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出发让教育回归本质

2020-06-08 09:55闫小叶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本质生命孩子

闫小叶

摘要:爱是陪伴,是尊重,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有生命的,是我们成长和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从爱的角度出发,主要阐述了教育的词源追溯和教育的本质内涵,分析理解人的本质、生命化教育、用心浇灌心田和淡化分数意识对教育回归本质的意义。

关键词:爱;教育本质;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105-02

我们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这足以证明教育的重要性和我们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一、教育的词源追溯与教育的本质内涵

在中国,“教育”首先出自《孟子·尽心上》中“君子有三乐”。在甲骨文中,教是指拿着鞭子催人行孝,育是指妇女生孩子的样子。教育是这样的:不仅是将孩子养大了,还教他们孝敬父母[1]。说文解字解释道: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觉后觉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就是说教育是为了引于至善[2]。现代汉语词典中,教是教学、知道、引导和启发的意思;育是培育、培养、完善、提高的意思。教育就是引导人们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审思、评判教育现象与问题已经成为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常态。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但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人不惑、不忧、不惧,顽强做个人。其实他们的表述看似不同,实质都在强调怎样使人变得更好。教育的本质是认识的,是实践的,是认识和行动的统一,是不断生成和构建的过程。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是爱、是陪伴、是尊重、是理解、是成长,即发挥人的潜能,培养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意识,并引导他们不断发展、进步、提高和实现自我的过程。

二、教育应如何回归本质

感情是教育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一种人与人的对话,它是有生命的,需要人们从爱出发,不断学习和进步。教育哲学中强调,要谈教育,首先要承认人的存在,承认“人是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统一、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自身矛盾的存在,面临‘自我缠绕的困境”[3]。教育要想回归本质,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理解人的本质

爱是情感更是品质,是爱造就了人,它是人的扎根方式,是为人与为己的统一。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曾提到,教育学要发展,必须把教育学中的“人”找回来。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要先读懂人。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讲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说的是“现实人”的本质,是回答人是怎样的人、人是怎样发展的问题。“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而“规律”就是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社会关系。可见,“德”就是“现实人”的本质通俗化表达,人的德行修养水平越高超,顺应并优化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就越强大 。

人是有感情、有思维、有意识和有需求的一种客观存在。不管是“现实的人”还是“理想的人”都首先必须要承认人本身,人是有需求的。不管是“现实的人”还是“理想的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人的潜力,使人得到发展和进步。这与教育的本質是相契合的,因此,教育要想回归本质首先要理解人的本质。

(二)生命化教育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用是否有用和实用作为评价事物价值的标准。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培养高学历、多技能的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人才为宗旨,来满足自身的荣耀和学生的物质享受,而忽视了自身的长远目标和学生的精神发展需求。

生命化教育使人们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既不是一种模式,也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通过教育过程传达关爱、理解、尊重等精神需求,立足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的美好价值诉求。它是一种遵循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个性化的教育[4] 。生命化教育是对生命教育的追溯[5]。生命化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生命化教育要求老师和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触及孩子的心灵、走进他们的内心;承认学生生命成长历程的规律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选用合适的教法和材料。其次,创设温馨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使学生体验合作和学习的乐趣,让他们被尊重、温暖和理解包围,这样他们才能有成长的可能。最后,我们要明白和谐的家庭关系和榜样示范对孩子的深远影响。生命化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家庭的事,也是社会应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社区进行多方面的宣传、举办生命教育活动等。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衡量存在者存在和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进行生命化教育。

(三)用心浇灌心田

有些人认为,送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做父母的责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享受是对子女的爱,是为孩子好。还有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在学校,‘育在家庭。”我并非完全赞同这些说法,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没办法重来,所以我们要特别用心。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第一批学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间教室。父母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饮食习惯,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赞美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他们长期处于指责中,那么他就会变得自卑。父母要肯花时间陪伴孩子,要多关心孩子,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纵容不偷懒。其次,教育爱,类母爱,它是一种无条件的普遍之爱,是道德爱,是责任更是义务,是给予更是获得。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孩子的引导者。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是全部人格和个性的呈现,而不只是专业。教师要适当表达爱,如细心地观察学生、尊重和宽容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颜悦色地倾听孩子的需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度关注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著名学者曾指出,真正的教育要回归单纯朴素的心,让他有能力去追求他喜欢的事,去寻求他所敬仰的人。最后,教育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受教育者,学生自身要有远大的目标理想,虚心地接受教育,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社会将更加重视年轻一代的教育,及时为教育相关人员提供帮助,用爱心温暖人心。

(四)淡化分數意识

爱是人们情感的表达与释放,教育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爱上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爱人爱己、使我们最终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淡化分数意识首先需要我们明白:分数可以代表我们的能力,但不能代表我们的全部。我们要关注教育,更重要的是关注教育让我们学到了什么,而不仅仅是教育带给我们了什么。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曾说过:“忘记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即教育并不是为了教人,而是为了不教,使人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个以“分数、成绩和绩效”为评判标准的大背景下,淡化分数意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突然取消绩效考核标准,可能让人们觉得很意外,工作难以顺利地展开。如果我们能淡化“绩效定工资、定能力”的这种观念,更多地关注人们素质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将离教育本质的回归更近了一步。

三、总结

总之,教育是发挥人的潜能使人成长成才的过程,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上好课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尊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教育要想回归本质,需要我们:理解人的本质、进行生命化教育、用心浇灌心田和淡化分数意识。

参考文献:

[1]何莹娟.教育本质的追本溯源[N].深圳特报,2019-09-10(B08).

[2]冯现冬.唤醒生命“自觉”—对教育本质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6,(11):30-32.

[3]于伟.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52-53.

[4]李东风,李铠希.回归教育本质的生命化教育[J].运城学院学报,2019,37(04):7-10.

[5]张美玲.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5):56-60.

Abstract: Love is company, respect and the soul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s a living thing, and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our growth and progr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ve,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tymology of education and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life-oriented education, mental care and dilution of score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love;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man

猜你喜欢
本质生命孩子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