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琦
摘 要:文物保护是有效防止具有历史及文化价值的遗物受到损害所采取的科学保护措施,在文物发掘、文物修复、文物展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前期准备是文物保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提取文物历史价值、评估文物文化价值、修复还原文物形态等重要价值,探索及研究前期准备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影响,对我国纺织品文物保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前期准备;纺织品文物;文物保护;文物修复
纺织品文物主要由植物纤维(如丝、棉、麻)和动物纤维(如皮、毛纺织物)构成,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是文物中极为脆弱且美丽的珍贵文化遗产。但受纺织品文物材料所限,纺织品文物极易受到外界阳光直射、温度及湿度变化、微生物腐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霉斑、腐烂、干裂、发脆、脱色等不良反应,对文物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不断提升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创新纺织品文物保护策略是现阶段纺织品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前期准备这一重要环节进行了分析与介绍,以期发挥出前期准备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保护文物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让纺织品文物可以长存于世,做到文化与历史的良好传承,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民族之志。
1 纺织品文物保护过程中的难点
纺织品文物与金、玉、陶瓷、石雕等文物相比,发掘比例悬殊,文物保存度及完整度也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文物材质、文物用途、墓葬环境、违法盗墓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墓葬受水位变化或地质变化的影响,墓葬内空气潮湿度不断上升,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而纺织品文物主要由有机纤维构成,与冰冷的玉石相比,更易成为墓葬中细菌及病毒的栖息地,从而使纺织品文物侵蚀、腐烂的现象十分严重,很难见到完整的纺织品流传于世。
古人事死如事生,金、玉、陶瓷、石雕等文物多为墓主陪葬品,往往被置于安全、干爽的位置妥善安置,以求墓主在地下仍可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而纺织品则与上述文物不同,往往作为贴身衣物穿戴在墓主身上,入葬后随着墓主尸体腐烂,尸液、体液、血液都会对纺织品文物造成巨大腐蚀,对纺织品文物的清理与保护造成极大困难。如在山西大同发掘出的金代阎德源墓,墓葬中茶几、桌椅、漆器、瓷器等陪葬品大体上均保存得较为完好,为我国对金代道俗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佐证。①但墓主身上所穿戴的道袍、鞋袜的腐蚀程度则较为严重,其中织锦罗交领单道袍虽做工精美,绣有仙鹤与团云纹等具有道教典型风格的纹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金代的审美情趣及刺绣技术,但衣领部分几乎腐朽,令人十分痛心遗憾。同时出土的云头海桃口鞋、尖头棉鞋鞋底也已经完全腐烂,给文物修复及保护造成了很大困难。
违法盗墓行为也给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增加了许多人为困难。纺织品文物剥离、携带及保存都十分困难,不便于交易。因此,在盗墓贼眼中纺织品文物不具备经济价值,往往不加以重视,随意破坏。在寻找墓主随身携带的珍贵配饰时通常直接用刀、匕首等划烂墓主衣物,对纺织品文物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2 前期准备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影响
前期准备是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基础环节,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中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前期准备可以对纺织品文物的年代、材质、性能、用途进行详细调查与介绍,从而针对性提出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方案,避免仓促行动,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降低了文物保护及修复质量。其次,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掘纺织品文物的文化价值及历史价值,为我国考古研究做出一定贡献。②再次,通过前期准备可以充分考察墓葬环境、纺织品文物保存状况,为后期文物在博物馆等地能够长久完好保存提出针对性建议。最后,前期准备中对纺织品文物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及时调请相关专家亲临现场参与珍贵纺织品文物的发掘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对纺织品文物造成的损害。
3 前期准备具体实施策略
前期准备工作中主要包含對纺织品文物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发掘及文物保存现状的评估,进而根据纺织品文物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修复建议及保存方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纺织品文物损害的同时,提高纺织品文物的修复效率及修复质量。
3.1 文物资料调查
工作人员通过对纺织品文物发掘现场的调查与分析,结合相关考古专家的鉴定,可以大致确定纺织品文物的年代、用途、性能,从而观察并记录好纺织品文物的文化价值及历史价值,在帮助考古学家进行定性研究的同时,制订出本次纺织品文物修复与保护的主要方向,为后续的纺织品文物修复、保护及研究工作留下第一手珍贵资料及数据支持。
3.2 文物保存现状评估
纺织品文物保存现状评估是整个前期准备环节的重中之重,对后续纺织品文物的发掘、修复、保存都产生着重要影响。纺织品文物保存现状评估应包含纺织品文物材质、褪色程度、破损程度等初级评估,及纺织品文物纤维成分、染料组分、微生物种类、污染源确定等详细检测与分析。①纺织品文物的保存程度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纺织品文物进行初级评估时,首先,应当对文物褪色程度及破损程度通过绘图软件进行投影绘制记录,对于破损部位还应重点放大进行详细描绘,以便后期纺织品文物修复建议及保存方案的拟定与落实。另外,工作人员还应对纺织品文物当时所处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紫外线强度、微生物生存情况、是否具有毒性及污染源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为发掘后纺织品文物的长期保存提供数据支持。还需额外注意的是,在文物保存现状评估过程中尽量避免采用摄像机直接拍摄记录的方法,避免闪光灯中的强光对纺织品文物造成破坏。
其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纺织品文物纤维成分、染料组分及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详细的鉴定与分析,从而确定出适宜的发掘手法及发掘条件。纺织品文物普遍脆弱易碎,如果对纺织品文物纤维成分、耐折度、强度等性质了解不足,很容易导致纺织品文物在发掘过程中大面积破碎损毁,造成难以挽回的文物损失。另外,纺织品文物上可能含有钛白、锌白等有机染料,这些染料可以吸收光的能量,并把能量传递给纺织品文物本身,把文物降解的波长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域,导致纺织品文物中纤维成分出现聚合度降低、分子量下降、纤维素结构遭到破坏等变化,大幅降低了纤维强度,从而使部分纺织品文物与空气或强光直接接触,会出现大面积脱色或开裂现象。②同时,无机颜料如氧化铅等在光的作用下,接触到空气中氧气或其他气体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纺织品上原本鲜亮的颜色变暗甚至褪色。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染料性质进行详细鉴定,对于特殊染料应在避光条件下,小心、轻柔地进行发掘,尽量避免人为发掘对纺织品文物造成损伤。
3.3 提出修复建议及保存方案
工作人员在充分搜集纺织品文物资料后,应及时对文物信息及保存现状进行整理,综合文物发掘地的温度、湿度、空气状况、光照、微生物情况、文物破损程度,针对性提出修复建议及保存方案。同时,在进行纺织品文物修复时必须注意以不改变文物价值为基础的修复原则,不得对文物形状、颜色、材料、纹饰等进行随意改动,选用的纺织品文物修复材料应尽量与原材料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一致或相近,必要时可利用中国传统缝纫技术进行纯物理修复。针线修复法安全性较高,对于纤维强度较好的纺织品文物十分适用,能够极大程度上还原纺织品文物面貌。此外,从发掘地带出的纺织品文物,往往有可能携带着霉菌及病毒,如不及时处理,对纺织品文物的长期保存会造成持续的破坏与不利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还需综合之前调查中得到的微生物种类及特征,针对性进行空气、水分、pH值的改变,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避免霉菌等对纺织品文物进行持续侵害与腐蚀。
4 总结
纺织品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翔实的前期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发掘、修复过程中对纺织品文物造成的损害,最大程度上提高纺织品文物的修复与保护质量,让纺织品文物能够得到长久、良好的保存,留驻历史印痕,高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