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浩然,阮宜杰
(淮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民俗体育通常是指民间文化、风俗或者生产、生活中产生并流传的一种体育方式,同时也是基于满足人们文化和体育需求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形态。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传统体育与游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形式之一,这项规定为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还对民俗体育传承和发展的完整性、真实性都进行了法律规定和约束。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基于法律出台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管理办法》,强调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校体育教育起着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输送现代化人才的重要责任,为社会培养具备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人才。2019年,我国成立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出版了高质量的研究书刊;其二,动员国家力量成立各个地区的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其三,对特定的地区、文化、种类的体育非遗项目进行研究。高校体育教育中,民俗体育是重要的体育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构成,高校体育发展能够弘扬与运用民俗体育文化。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中等教育的内容较多、任务较重,高等教育则配备了强大的师资队伍、系统性的教学体系以及繁多的教学资源。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大学生都有着相对先进的思维模式与实践动机。高校可以借助于比赛的形式、文化交流的方式、信息传播方式等提升其影响力,从而推动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高校体育是校园体育发展的最高阶段,高校与社会有着良好的链接,高校体育的开展要能够基于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的思想,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影响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因素较多,难以直接进行测量与评价。通过对高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通过文献查阅与整理可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多的分析与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曹君浥、魏克非、杨文华等人针对个人因素对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健身的内在动机,同时也是影响学生自觉、自主进行体育学习和练习的主要因素[1]。王南童认为目前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均对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良好的认识,他们认同且支持将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2]。蒲西安、莫儒强研究发现民族、性别、年级、体质是学生参与校园民俗体育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通常以兴趣的方式体现出来,其中兴趣是运动动机中的关键,学生的运动兴趣越高,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越高[3]。综合上述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1。
H1:个人因素与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民俗体育特性对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的影响,目前有较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其中,姚晋宏对此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民俗体育文化与生活、自然更加的接近,且其具备可操作性、易操作的特点,此类体育项目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活动的形式多样化,能够根据校园的场所、实际情况开展对应的体育项目[4]。宋允清、廖洁莹、郭小琳研究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具备较强的娱乐性、趣味性,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有着较强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民俗体育项目有着较好的健身效果,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能,且项目学习较为容易,学生能够较快地接受和学习体育项目。此外,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集体主义与合作精神。在体育课堂中,引入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能够有效地优化体育课程的内容,促使体育课程的良性发展[5]。黄友军研究结果显示,民俗体育文化是蕴含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在锻炼身体、提升体质、技能提升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与实践经验[6]。综合上述研究内容,提出了下列假设H2。
H2:民俗体育特性与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国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明确的指示,要求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要能够着重构建具备高业务水平、高质量结构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曾凡鑫、李蕾、赵发田提出,教师要能够结合教材的内容与形式,联系学生的特点,借助于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进而加强学生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时理解与运用战术技巧[7]。杨文华研究显示,在高校体育中引入民俗体育文化,必须具备良好的师资力量。为顺利推行民俗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民俗体育教育要能够强化研究,制定出相关措施,进行民俗体育教学与教师队伍的培训,推动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8]。黄东亚提出,传统体育进入体育课堂的必备前提条件是教师资源,他们不仅制定了体育课程内容,同时更是实施与参与体育课程的践行者,与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9]。因此,要提升教师的思维方式、技术水平,构建人才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推动民俗体育文化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综合上述研究内容,提出了假设H3:
H3:师资力量与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学校支持对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的影响,目前也有着一定的研究。姜禅、孟峰年、李颖侠基于西北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走进高校体育课堂进行了研究,他们分析了有利与不利因素,着重强调了不利因素,主要为缺乏规范性的教材、系统性的理论知识、缺乏高质量的教师人才、缺少强有力的宣传、缺少统一的标准、缺少健全的评价体系[10]。杨栋、熊曼丽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高校体育课堂中推行民俗体育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中缺少雄厚的师资力量,部分民俗体育要求场地与器材具备娱乐性的要素,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联合作用限制了高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11],郭琼珠认为高校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要以教材为参考,在开展此类项目时要能够联系学校实际条件,基于教育培养目标与高校体育目标,合理地开发与运用教材。另外,还需要对各类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性知识、技术、方法等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教材的编撰,为高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提供规范性的标准[12]。张选惠研究发现,学校的支持包括场地数量与质量、管理、经费以及课程安排共五个方面,而这些因素直接受到有关部门、国家政策的影响。合理解决高校、有关部门、政策的问题,决定了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可能性[13]。周亚萍提出,校园要注重校园文化的营造,同时推动有关民俗体育教材内容的开发且加以实践研究,注重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丰富校园开展有关项目的经验。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假设H4:
H4:学校支持与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赵海涛研究发现,高校体育文化中,学生体育协会与俱乐部是重要的沟通,同时也是学生课外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重要方式和场所,通过构建民俗体育项目俱乐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参与到民俗体育项目中,并且增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兴趣[14]。刘全福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赛事是促进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动机,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构成,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民俗体育活动、比赛、运动会有助于推动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加速高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还能够实现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学习[15]。结合上述研究内容,提出了假设H5:
H5:组织形式与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结合上文中的假设,本文确定了六个潜在变量,分别为学生个人因素、民俗体育特性、师资力量、学校支持、组织形式,并且构建了高校校园开展民俗体育项目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影响高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的因素较多,因此难以直接进行测量与评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用,能够实现同时对数个变量的处理,可用于衡量观察难以直接获得的变量值,还有助于减少误差。该模型与其他的统计分析工具相比较,在处理此类问题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本次研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结构方程模型中,不能够直接测量的变量被称为潜变量或者是隐变量,能够直接观察测量的变量被称为观测变量或者是显变量。结构方程模型还可以细分为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其中前者用于计算指标与潜变量间的关联,后者计算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图1结构模型中潜变量是难以直接测量计算的。因此,要先对多维且可测量的变量进行处理再对潜变量进行测量。而可测变量则是综合现有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选择的。在文章前部分的研究中,对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联系实际情况,对相关观测变量进行了总结,具体见表1所示。
结合表1中构建的可测变量指标体系查阅并咨询了有关专家与学者,初步完成了调查问卷的设计。随后邀请有关教师与学者审核问卷,从而对问卷中隐藏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测试问卷,基于测试结果良好的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本次问卷中,问题的选项基于李克特量表进行设计,选择被调查者更加容易接受的李克特量表划分符合程度,权值被设定在1-5范围内。为了计算方便,在设计问卷的同时做好相应的规定,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2表示不符合,3表示一般,4表示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调查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9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被调查者为在校大学生,涵盖专科学生、本科学生以及研究生。本次共发放了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
表1 校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影响因素模型潜变量与观测变量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结构模型的效度进行检验,从而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测量。本次研究运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与KMO检验。KMO的值介于0-1,其越接近于1,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明显,也越适用于因子分析。根据KMO效度检验标准,值在0.9以上表示非常合适、0.8表示合适,0.7代表一般、0.6代表不太合适、0.5以下则表示非常不合适。
为保证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准确性,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至关重要。本次研究运用SPSS22.0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59,各项潜变量的系数值均在0.8以上,说明各项数据可信度较高,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借助于KMO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5个潜变量的KMO值都高于0.8,球形检验的Sig值都低于0.01,结果显示问卷中每个观测变量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问卷的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相关变量的KMO 检验结果、信度系数和影响因素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潜变量KMO检验值Cronbach’s αSig项数学生个人因素///7民俗体育特性0.8680.8540.000 5师资力量0.8160.8640.000 4学校支持0.8150.8550.000 4组织形式0.8170.8660.000 4民俗体育开展0.810.8210.000 4
注:学生个人因素中很多因素不是通过李克量表测量,不适宜做信度分析
另外,采用AMOS22.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构建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具体结果见表3、表4所示。
表3 模型标准路径系数结果
表4 各潜变量的显著性关系和假设检验结果
从表3与表4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基于正相关作用的显著性分析,学生个人因素、民俗体育特性、师资力量、学校支持、组织形式都能够推动高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从影响程度分析,影响最大的是组织形式(0.420),随后分别是学校支持(0.335)、师资力量(0.332),民俗体育特性(0.298),学生个人因素(0.211)。组织形式的影响效益为0.42,表明组织形式的影响意义非常巨大,而组织形式包含课程教学、公益宣传、表演、赛事、俱乐部等方式。学校支持对于高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的影响效益紧随其后为0.335,说明其影响较大。原因分析可知,学校支持带来的影响性是持续性的,例如管理方面的认知、资金的投入、场地器材的购入、人员配备等。此外,师资力量、民俗体育特性、学生个人因素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推动民俗体育在高校的开展。因此,本文所提出的5个假设均得到证实。基于上述分析,为提升高校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水平,要能够从五个方面着手,分别进行探究与完善。
第一,基于学生的发展特点,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首先,在开展高校民俗体育项目前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意见调研,了解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与喜好,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项目。其次,认可学生对于我国民俗体育项目和文化的理解以及二次创造。再次,激发学生对于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兴趣。最后,培养并且提升学生开发与利用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思维能力。民俗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过程中,要能够以学生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尊重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从而鼓励学生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
第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适合高校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目前,我国现有的民俗体育项目数量较多,高校在引进民俗体育项目时要能够进行调研与分析,既要基于公共体育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条件,尽量选取硬件要求较低且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民俗体育项目,将此类项目引入到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民俗体育项目,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民俗体育项目的持续性发展和应用。
第三,构建掌握民俗体育项目的教师队伍,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施者,通过提升民俗体育项目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强化体育教师的体育开发能力,同时还能够强化教师对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的认识和了解。高校要能够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包括体育部门等在内的相关部门要能够制定出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有组织的计划进行教师培训,培养出能够高效运用和开展民俗体育项目的教师队伍。另外,还可以通过讲座、交流、会议等方式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
第四,高校要支持在校园体育课堂中引入民俗体育项目。首先,管理者要能够树立正确的认知,认识到体育的多元化特征,积极开展民俗体育项目,利用和发挥这一资源,从而引发大众参与到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其次,民俗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的开展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高校要能够增加经费投入,争取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经费支持。高校要能够鼓励、扶持民俗体育项目的引入,加大宣传的力度,着重强调民俗体育项目的方法、特点与功能。与此同时,学校要运用少数民族学生的力量,引导学生策划和运用民俗体育文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高校要能够为民俗体育项目提供基础设施,包括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并且结合不同的项目准备对应的设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另外,社会也要贡献力量推动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降低高校的资金压力,促使民俗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第五,构建和完善的民俗体育组织形式。首先,高校引入民俗体育项目要能够设计出科学的课程计划,结合体育教学规律与需求,设计科学的课程内容,完善体育课程的理论体系,从而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高校可引导学生简历体育俱乐部或者协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可借助各类民俗体育相关活动,推动校园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建设。最后,借助民俗体育赛事、运动会的举办,促进民俗体育在高校中的运用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