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贵 李欢 张亚彬
【摘要】目的 体会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进行体会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同对照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心绞痛症状得到良好改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良好改善。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价值体会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6..02
冠心病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通过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最佳的治疗方案。因此,需要加强对冠心病的治疗研究,探寻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才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所以,本文中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阐述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9~78岁,平均(68.5±3.5)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8~78岁,平均(68.0±3.4)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并控制患者的饮食及水和钠的摄入量。告知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给予有效吸氧和营养支持,使水电解质及酸碱维持平衡,合理控制血压、血脂以及血糖水平,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20 mg,每日一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曲美他嗪治疗,每次口服20 mg,每日三次于餐前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标准
詳细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
1.4 临床效果判定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显效;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良好=有效;患者以上指标改善较差或加重=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描述用(x±s)和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用n(%)和x2检验,当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组间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与对照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各为95.0%、80.0%,相比之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具备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对比详情
治疗前组间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同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该病是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爆发的主要因素,其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及缺氧,心绞痛是该病的常见症状[1]。该病的发生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因素及长期吸烟酗酒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尤其是高血脂会
损伤细胞内皮,造成脂质代谢异常及血脂功能紊乱,从而增加了冠心病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为第三代新型高效他汀类药物,该药可有效抑制还原酶及总胆固醇在肝脏内的合成,使血浆内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得到改善,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单独用药的效果并不理想[2]。因此近年相关研究中,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了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曲美他嗪是一种调节心肌能量代谢类药物,该药为3-酮酰辅酶A硫解酶抑制剂,可对游离脂肪酸代谢进行有效抑制,提高氧的利用度,从而加快葡萄糖氧化;并能对细胞内H、Ca2和Na的超载、细胞酮体产生及细胞酸中毒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达到促进乳酸利用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最终可有效改善心肌收缩力、降低BNP水平及减轻心肌细胞损害程度。这与本文的观察结果也比较符合,在本文中同采取单独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添加了曲美他嗪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且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由上可见,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可使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 郭镇声.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3):22-23.
[2] 张殿恩.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4):2618-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