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2020-06-05 11:06张松兴
吉林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寒凝月经周期电针

邢 蓉,张松兴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科,沈阳 110034)

痛经是指妇女于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少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痛至晕厥者,常伴有腰酸、乏力、恶心、呕吐、汗出等不适症状[1]。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痛经妇女的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仅为功能性改变的一类痛经,常见于中青年妇女。针灸在治疗痛经方面,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临床常见的痛经多为寒凝血瘀型。本研究采用温针灸联合电针作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8 月-2017 年8 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60 例,病程1~3年,平均(1.5±0.3)年,年龄18~35岁,平均(27±4.6)岁;治疗组60 例,病程1~3 年,平均(1.5±0.2)年,年龄17~34 岁,平均(26±5.1)岁。2 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2]中PD 的相关内容:青春期多发,月经初潮后的1~2 年内即可发生,随月经周期发作。疼痛多始于月经来潮后,亦可早至经前7 d,一般疼痛以月经来潮后的首日最为剧烈,持续2~3 d 后方可缓解,呈痉挛性疼痛,可波及全腹或痛引腰骶,常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妇科常规检查及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1]中痛经之寒凝血瘀型相关内容:经前或经期出现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偏少,色黯,或夹血块;兼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手足不温,甚则四肢厥冷,痛至昏厥;舌质黯或见瘀斑,苔白,脉沉紧。

1.3 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西医临床诊断者;2)年龄15~35 岁者;3)平素月经周期规律,月经周期为(28±7)d;4)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 分。

1.3.2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中西医临床诊断者;2)经诊断为继发性痛经者;3)合并有心、脑、肝、肾等重大疾病者;4)确诊罹患精神、心理疾病不能遵医嘱者;5)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者;6)施术部位皮肤存在感染、溃疡者;7)对试验所涉及药物过敏者;8)晕针或抵触针灸操作者。

1.3.3 剔除标准 1)未按医嘱进行治疗者;2)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月经期前后开始出现痛经症状时,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62,0.4 g/粒),每次1 粒,每日2 次,直至疼痛缓解。疗程为3 个月经周期[3]。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穴位选取关元、子宫(双)、血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针具选择0.25 mm×40 mm 毫针,生产厂家:苏州环球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后停止进针。其中关元、子宫(双)、血海(双)予以温针灸;足三里(双)、三阴交(双)予以电针。具体操作:温针灸治疗是将艾绒捏揉成1.5 cm 小艾柱,插于毫针顶端并点燃,每穴灸3 壮,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以防止艾绒脱落烫伤皮肤;电针治疗是连接同侧足三里与三阴交穴,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以连续波、2~3 mA 电流强度进行电针治疗,留针30 min 后出针。治疗宜从经前5~7 d 开始,直至月经期结束,每日1 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5 观察标准

1.5.1 疼痛评分评价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作为本研究的疼痛定量方法[4],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期由2 组患者填写量表,分析汇总数据。满分10分,获得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重。有效:VAS 评分下降值≥50%,无效:VAS 评分下降值<50%。

1.5.2 疗效评价标准 1)即时疗效(治疗1 个月经周期)即治疗结束后,有效:疼痛时间<0.5 h,疼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除;好转:疼痛时间≥0.5 h,疼痛及伴随症状显著减轻;无效:疼痛时间≥1 h,疼痛稍有缓解,伴随症状稍减轻或无变化。2)长期疗效痊愈:疼痛及伴随症状消除,连续3 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显效:疼痛减轻,伴随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物可正常工作或生活;好转:疼痛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 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无效:疼痛及伴随症状未见改善;恶化:疼痛及伴随症状加重[4]。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统计值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结束后,统计患者数。本研究实际统计病例115例,其中试验组58例(脱落2例),对照组57例(脱落3 例)。治疗全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为1 级。

2.1 2 组即时疗效比较结果 见表1。

表1 2 组即时疗效比较结果 例

2.2 2 组长期疗效比较结果 见表2。

表2 2 组长期疗效比较结果 例

2.3 2 组VAS 评分比较结果 见表3。

表3 2 组VAS 评分比较结果( ) 分

表3 2 组VAS 评分比较结果( )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 <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痛经基本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两类,病位与胞宫,冲任二脉密切相关。临床以寒凝血瘀证最为常见。针对其病机,治疗应以温经散寒、散瘀止痛为原则,体现“寒者温之,瘀者通之”的诊疗思想。

有相关文献专门统计了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所选取特定穴的使用情况[5]。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本病以三阴交、足三里及合谷穴使用频率最高。有研究者通过网状Meta 分析,间接比较不同针灸刺激方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其研究结果表明电针的干预效果最佳[9]。因此,本研究选取双侧的足三里与三阴交,辅以电针刺激,以增强其痛经止痛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10],艾灸时所产生的热量,具有较高的穿透力,能够为人体所吸收,是一种适应于机体治疗且十分有效的类似于红外线疗法的物理因子,具有促进血管扩张,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功效。且艾灸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显著提高痛阈值,温通而止痛。研究表明,温针灸能够通过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减少前列腺素F2α 的释放,进而起到缓解疼痛的目的[11-13]。现代研究证实[14-18],通过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因此,本研究给予少腹部的关元、双侧的子宫及腿部的血海以温针灸刺激,用以温通胞宫、活血调经、温经止痛。此外,有研究者称[19-20],为了提高原发性痛经的针灸临床疗效,应将即刻针灸和预先针灸结合起来,本研究以此将干预时间定于经前5~7 d 开始,直至月经期结束。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电针的治疗方案针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起到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有效缓解甚或消除小腹冷痛、经少色黯、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调节相关血清指标表达含量,降低VAS 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寒凝月经周期电针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掌心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