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 刘玫
【摘要】目的 是对题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方法 以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的10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并且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對照组是常规治疗,观察组是预检分诊治疗。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门诊患者进行预见和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及严重程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候诊等待时长,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预检分诊;质量管理;门诊;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女23例。对照组男26、女24例。
1.2 方法
通过建立有效的小组,如:分诊质量管理小组,该小组成员为:护士长、分诊人员等,这些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通过有效的诊断,进而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与此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化流程。再者,要针对不同的科室,对其疾病、症状、加以明确,如:呼吸内科,症状是:发热、咳嗽等;在此基础上,要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于那些发病及时的患者,要迅速前往医院就诊。然而,对于那些行动能力不方便的患者,相关人员要准备轮椅,进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与舒适度。
再者,通常情况下,对于肿瘤而言,主要指的是,由于许多致瘤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失调进而造成的一种症状,往往会导致肿块。与此同时,表现为:部分肿块,而无形之肿块多痰气互结,气机郁滞所致。根据肿瘤的相关病可知,在对其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外,相关的医学专家,在一般情况下,也会使用系瘤法进行治疗,并且再辅助使用艾灸,以及其他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其共同作用下,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对于药物治疗而言,尽管相关的专家使用了缓释和减毒等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治疗中,大多数是以攻略伐性为主,并且往往会选择药味峻猛的药物。
1.3 统计学方法
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使用一些先进的软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与整理,以便后期医护人员进行参考与使用。再者,将收集到的数据与规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并且还应该研究其存在的差异,这时工作人员就要及时对这些数据的差异实施有效的分析,针对存在的差异以及不足之处实施针对性的方法加以解决,进而确保相关工作的稳定运行。
2 结 果
根据表1可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通常情况下,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预检分诊标准化制度,可以使医护人员的就诊流程更加高效,再者,对于制度而言,其是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由此可知,其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为了保证预检效果,作为医院要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医护人员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预检分诊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使用。医院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预检分诊标准,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使用。转变患者的态度与认识,对于预检分诊而言,其目的是:提供优质服务,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以患者为主体。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要对以往的方法进行转变,将原来等待咨询变为主动服务,要及时优化就诊秩序,进而给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使患者能够尽快的康复。
4 结 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根据结果显示:门诊预检分诊在极大程度上,可以确保质量得到提升,基于这一现状,这一方法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而且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这一方法值得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 娟,陈 瑾.预检分诊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8):153-154.
[2] 胡玉洁,李 平,叶 苓,张曼莉.预检分诊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4):153-156.
[3] 胡玉洁,李 平,张曼莉.二级预检分诊管理模式在改进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3):7-9.
[4] 俞 锦.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3):2317.
[5] 刘龙秀.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8):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