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 刘畅 田洪悦
摘要 不老树村为一般贫困村,其脱贫状况是当下河北省众多一般贫困村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不老树村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土地流转、投资龙头企业、获得生态补偿、利用教育医疗社保兜底政策等措施走出了一条脱贫之路。进一步强化产业扶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剩余土地的流转是当下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精准扶贫;一般贫困村;脱贫;调研报告;河北阜平;不老树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1]。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要求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此精准扶贫战略大背景下,全国各贫困地区采取了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输出、创造就业机会、实施易地搬迁、强化教育和医疗保障、利用生态补偿和社保兜底等多种措施,努力增加老百姓收入,实现脱贫目标[3-4]。不老树村是河北省阜平县下辖的一个小山村,地处太行山深处,382省道穿村而过,村民以务工和发展林果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是较为典型的一般贫困村。深入调研不老树村脱贫情况,进一步管窥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一般贫困村的脱贫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不老树村基本情况
不老树村隶属于阜平县天生桥镇,东距县城15 km,西距天生桥镇10 km,地理坐标是东经114°04′、北纬38°87′。坐落于太行山深处,海拔600 m,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382省道穿村而过,是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
不老树行政村下辖8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逾20 km2,其中耕地面积70.27 hm2(水地30.73 hm2、旱地39.53 hm2),荒山8 466.7 hm2,林地1 100 hm2。全村503户1 513人,人均耕地面积0.05 hm2。村两委班子6人,党员71人,村民代表19人,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 036元,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是7 173元,村集体收入 50.204万元,全村完成了整体搬迁,建立了现代化小区,达到了脱贫标准,退出了贫困之列。2013年底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11户1 045人,贫困发生率73.33%。2019年底,未脱贫1户3人,贫困发生率0.2%。期间,经清退、标注、合户、自然死亡等,截至目前全村系统内建档立卡户共计291户987人。从贫困属性来看,全村低保贫困户1户3人,低保脱贫户40户125人,特困供养7户 7人,一般脱贫户243户852人;从致贫原因看,因病致贫30户108人,占10.3%,因残致贫37户122人,占12.7%,因缺劳力致贫68户101人,占23.3%,因缺技术致贫156户656人,占53.6%。
2 近年来的脱贫实践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大背景下,在上级扶贫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历届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不老树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因地制宜、因事施策,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魄力积极推动全村脱贫致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不老树村下辖不老树、安子岭、东沟、平房、道八沟、三道岭、下河、二道河共8个自然村,其中不老树、安子岭在382省道沿線,其余村子分布在不老树中心村周围的几条山沟里,最远的三道岭村距离中心村6 km,交通不便,落后的自然村住房往往建在高高的台子上,取材不便,很多房子都有危房之嫌。不老树村为省定易地扶贫搬迁村,所有自然村的村民都搬迁到不老树中心村,这就解决了住危房、出行不便等问题。目前,不老树村已建立起包含29栋住宅楼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并已交付使用,“家家户户烧煤取暖、顶着脏臭上厕所”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小区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已完成,并由专门的物业公司统一管理服务,巡逻员、保洁员、水暖工、电工等配备齐全,同时建有便民服务室、卫生室、休闲广场、健身广场、手工业车间、幸福院、红白理事会、戏楼等公共服务设施,小区环境优雅、干净整洁,村民安居乐业。
2.2 引进外来企业,创造就业机会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根本,但仅仅依靠土地不能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是当下中国农村农耕的现状,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老树村通过引进企业,实现了土地流转,迈出了集中经营管理的第一步。一是引进了阜裕投资公司、南坡果园公司,流转土地11.87 hm2,种植高山苹果,老百姓既收租金,又通过在果园务工挣到了薪金。二是引进慧谷薯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逾1.33 hm2,种植脱毒马铃薯,农忙时节用工超过20人。与慧谷公司开展合作,组织实施种植红薯项目,每户每年增收逾4.5万元/hm2。三是引进浩程服饰公司,成立不老树分公司,通过从事服装加工,解决了村里逾50个家庭妇女的就业问题。
2.3 因势利导,鼓励兴办小微企业
利用阜平县金融扶贫政策,村里农户发展了小微企业。村里现有养猪厂3个、断桥铝门窗加工厂3个、餐馆2个、养鱼池1个,及商店、副食店等若干个,这些经济体基本解决了家庭收入问题。利用县就业局技能专题培训,培训电工、插花手艺、服装加工等逾100人,增长了就业本领。继续鼓励青壮年外出就业,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家庭增收。
2.4 投资龙头企业,获得相应收益
利用上级拨付的扶贫资金,以村委会名义投资到县龙头企业,以承包经营或者资金入股的形式获得收益,再由村委会组织建档立卡农户在公益岗位开展劳动,从而获得劳动报酬,这是产业扶贫的一种形式,也是建档立卡农户获得产业收入的一种形式,即“龙头企业+村委会+农户”模式。村里现有1.2万元扶贫资金入股佳农林果合作社,每户每年可获得1 200元,涉及建档立卡125户366人;食用菌产业资产收益,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75户914人,每户每年增收700元;10.2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博嘉公司,共涉及建档立卡267户894人,年收入在300~1 500元之间。另有光伏项目收益,拟于2020年落地,部分农户每户每年可收入3 000元。
2.5 做好生态保护,获得生态补偿
依据国家退耕还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不少村民每年能领取一定的补偿金,原来深居山里的村民可领取更多的退耕还林补偿金。依据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给贫困地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政策,通过聘任建档立卡人口为生态护林员,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村里有一部分人可获得收益。2019年安排生态护林员38人,每人每年增收8 000元,安排公益林护林员 8 人,每人每年增收3 600元。
2.6 利用上级政策,做好教育救助
为进一步强化教育扶持,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减少贫困家庭的因学开支,国家层面、阜平县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扶持政策。建档立卡人口通过充分享受和利用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2019年,不老树共计197名学生享受了教育资助:学前教育阶段,19人享受减免保育费政策,每人每年減免500元;义务教育阶段,125人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小学每人每学期享受500元生活补贴,初中每人每学期享受625元生活补贴;普通高中阶段,17人享受“三免一助”政策,每人每年可以享受1 500~2 500元助学金不等;职业教育阶段,9人享受“三免一助”教育资助,24人享受“雨露计划”,每人每年3 000元;大学教育阶段,2人享受贫困生救助政策,每人每年享受12 000元。
2.7 利用医保政策,减少因病支出
根据调查,2013年底贫困识别以来,不老树村因病致贫占所有建档立卡农户的10.3%,因病就医用药支出给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自阜平县实施新的健康扶贫政策以来,这一情况得到了缓解。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内公立医院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一站式结算。在县域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等都有政策倾斜。针对慢性病,也出台了较好的报销政策,减少了因病致贫家庭的用药支出费用。
2.8 利用社保兜底,坚持应保尽保
对于特殊群体,如鳏寡孤独、大病、重度残疾等户,县里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特殊照顾,如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办理了低保,为符合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办理了五保,为困难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为重度残疾人发放了护理补贴。2019年不老树村低保户44户48人,其中一类低保8户8人,二类低保32户34人,三类低保4户6人;特困供养(五保)户7户7人,享受生活补贴的困难残疾人人,享受护理补贴的重度残疾人人。
3 改进措施
本次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形式对不老树村脱贫状况进行了调研,设计题目35道,共发放问卷106份,收回10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表示满意的占比100%,对当下阜平县扶贫政策表示知晓的占比90%,对村里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的占比15%。
3.1 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老百姓搬进楼房后,普遍认可生活质量提高了,但也有很多人反映生活成本增加了,希望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产业方面有更大力度的扶持。如持续开展红薯种植项目,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土地收入;引进更多企业或在本村创办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3.2 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当下村里已完成搬迁任务,但部分旧房尚未拆除,复垦工作还没有启动。由于新的住宅小区没有建立统一的村民活动中心,商店、餐馆等还在原来的旧房里从事经营活动。目前,需要给这些实体店建立经营场所,使生意持续。另外,猪圈、菜地等配套场地也应一并考虑建设。
3.3 推动剩余土地流转
在当前市场经济状况下,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来源于务工,鲜有依靠土地者,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下,土地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开支。当下,村里仍有一些地没有流转出去,有的甚至处于闲置状态,多数老百姓希望把土地流转出去,获得租金,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务工工作中。
不老树村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贫困村,其脱贫状况、现存问题是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贫困村发展情况的一个缩影,认真分析并总结其调研结果呈现给同行工作者,对于解决同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齐声.新中国峥嵘岁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EB/OL].[2019-11-28].http://www.xinhuanet.com/2019-11/28/c_1125286329.htm.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员.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 吴春燕.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9.
[4] 赵振艳,张姣.商水县农业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