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制者”变身“隐形人”

2020-06-05 02:57文白
好家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控制者隐形预设

文白 橙

一、案例背景

幼儿游戏的过程是自由的、创造性的、愉悦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探索,愉快地发展。

学前教育学博士虞永平教授说:“熟料不能促进孩子真正的发展,我们应该给他原料。”试想,如果我们束缚住幼儿的思想和自由探索的欲望,限制住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空间,那么他们又该如何获得良好的发展呢?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其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我们应顺应幼儿的成长规律,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空间里快乐成长。

二、案例描述

(一)越控制越“混乱”

当放学的音乐声响起,幼儿们就立即结束了游戏,任由游戏材料散落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游客中心”的门倒塌了,“白鹭洲小区”更是一片狼藉,而幼儿们却熟视无睹,有的绕道而行,有的居然直接跨过去……我抑制住心中的怒火,一边整顿班级秩序,一边指导幼儿收拾材料。虽然也有几名乖巧的幼儿在认真地收拾着,但整个现场依然混乱不堪。我发现,在纷杂的环境下,越想控制幼儿的行为,幼儿就越容易出现“逆反”行为。

(二)“放手”后的“秩序”

今天,全园教师要参观我们班级的环境布置,所以,幼儿们很早就将游戏场景布置好了,等待教师们前来参观。参观活动即将结束时,一位拍照的老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游戏场景的设计过程。当我介绍完走进教室时,一幅热闹而有序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幼儿们已经完全进入了游戏状态,有的穿上围裙在卖小吃,有的在“秦淮剧场”排练,有的在“东市”“西市”买东西……每个幼儿都忙得不亦乐乎。在没有教师的干预下,幼儿们没有争抢,没有打闹,秩序井然地融入各自的角色,这样意外的收获让我惊喜不已。

(三)从“混乱”到“有序”

户外体育游戏的时间快到了,我播放了收拾游戏材料的专属音乐。音乐一响,就有幼儿开始收拾游戏材料了。在收拾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幼儿们从混乱中逐渐找到了秩序,他们抬的抬,抱的抱,举的举。最让我惊讶的是,当收桌布的幼儿需要帮助时,竟然有幼儿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很快,刚刚还很混乱的游戏场地就被幼儿们打扫干净了,这群可爱的萌娃都有序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户外体育游戏课程的开始。

(四)合理引导,解决问题

情景游戏结束后,我对幼儿们说:“我扮演的角色是‘隐形人’,你们知道什么是‘隐形人’吗?”莹莹说:“就是我们不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躲起来了,看不见了。”我接着说:“今天我这个‘隐身人’当得怎么样?你们听到我的声音了吗?”幼儿们哈哈笑起来,一边拍手一边说:“表演得太像啦!”我接着问:“那你们今天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小鑫说:“买东西的时候总是要用钱币付款,好麻烦。”我问道:“嗯,那不用钱币怎么付款呢?”他连忙说:“用手机扫码付钱啊。”“啊,扫什么码呢?”我故意问。“二维码呀。”“哦,原来是这样,那你们都会做二维码吗?可是你们没有手机怎么办呢?”幼儿们一起指向了插塑玩具的柜子处,异口同声地喊道:“用插塑积木可以做手机。”此时此刻,幼儿们都开始积极地动脑筋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五)遇到问题,集体思考

情景游戏结束后,艺萱提出:“今天我买的扇子,老板没有收钱。”我故意惊讶地问:“今天买扇子的人都没付钱吗?那买东西要付钱吗?”“要付钱的。”幼儿们纷纷说道。有的幼儿说买扇子需要3 元,有的幼儿说需要6 元。我赶紧问:“啊,这扇子有这么多种价格,怎么才能分得清呢?”睿睿说:“在每一把扇子下面都写上价格就可以了呀!”艺萱站起来说:“就像苏果超市一样,每一样物品下面有一个标签,我们自己把价格写上去。”我提问:“那这个价格谁来写?”有一小半的小朋友都举起了手,我接着问:“一般商品的价格由谁来定呢?”“老板。”艺萱喊道。我接着问:“那是不是由老板写上价格就行了?”幼儿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就这么办!”

三、案例反思

(一)静待花开,以人为本

每个幼儿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每朵花的绽放都有一个过程。可是我们常常会因为操之过急而无法静心等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不能完全放手让幼儿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当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顾这一切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平时因为离幼儿太近,管控得太多,缺乏足够的耐心,而忽略了给予幼儿自主成长所需要的时间与空间。其实,只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并耐心地引导和等待,我们就一定能够感受到他们自由成长所带来的改变。

教育中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很多时候,幼儿的积极转变,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刹那间。教育需要以人为本,相信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用爱灌溉,用心呵护,终会等到花儿绽放的时刻。

(二)化身“隐形人”,做一名倾听者

预设与生成是幼儿园构建课程的方式,当然这也适用于课程游戏。教师要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各种活动真正成为师幼积极互动和共同学习的有益过程。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以往看到游戏中如此混乱的场景,我一定会立刻停止游戏,开始整顿,将自己心中预设的内容教给幼儿;以往遇到“幼儿们买东西不付钱”时,我会很恼火地质问幼儿买东西不付钱的原因……正是因为我心中有所预设,所以内心才有既定目标。这些游戏中的突发事件,虽然不符合我的预设,但是当我“隐身”之后,我看到了在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后,他们所表现出的有序、创新与活力。这一切都让我惊喜,我想这就是我从“控制者”变身为“隐形人”所带来的神奇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合理处置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理解预设的必要性。预设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没有预设的课程是盲目的、低效的课程。预设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学习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帮助,这些都需要以高质量的预设为基础。

其次,“追随儿童”也是“预设课程”的要求。预设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并不互相矛盾,教师的预设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幼儿的兴趣需要相连接的,因为,预设本身就是建立在幼儿原有兴趣需要的基础之上。

最后,为生成留有空间。在预设中要留有可改变的空间,以便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进行调整。正如上述的游戏中,因为我巧妙地运用“隐形”和启发式提问的方法,给予幼儿更大的自由思考空间,才能推动幼儿自主游戏情节自然地生成。由此可见,游戏的生成虽然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但也不是毫无目的、随意发展的结果。生成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兴趣需要进行合理判断和不断调整的结果,这是一种动态的师幼良性互动的结果。

幼儿拥有不断生长和自发创造的力量,我们只需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探索和成长。因此,我们应该由“控制者”变身为“隐形人”,给予幼儿足够的成长空间,耐心等待,用爱呵护,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
控制者隐形预设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摆脱控制从我做起
论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能力与追究
浅谈中小学财务人员角色转换的紧迫性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隐形药水
如何和控制欲强的人相处
“0感无暇” 隐形妆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