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瑜
摘 要:将生活背景渗透在游戏中,把地方文化资源作为游戏内容,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教师应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特产、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融入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中,生成独特的游戏主题,丰富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文章主要对这一目标的实现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地方文化;区域;游戏;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6-0112-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社会面临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冲击。在学前教育领域如何彰显地方文化,使地方文化有效地传承,为地方文化的留存创造新鲜的血液,这是幼儿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更是一个具有传承意义的研究领域。将生活背景渗透在游戏中,把地方文化资源作为游戏内容,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那么,如何将本地区的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中,生成独特的游戏主题,丰富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呢?
一、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优化教育资源
莆田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之誉,自唐代以来的1 200多年间,人才荟萃,名人辈出,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在各个时期勇领风骚,垂范后人;蕴含历史积淀的文物,如妈祖庙、木兰陂、三清殿、释迦文佛塔等,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莆田小吃品种繁多,如江口卤面、兴化米粉、焖豆腐、山里白粿、海蛎饼、煎粿、西天尾扁食、炝肉等;莆田农业经济也相当发达,被誉为江南鱼米之乡、蔗糖之乡;莆田盛产水果,如枇杷、杧果、荔枝、龙眼、文旦柚等闻名遐迩;盐业生产发展很快,为福建七大盐场之一;莆田有保持唐章宋韵的莆仙方言,以及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还有象征“仁爱、正义、勇敢、和平”的妈祖文化。如此深厚的地方文化为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优化这些教育资源,选择适宜的内容融入游戏,是教师在开展活动前需要做的前期准备。我们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并结合莆仙文化内容开展园本培训,在培训中让教师了解莆仙美食文化、莆仙四大名果、莆仙二十四景、莆仙工艺美术等文化内容,引导教师认识到将本土文化中现有的教育资源运用到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中的意义,明确研究实践的必要性。邀请当地的老艺术家走进校园与教师互动交流,让教师感受莆仙戏、捏面人、草编等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展采风活动,组织教师参观博物馆、岭下革命老区等,了解莆仙历史。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展开研讨,围绕如何将莆仙文化融入活动区游戏中、如何引导幼儿对本土化游戏内容感兴趣等问题开展教研活动,结合实践经验深化理论知识。在一系列前期准备的积淀下,教师对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如何挖掘地方文化作为活动区游戏的资源也有了初步的想法,如莆仙美食文化可以融入操作区,莆仙戏文化可以融入表演区等。
二、主题式探究地方文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根源,有了兴趣就能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游戏。要使幼儿对融合地方文化的游戏内容感兴趣,首先要让幼儿了解家乡文化。因此,教师要选择地方文化内容,通过主题过程性探究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家乡文化,让幼儿在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对家乡文化产生兴趣。比如:工艺类的有雕刻、银饰等;风景类的有绶溪公园、凤凰山、木兰溪、湄洲岛等;民俗类的有过四月、过厝、结婚啦等;美食类的有四大名果、家乡小吃等。主题进程由寻访踪迹—历史演变—体验参与—创新制作,逐层深入地引导幼儿感受与了解家乡的文化背景。又如在“家乡的美食”主题活动中,教师通过图片、视频让幼儿感受莆仙美食的品种、外观,认识其名称,进行初步了解。并请家长帮忙,开展“寻找家乡美食”实践活动,让家长带幼儿走访莆田的大街小巷,对家乡的美食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幼儿在品尝的同时搜集相关的美食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我知道的家乡美食”讨论会,让幼儿将搜集到的美食内容进行分享,师幼共同讨论“家乡的美食好吃吗?是怎么制作的?家乡的哪个传统节日会制作这种美食?”幼儿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莆仙美食文化,激发了参与游戏的乐趣。教师在充分调动幼儿兴趣后邀请班上某幼儿的奶奶开展主题助教活动“我会制作家乡美食”,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学习制作美食、品尝美食。主题式探究地方文化,带给幼儿体验式的感受,从幼儿的视角发现地方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内涵,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文化的情感。
三、基于本土化的运动游戏,提升幼儿的运动激情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基于生活背景的健康教育才是有生命、有激情的教育。挖掘莆仙当地的风俗民情,不难发现很多广为流传的民间游戏,如跳格子、打地鼠、滚铁环等,简便又不失运动的乐趣;一些节日的传统民俗,如舞龙舞狮、摆宗轿、抬花轿等,好玩又带有运动元素;莆仙当地的民间器具,如扁担、斗笠、竹凳等,多样又不失传统韵味。为发挥晨间时段运动的有效性,提升幼儿的运动激情,我们将地方文化内容融入运动区,从玩法上结合地方民间游戏内容或从材料上运用地方传统器具,以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运动区为探究点来调整材料与玩法,如以莆仙民俗摆宗轿、抬轿子的游戏发展幼儿抬与挑的技能;以舞狮、平衡木上滚铁环等活动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以打地鼠的传统游戏发展幼儿的灵敏力;以拔河比赛、赛龙舟来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等。以发展幼儿动作技能为基点,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对各个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要求,如钻、爬、跑等,每月每班围绕一个动作技能发展来投放材料。比如,钻,教师投放的材料是用椅背相靠搭成山洞、用扁担搭在幼儿涂鸦的牛奶箱上,用海绵棒与纸箱让幼儿自由拼成迷宫,在高低不同的水管架下面放上滚动的水桶,还有钻竹圈扁担等,投放多样性的民俗材料发展幼儿“钻”的运动技能。融入地方文化内容的运动游戏,让晨间时段成为幼儿阳光、快乐的运动时光。
四、基于地方文化内容的特色区,丰富幼儿的区域形式
教师应深入探讨地方文化与活动区游戏的融合,挖掘可利用的内容,以地方文化为基点创设特色区,这有利于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丰富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形式与内容。
(一)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创设特色区域
在主题探究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幼儿喜欢什么,喜欢玩什么,都是教师要关注的,以此来创设融入地方文化的区域,才能让幼儿真正感兴趣。比如,将莆仙戏曲文化融入美工区、表演区,幼儿设计道具、化妆、表演莆仙戏等;将莆仙“四大名果”融入操作区、美工区、科学区,幼儿画一画“四大名果”,给果核分类,制作果茶、果干,探究果酸发电等;将莆仙美食文化融入生活区,制作红团、磨豆浆、包汤圆、包扁食等;将莆仙风景融入美工区、操作区,让幼儿画绶溪公园、设计凤凰山门票、装饰湄洲岛海边的贝壳、制作贝壳饰品、开贝壳饰品店等。基于幼儿兴趣点创设的特色区域丰富了他们的游戏生活,使其在快乐游戏的同时,熟悉、了解并喜欢家乡的传统文化。
(二)关注幼儿的关键经验,投放游戏材料
在开展活动区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投放的材料必须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以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莆仙“四大名果”为例,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段可融入不同的区域:小班将其融入操作区,投放水果、果核、叶子等,幼儿可以洗一洗拨一拨果皮、挑一挑分一分果核、切一切尝一尝果肉,发展小肌肉;中班将其融入美工区,师幼共同创设“水果精品屋”环境,幼儿可以制作叶子书签、果核饰品、水果工艺品等,在游戏中培养欣赏与喜爱家乡水果的情感;大班则将其融入科学区,幼儿可以在自然角探究如何制作果茶、果干、果脯,提取酵素、尝试果酸发电等小实验,在探究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水果文化。富有生活气息的自然资源,使幼儿的活动区游戏更显创意和活力。
(三)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游戏内容
赶集是莆田民间流传的习俗,如今有汇聚当地传统特色的“莆阳宋城”一条街,在一些传统节日时开展庙会活动,幼儿都会跟着大人逛庙会、品尝美食。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幼儿园大班段开展“赶集日”活动区游戏,以走廊为中心创设“莆阳宋城”一条街,这是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生成的游戏内容。美食有红团、扁食、汤圆、冰糖葫芦、大碗茶、仙草,工艺有捏面人、银饰、浮雕、竹编、剪纸、贝壳饰品、灯笼、团扇、油纸伞,还有莆仙戏剧场、莆仙讲古。以游戏的形式展现旧时赶集的场景,每周三为“赶集日”,班级创设“我们去赶集……”活动,幼儿提前预约,自由选择本周赶集时担任的角色,每个摊点制作与售卖的均可以赚到工钱,有了工钱就可以去赶集消费,真实再现了莆仙传统集市的热闹场面。为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我们推出了“共享美食”活动,使美食在全园教师间流动起来,即在楼下公共地方创设版面,各班展示推出的美食,教师可以自由订购,班级轮流安排“小小外卖员”,负责收单、包裝、送货,教师可以现金交易,也可以微信支付,让幼儿体验买卖的乐趣。“赶集日”游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数学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社会进程演变中,幼儿生活环境中的地方文化已渐渐缺失,了解与传承地方文化已迫在眉睫,融合地方文化的活动区游戏,能让幼儿从小接触家乡的文化,了解家乡与众不同的地方,感受家乡人民用聪明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还能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使其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有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观察材料与幼儿的互动,不断调整材料,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更好地拓展游戏内容,才能真正落实地方文化与活动区游戏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宗 颖,陈丽萍.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课程建构[J]. 幼教博览,2012(8):4.
[2]刘志刚.乡土美术教育 陶冶学生情操[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