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许程 梁值升
摘 要:“算海文化”属沿海地区特色文化,其是大多数以打捞为生的渔民的海上“指明灯”。受到村庄空心化的影响,山心村“算海文化”继承主体流失,这严重影响其后续发展。如何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寻求“算海文化”发展出路,成为了山心村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基于村庄空心化背景下,试图对山心村“算海文化”所遇困境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及个人所学知识,对“算海文化”的继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村庄空心化;算海文化;文化继承;山心村
一、绪论
山心村位于位于广西西部偏南,是京族的主要集中地。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该村大部分村民主要以出海捕捞为生。而在长期的捕捞过程中,村民将“算海文化”不断继承发展。近几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造成该村村庄空心化现象异常明显。民族文化不是一件衣服、也不是一栋建筑,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它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人,只有依托每一个人的传承来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由此,本文主要基于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对山心村“算海文化”发展困境进行针对性研究,旨在找出山心村“算海文化”的发展难题。
二、山心村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算海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文化传承的断层
在调查中,许多背井离乡的村民出身于渔民家庭,祖辈以打捞为生,这一部分人早早被选为“继承者”,接受算海文化,与父辈定期拜海,进行如海礼仪,但渔民出海时间通常较早,固定且多以半夜出海,甚至在海上呆上一两天,捕捞工作时间并不固定,海期时出海频繁,海枯时收入成了问题,而且出海时渔民必须长期收到海风洗礼,年长一些会落下病根。在出海捕捞期间,条件辛苦,大部分渔民都患有风湿,关节炎等等疾病,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该行业,即便这一部分掌握了这一文化,也不愿意传授子女,使后辈受苦。另外,当前山心村仅设有幼儿园、小学,村民的子女需要进入城镇一些中学继续学习,这也使得一些村民为了子女甘愿“背井离乡”。而对一些正在城镇的孩子进行了解时发现,大部分进入城镇就读的孩子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工作。
(二)文化供需的断层
追溯“算海文化”的根源,其实早期仅仅是简单的算海知识,且在五六十年代,算海知识通过教科书进行传播,且政府要求每名村民都需掌握。山心村最早获取算海知识的老一辈也是从书本中了解并掌握该知识,而“算海文化”的形成,却是山心村村民基于算海文化之上,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将其扩展。如今“算海文化”不仅包含算海知识,出海规律,还有山心村拜海礼仪、祭祀、海神活动等。算海知识最初由教科书传播,但由于时代的变化,算海知识渐渐退出教科书,这也使得越来越少人了解这一知识。当前,算海知识的教科书已经消失。而“算海文化”并未以书面形式记载,其更像是人们口头相传所形成的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思想与文化,其更像是老一辈出海实践约定成俗的礼仪,对海的尊敬与仰慕。
(三)文化认知的断层
由于村庄文化传承的被动性,村民文化水平的限制,村民对于文化的传播与掌握文化继承意识较差,若没有进行针对性提问,几乎没有村民具有將“算海文化”传播的意识。许多村民仅将“算海文化”教授与家人,并不愿意与村外人分享。其原因之一,以捕捞为生的村民来说,对于这一文化十分熟悉,且家中老人也对其讲述,并不需要他人传播。而原因之二是当前大部分青年背井离乡进入城市工作,主要的传承对象丧失。而对于大规模向外传播,村民认为该文化是村里一笔重要的财富,其不愿意将其与外人共享,加之愿意接受该文化的人缺乏,这大大打击了村民的共享心。
三、山心村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算海文化”的出路
(一)提升村民对“算海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源于人们从思想上、心理上、意识上对文化的认同,而这一种认同感取自于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只有那些被认同的以及价值观念所主导的才能够被传承下来,而认同感与价值感的形成就需要文化的自觉性来主导。当前大部分年轻一辈村民对于“算海文化”认同感不高,甚至一些年轻村民并不了解该文化。而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这些年轻一辈村民普遍认为“算海文化”对其作用不大。针对此,政府还应该重视提升年轻村民对“算海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宣传“算海文化”重要性,鼓励年轻村民了解算海文化相关知识,并积极参与村落传统文化活动中。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发展传承的坚实后盾,“算海文化”要得到持久的良性发展,就要不断地完善山心村各方面基础设施。保护山心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建筑也是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村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如垃圾桶、警示牌、标志物介绍牌、公厕等需要结合需求进行增加,以方便村民在进行拜海、祭祀、“哈节”活动。最重要的是帮助群众树立起保护文化资源的意识。
(三)促进“互联网+村落文化”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从对山心村的调研中可以发现,除老一辈村民外,几乎所有在村村民都在使用互联网,且皆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而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娱乐软件也备受村民的喜爱。针对此,我们更应该将互联网与村落文化的发展充分结合,通过微信建立小程序,加入算海相关内容,并且每个月涨潮退潮时间对渔民进行提醒,使其能够充分结合互联网促进其捕捞工作的进行。同时,在小程序及算海文化的公众号上加入算海文化的历史、祭祀活动,鼓励更多年轻人了解该文化并结合小程序利用该文化。一方面能够使算海文化充分为村民服务,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一些不懂算海文化又想进行捕捞活动的村民充分参与渔民活动。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算海文化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还能够为更多沿海地区年轻渔民进行服务,同时在算海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山心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从而促进山心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 秦佳.永济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山西农业大学.2015
[3] 王冬.基于传统村镇的山西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
[4] 胡璟.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项目风险及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