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元
1965年5月,连接浦西和浦东的上海第一条越江隧道,也是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开建,拉开了成就这座城市交通划时代梦想的序幕。本文主人公是打浦路隧道的建设者奚爱华,通过他的讲述,再次翻开五十余年前那段开创辉煌的不平常的历史篇章。
神秘的“上海信箱4046号”
1959年,上海隧道局设计打浦路隧道方案通过专家组审定,国务院批准该项目为国家基本建设项目。1965年,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成立,开始筹备打浦路隧道的建设工作。当时年仅17岁,刚从学校毕业的奚爱华经所在召稼楼老奚家宅生产大队推荐,成为了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的一名水底公路隧道气压工。
“要想成为一名隧道工并不容易。”事后他才得知,“打浦路隧道建成后将作军事用途,所以工程在保密状态下进行,代号‘651,实际上这是预期的开工时间1965年1月的阿拉伯数字缩写。在招募隧道工时,条件非常严格,一定要是上海郊区本地人,家中成分必须三代以上都是贫下中农。”为了做好保密工作,上级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全部住在工地上,一星期与家人信件来往一次,每一封信件寄出时都要经专人审核,信中不能出现任何有关工程的只字片语,收件地址也是专用的“上海信箱4046号”。 这是一个没有具体地址的信箱,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当时有个“上海信箱4046号”非常稀奇,但不知道它的主人到底是谁。
试验基地在浦东塘桥
万事开头难,地下隧道建设也是。当奚爱华抵达浦东塘桥试验基地,但见基地被农田包围着,十分荒凉,只有几排大小不一的草棚。其中一个由几个钢圆柱支着的圆顶草棚的下面,有一个大大的洞,黑黝黝、深不见底,其时正是大热天,却见几个年轻人穿着棉大衣,在洞口上上下下。原来,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原因,打浦路隧道建设条件先天不足。盾构机由中国自行研发,在技术上有所欠缺。在现代地铁建设中,盾构机应该包揽开挖、出土、注浆、导向功能,但那时投入施工的盾构机是网格盾构,需要在隧道内施加附加大气压才能疏干隧道正面的土体,维持盾构正面的土体不倒塌,让开掘中的隧道一步一步地向前延伸,这就导致了所有在场施工人员一起承受附加大气压。“大概每个人要多承受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强,相当于一个人身处水下10米。”奚爱华用手比划表示就像在水里艰难划水一样,而且又冷。由于隧道内被施加附加大气压,里面终年潮湿温度又很低,进入隧道试验段就要穿上棉大衣才能防寒防湿气。许多气压工因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得了关节炎,酸痛难忍。
试验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的,他们撤离中国时,撂下一句话:“上海是软土地质,要在这饱和含水的淤泥质地层中修建水底隧道,就如要在宇宙空间中找一个支点把地球翻个身,完全不可能!”但中国人有志气有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奚爱华他们还是做出了名堂,试验继续进行。
1963年3月,奚爱华所在的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的施工人员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总长63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作衬砌结构的试验隧道。证实在上海饱和含水软土地层用盾构法和钢筋混凝土管片建造隧道是可行的,从而否定了苏联专家断言上海软土层不适合建隧道的说法。
1965年1月,隧道工程正式开工,奚爱华被分到了机车班。当时,打浦路隧道施工以工作组为单位来推进。一个工作组又分为拼装和机车两个班。拼装班负责机车班把盾构机切下的渣土运输到施工井,拼装班对已挖的隧道壁进行衬砌,衬砌砼片都采用高强混凝土,6块衬砌砼片拼装成一环隧道壁。“虽然我们名义上是机车班,但开的是煤矿运输用的矿车,性能较差。”奚爱华的机车开得又稳又快。在他的传授下,他所在的机车班工作效率日均要比别的班组高上五分之一。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闲暇之余,奚爱华总是喜欢到拼装班“串门”,帮助清理盾构机刀盘和盾构机前方刀盘挖不动的硬质土体。这是一个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岗位。在多承受1个标准大气压下,清理人员需要根据盾构机遇到的不同情况,或是担当“人工刀盘”,用铁锹将盾构机前方无法挖动的硬土体全部铲下,或是隔两三个小时就要给刀盘做一次保养,在刀盘上喷洒专用清洗剂,让黏土无法粘在刀盘表面。久而久之,奚爱华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在相同土层,不同工段,盾构机碰到的土质情况都不一样? 一边工作一边思考,周边都是和他一样知识水平的工人,无处问讯,他只有把疑问藏在心里。
有幸受到“上海隧道之父”引领
1965年,打浦路隧道正式开工,因为工作积极,效率又高,奚爱华很快被提拔,成为隧道施工队的队长,那时称作排长。此时,组里来了一位大人物:刘建航。刘建航后来成了著名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业内公认的“上海隧道之父”,在建成的打浦路隧道、延安东路隧道、地铁 一 、二号线工程和20余条市政隧道建设中都做出了杰出贡献,还曾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茅以升大奖、 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2005年度上海市杰出贡献人物等称号 ,而在当时,刘建航只是上海隧道工程公司为数不多的几个技术员之一。由于“文革”,他被下放到工作組中跟班劳动。
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奚爱华在工作之余,总是向刘建航请教。开始时,提出的问题都是非常基础、简单的,而刘建航为了带教后人,一一耐心回答,并将理论知识用深入浅出的话语教给奚爱华。在刘建航有意识的引领下,奚爱华很快对隧道工程建设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看到奚爱华“钻进去了”,刘建航很是开心,在一次问答中他点拨奚爱华:“我现在只能教你怎么解决遇到的工程难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如果你想干这一行,那要系统学习。”因为这一句话,奚爱华在打浦路隧道施工完成后,自学了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的全部课程,报考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地下工程方向专业,并获得学位证书。后来奚爱华还参与过延安东路隧道设计任务、负责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南京西路站建设任务,退休之后,依然为地铁建设贡献余热。
时隔半个世纪,在上海市浦江越江隧道频频建成打通,地铁建设捷报频传,里程不断延伸举世瞩目之际,再次回眸打浦路隧道的建设历程,奚爱华不禁感慨,那段施工岁月,让他经受了锻炼、遇到了“地铁隧道之父”,改变了人生道路,而其中探索的许多工程技术运用到后续的越江隧道和地铁建设中,对于给上海人民创造更便捷的过江和日常出行方式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段历史,值得永远铭记。
(作者为《上海外滩》杂志记者)
责任编辑 崖丽娟 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