then increases gradually.Finally,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Yuncheng City.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ate; Peasants  Income; VAR Model;Yuncheng City

一、引言

在我國,“三农”工作有着重要的地位,始终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治理、农民增收、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问题显得更加紧迫。在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下,城镇化进程无疑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较多学者运用VAR模型对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6],Juma N运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研究了天津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农民收入间的关系,认为快速的城市化不一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Jing Y等通过构建VAR模型对长春市城市化和农民工资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城市化是农民工资收入的重要驱动力等。一些学者用ECM模型、面板模型等对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7-10],例如程选等人通过对山西的调查分析并构建了城镇化率与农民收入的函数关系,发现城镇化率是山西省农民增收的重要驱动因素;方娜等采用ECM模型对我国1978—2013年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间短期关系不显著,长期有稳定的正向关系。还有一些学者从区域差异的层面对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1-13],例如姚旭兵等基于门槛模型研究了1997—2010年我国30个省的城镇化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发现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也有差异;谭昶等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并设置空间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2007—2016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新型城镇化不但可以增加本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其他地区农民增收。

纵观现有的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于农民收入和城镇化关系的探究,大多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缺少对较小区域尺度的研究,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尺度越大准确性可能就会下降。笔者基于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对2001—2018年运城市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便为运城市以及其它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民收入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二、研究区域、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运城市位于110°15′E-112°04′E,34°35′N-35°49′N之间,下辖1区2市10县,是山西省的南大门,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带有大陆性季风特征,区域内资源丰富。运城市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进入21世纪后,运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各项指标增长很快, 2001—2018年,其地区生产总值从195.9亿元增长到150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元增长到10916元,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50%。但这些指标不仅低于太原、大同等市,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另外,通过查阅《山西统计年鉴》可以知道运城市在山西各地市中人口最多,并且农村人口也最多,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与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不仅有利于运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有利于山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方法

VAR模型就是向量自回归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西姆斯于1980年创造,它的工作机理是借助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滞后值来预测相应内生变量未来变动趋势,它的灵活性在于可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推广到多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式中A、B表示滞后阶数不同时变量的系数,C表示常数,i表示滞后阶数,?t为随机误差扰动项,PI表示农民收入,UR表示城镇化率。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农民收入选用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城镇化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计算,所用数据来自2002—2019年各年《山西统计年鉴》,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8.0中进行相关操作。由于农民人均收入是绝对量,为了减少波动幅度,使结果更加可靠,对其作对数化处理。

三、实证分析

(一) 单位根检验

只有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其它步骤比如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才可顺利进行下去。在数据不平稳的情况下进行检验,出现虚假回归的概率非常大,得到的结论就不可靠。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有ADF检验、Phillips-perron检验、Ng-perron检验等,学界通常用ADF方法来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变量UR和PI分别在显著性水平为1%和10%的条件下拒绝原假设,表明城镇化和农民收入之间不存在单位根均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可以进一步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构建VAR模型。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用来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它的基本原理是先作一个原假设,如H0:α1=α2,如果检验结果小于显著性水平表明关系式拒绝原假设,即α1≠α2,因果关系存在;反之因果关系不存在。为了厘清山西省运城市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对二者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在运城市,农民收入是推动城镇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因素,可城镇化不一定是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与农村相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更便利的生活服务等,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就会进入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另外,由于运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总体还比较低,城镇化的影响在短期还不能惠及广大农民。

(三)VAR模型的构建

1.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

滞后阶数不同,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学术界一般根据AIC、SC、HQ等指标最小来确定阶数,如果不能得出结果则用LR值最大来进行判断。由表3可知在滞后5阶时多项指标均是最理想的结果,所以本文在滞后5阶的前提下构建VAR模型。

2.模型稳定性检验

构建VAR模型的必要条件是稳定性, 通过AR特征根单位圆检验图可以直观地判断VAR模型的稳定性。判断依据为特征根的倒数是否在单位圆内,如果全部在圆内,则说明模型的稳定性较好,反之则说明模型的稳定性较差。如图1所示,特征根的倒数全部位于单位圆内,由此判断出构建的模型是非常稳定的。

3.模型的构建与解释

在最优滞后阶数确定和模型稳定的基础上,分别以城镇化水平和农民收入为被解释变量,构建了相应的VAR(5)模型,如下所示:

从上述两式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农民收入对城镇化的影响先减小后增加,在第4期达到最小值,而后开始迅速增加;城镇化的滞后值对当前的影响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在增大;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并且从负向的影响变为正向的影响,农民收入的滞后值对当前的影响在小幅波动中下降。

4.脉冲响应分析

与VAR模型相比,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反映变量更长时间范围的变动情况。通过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到每个变量对自身以及其余变量的现在和将来发生作用的状态,如图2所示:

图2中,(a)和(b)分别表示城镇化对来自自身和农民收入的脉冲响应,(c)和(d)分别表示农民收入对来自城镇化和自身的脉冲响应。根据图(a),城镇化在受到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后,总体呈波动下降状态并逐渐趋于稳定;根据图(b),城镇化在受到农民收入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后,在前2期以一个较快的速度上升,然后开始回落,在第5期达到一个低值,然后经过一个短暂的上升趋势后缓慢下降最终趋于收敛;从图(c)中可以发现,农民收入在经过城镇化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后,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持续在波动中下降,在第8期达到最低值后开始有上升的趋势;从图(d)中可以发现,农民收入在受到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后,先在短期内上升,在第2期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在第9期达到低谷,而后开始缓慢上升。

进一步分析发现,滞后效应对城镇化和农民收入都会产生作用,即过去的信息对当前的发展存在一个逐渐减弱的影响,并最终趋于稳定;农民收入先对城镇化的影响迅速增大,然后会有一个波动下降的状态,最终趋于收敛;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较长的时期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最终会趋于上升,说明当前运城市城镇化的质量还不太高,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较弱,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会成为农民收入增加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 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对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如下:一是城镇化和农民收入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内在的惯性作用,对自身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二是农民收入是城鎮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短期内影响有增大的趋势,长期来看在波动中趋于稳定;三是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具有后发力量,影响先呈一个下降的状态,然后又逐渐上升。

(二)对策建议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运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将农村的资源加以充分合理利用,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政府应鼓励社会各界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村,在不造成生态破坏的前提下对农村的资源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针对不同的地方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例如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采摘果园等,同时要加强合作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建设,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二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新型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人的利益,从经济增长导向转向以人为本导向。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但他们却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待遇,提供更宽松的落户政策,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工利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参考文献]

[1]Juma N.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st Urbanization and Growth in FarmersIncome—A Case in Tianjin[M].Contemporary Economy&Management,2010.

[2]Jing Y,Huiming J.Impact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n FarmersWage Income in Changchun City[M].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3.

[3]王永杰,宋旭,邓海艳.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财经科学,2014(2):96-105.

[4]陈垚,杜兴端.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31-35+89.

[5]李爱玲,王凯.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8(17):153-156.

[6]占纪文.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307-312.

[7]程选,康慧.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关系研究——基于山西的调查分析[J].经济问题,2012(8):90-92.

[8]毛太田,潘金枝,付畅俭.湖南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5(11):701-705.

[9]李萍,王军.城镇化发展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29-137.

[10]方娜,张开华.基于ECM模型的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10):137-139.

[11]姚旭兵,罗光強.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5(7):97-103.

[12]谭昶,吴海涛.新型城镇化、空间溢出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问题探索,2019(4):67-76.

[13]周静,何剑.区域差异及阈值效应—丝路十省市城镇化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9(7):149-152.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 琳)

猜你喜欢
VAR模型运城市农民收入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