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前往一所高中进行作文交流,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台下一名学生发问:“明灯老师,你有什么好的书单给我们推荐吗?”这个简单的问题,着实让我为难了一下。虽然作家、名人、学者对此乐此不疲,但我向来不喜推荐书单,若直截了当地回复“没有”,非但过于“绝情”,更显得没有“文化人”的排面;硬着头皮推荐一些,多少又违反本心。
首先,对早出晚归、睡眠严重不足,除了上课、写作业几乎没有额外富裕时间的高中生来说,到底有多少时间能真正用于无功利读书上,大家心知肚明。书单上数十本甚至近百本的皇皇大作,对推荐者而言,很多只是熟悉个名目。对老师、家长而言,口口声声、谆谆教诲提倡多读书,内心深处希望你常捧手边的还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对学生而言,纳谏如流、精心收藏、束之高阁,一番套路下来想必都不用眨眼的。
其实,客观来看,高中阶段并不一定是读书的好时机。中学生感情丰富而无处宣泄,倘若一名女生真正读懂了伤春悲秋、敏感多愁的林黛玉,日日沉溺在三生河畔绛珠草的梦境之中,回望现实时注定会有所隔阂和疏离。或许一名男生被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所吸引,生发出对民众麻木心理“恨铁不成钢”的愤懑,仿佛只有自己意识到了社会的丑恶嘴脸,其他人都置若罔闻、漠不关心,随着思考越来越深入,只怕很快会被月考的铁拳狠狠教育。我们常说,读书关键在于“读进去”,但读书还要“走出来”,甚少有人提及。曲终人散之时,平静、微笑地对待这个世界的结束,更好地拥抱现实世界——若把书比作渡船,我们始终是船上的旅客,而非水中的泳者。“少不读《红楼》”,年长者担心年少者没有做好接触复杂人生情感经验的精神准备,不无道理。
而就个人口味而言,读书各不相同,鲁迅和林语堂的书目大相径庭,并不妨碍其各自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就我个人而言,很多文学名著“死活读不下去”,却偏爱大仲马、莫泊桑等世界范围内二流作家的通俗作品;对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文坛巨匠若即若离,却对哈代冷峻而细腻的笔触情有独钟。国内文学而言,诸多先锋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终不如偏居一隅的刘亮程穿透灵魂的力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尤利西斯》《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其繁复与古奥,也构成了一道道鸿沟。按辈分、论名气,压着学生头去读,效果可想而知。
最终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但不妨换个角度:我们应怎样读书?
首先,读书不必过于偏重文学性。历史、宇宙、地理,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从何而来,到何而去。其次,对“大热”保持警惕。时下很多“著名作家”,看一篇即可了解其思想深度和知识构成。最后,萬万要切记,读书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用来自矜和标榜的,过度耽溺于书中,并不值得自骄。真正的读书是让你内心愈发平和而沉静。如果读过几本书,便觉得心灵被“净化”了,世间事物都变得粗鄙不堪、不值一谈,那么你读的可能是武侠小说中的邪派秘籍,动辄有“走火入魔”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