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摘 要: 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受到知域和言域的限制而产生,相关的表达如“无法比喻”等具有一定的外部标记和内涵表义作用。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实际蕴含了表达者为实现认知定位的企图,在定位未能实现的情况下,又激发接受者进一步实施相关的行动。
关键词: 比喻 明示放弃 元语 定位
1.引言
比喻在言语层面是一种常见的辞格,比喻所体现的认知方式是隐喻,也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人们在言语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比喻。不过,在言语活动中还有一种情况,人们在表达时明确表示自己难以进行比喻。例如:
(1)爱情是无法比喻的。(好看视频 2018.6.28)
(2)帅呆了,酷毙了,简直没法比喻了!(新浪微博2009. 6.10)
除了“无法比喻”“没法比喻”外,还有“难以比喻”“很难比喻”“一切比喻太苍白”,等等,这些都是表达者明示自己“无法比喻”的行为,本文将其称为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
这种明示行为并不一定是修辞表达的失败,本文着重研究的是这种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在接受修辞活动中的作用。
2.行为的产生:限制与完成
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的产生是受认知和言语因素影响的,不过因为这种行为是在交际中出现的,所以表达方未能完成的行为也可以转移到接受方一定程度地完成。
2.1言域知域的限制
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相似点。对于表达者而言,为表述对象寻找相关喻体是一种认知活动,当无法找到合适的喻体时,自身的认知结果便无法输出。另外,本体和喻体之间还需要相似点进行联系。表达者尽管在认知中寻找到了相对应的喻体,但是受制于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可能无法将相似点表述出来。虽然在言语层面比喻句的相似点不必强制显现,但是,语言表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比喻来说,“从语篇的信息组织过程来讲,也是一个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过程,这种信息流的发展带动了整个语篇的生成与发展”(魏在江,2006)。后面持续的言语产出也会从相似点处延伸。因此,无法完整表述相似点会导致放弃比喻的行为。
按“行、知、言”的概念域划分(沈家煊,2003),因为无法找到合适喻体的而产生的放弃行为属于知域层面的限制;不能完整表述相似点而产生的放弃行为,属于言域层面的限制。例如:
(3)现在的美国……其影响力在政治舞台、经济领域、外交事务、军事战略等硬件设施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喻的。(人民网2016.3.28)
(4)美得没法形容,一切比喻太苍白。(通信人家园 2005. 4.6)
在例(3)中,表达者预设了一个比喻“美国如同XX”,但是这个喻体在表达者的认知世界中缺少一个对应的喻体,这就是知域层面限制了表达者完整地比喻。在例(4)中,表达者指出“一切比喻太苍白”,反映的是比喻的效果,预设表达者对美找到了相应的喻体,只是受制于表述能力的限制,不能表述合适的相似点,这就是言域的限制。
当然,言语活动根本上受制于认知,找寻不到合适喻体和不能合适表述相似点的行为会同时限制比喻的产生。例如:
(5)有些不可言说,也无法比喻。(遗爱网2017.9.20)
该例中表达者先说“不可言说”,比喻本来也是言说的一种,后面又在“不可言说”的基础上补充“无法比喻”,就说明“无法比喻”既是言域的限制,又是知域的限制。
2.2主体转移的完成
从表面上看,既然“无法比喻”,就没有原先设想的比喻效果。面临这样的限制,表达者可以放弃相关言语活动,这样就不存在相对应的接受方。交际是互动的,既然表达者明示了放弃比喻的行为,那么自然会对接受方产生相应的效果。
表达者表示“无法比喻”,实际上表明这里有一个未完成的比喻。接受者在完形心理的驱动下,就会在自身的认知世界寻找自认为合适的喻体。对于需要言语加以表述的相似点来说,因为这种比喻在接受者的认知中进行了本体与喻体的匹配,所以在原本交际过程中以言语形式向接受者完整展现的相似点可以“忽略”,使之停留在概念准备阶段(张清芳,2019:24)。例如:
(6)人与人之间是无法比喻的。(搜狗网 2011.9.3)
該例的本体相当模糊,接受者可依据自身的经验将其具体为相应的个体,并在自身的认知世界中探索喻体。不管在接受者那里能否形成合适完整的比喻,从总体上看,这个比喻由表达方到接受方,在转移中完成。
3.行为的发展:外部标记与内涵表义
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是表达者对于自己进行比喻行为的审视,在句法因素的作用下,相关的语言形式又会从外部标记发展为内涵表义。
3.1形成标记的元语
表达者明示“无法比喻”,就是对比喻这个修辞行为的表述,这样“无法比喻”及类似的表述就成为元语,对超越自身认知经验和言语能力的对象进行外部标记。例如:
(7)当看到身穿自己亲手绘制的球衣的科比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的激动心情简直无法比喻。(人民网2012.11.16)
科比在公众场合身穿当事人亲手绘制的球衣,此事超出了当事人的认知经验,自然在其认知世界中找不到合适的喻体,于是用“无法比喻”作为元语标记这个事件。
“无法比喻”之类的表述是对应于知域、言域的限制而产生的,带有一定的被动性,而这种元语性质的产生,则给了表达者主动使用的可能性,构成了下文第3部分提及的行为运用的基础。
3.2突破上限的表义
“无法比喻”作为元语表示事件超出了表达者认知和言语能力,推导出该事件的相关性状超越了表达者认识的上限。这样“无法比喻”就从外部视角转变为内部视角,从揭示整个事件转变为表述相关内涵性状。随着语义的变化,“无法比喻”的句法位置便会由谓语、补语等位置转变为定语位置。例如:
(8)它强大的越野能力,带给驾驶者无法比喻的乐趣与刺激。(《人民网2013.4.1)
上例中的“无法比喻”就是表性状的量,大致可以视为“极其强烈”。
这样,“无法比喻”等相关形式进入定语等降级述谓结构后,就从外部标记的元语变为体现相关事物内涵的表达成分。
4.行为的运用:下限与追求
在实际言语活动中,人们在表述“无法比喻”的同时,依旧实施了包括比喻行为在内的各种话语行为。这就是在复杂的言语活动中对比喻放弃行为的综合运用,体现的是交际活动中减少风险的下限和持续增值的追求。
4.1减少风险的下限
修辞既有成功的可能,又有失败的可能。对于比喻来说,前文提及其中存在找寻喻体和提炼相似点的困难,表达者事先说明“无法比喻”,就降低了人们认定的“失败的修辞”的风险。例如:
(9)蟹肉之中,又分“四味”:大腿肉,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妙不可言,无法比喻。而蟹子曝干后则是海鲜珍品,为海鲜第一味。(人民网2012.9.3)
表达者论述蟹肉的前三个部分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运用了比喻,对第四个部分蟹黄,实施比喻行为遇到了难度,使用“无法比喻”,表现了对蟹黄的理解超越自身认知经验和言语能力,避免随便使用比喻句造成修辞失败。
4.2增值接受的追求
“接受既是修辞活动的结果,又是它的前提”(谭学纯,唐跃,朱玲,2000:4-5)。表达者自然希望通过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达到好的接受修辞结果。
通过“无法比喻”之类的表述,表达者给接受者留下了接受者可以发挥的空间;与其他比喻句配合使用,给接受者的阐释提供线索和范围。例如:
(10)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叶圣陶《瀑布》)
该例对瀑布是表示无法进行比喻,然后又有“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样的比喻行为。接受者在理解心中的瀑布时,可以从表达者后文提供的信息出发,既在接受修辞中产生增值接受,又不至于让人们凭空出发,发生改值接受。
减少风险和增值接受就是表达者有意运用比喻明示放弃行为的最低目的和最高目的,最低目的体现一定的被动性,最高目的是主动的修辞行为,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与其他比喻句配合使用,接受者获得额外的语义信息或者审美信息。
5.行为的价值:定位与深化
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实际蕴含了表达者为实现认知定位的企图,在定位未能实现的情况下,又激发接受者进一步实施相关的行动。
5.1认知努力的定位
在言语活动中,人们可用其他言语形式表示自己在表述时遇到困难,比如可使用“无法表述”和“无法想象”之类的表达。就数量而言,以人民网2020年7月14日的搜索为例,“无法比喻”只有12个用例,“无法表述”有108个,“无法想象”更是高达11138个。这说明“无法表述”和“无法想象”比“无法比喻”使用得更普遍。
不过,当表达者论述“无法比喻”时,本身就体现了表达者为接受者寻找一个认知定位的努力。即便是言域方面的限制,也是表达者试图将认知定位传递给接受者。所以,“无法比喻”比“无法表述”和“无法想象”所蕴含的认知努力要大得多。反映在实际言语活动中,印证了“无法表述”类和“无法想象”类出现的数量明显大于“无法比喻”类。
5.2促成行动的深化
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带给接受者认知上的非完整性,在求知本性的作用下,接受者在言语交际层面得不到认知满足,就有可能付诸实际行动。例如:
(11)當可丽饼遇见奥利奥,竟然美味得无法比喻。(快资讯 2020.2.20)
该例提供了美食的相关信息,人们对美食的真正体验只能通过实际品尝获得,因此“美味得无法比喻”激发接受者进行相应的实际行动。
6.结语
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受到知域和言域的限制而产生,它是对比喻行为本身的表述,所以相关的表达“无法比喻”等就具有一定的外部标记和内涵表义作用。比喻的明示放弃行为实际蕴含了表达者为实现认知定位的企图,在定位未能实现的情况下,又激发了接受者进一步实施相关的行动。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
[2]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增订本)[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2006(5).
[4]张清芳.语言产生:心理语言学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0年度台州市社科联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YA07)“现代汉语新兴唯补程度副词的功能认知研究”;2020年台州学院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0YB07)“书院制下的思想话语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