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禹
(成都埃尔法焊割设备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00)
1801 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1]。
该实验由光源,单缝,双缝以及挡板构成。光源通过单缝形成点光源,点光源经过双狭缝形成两个相干光源,就能在挡板上出现神奇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对于形成明暗相间条纹的分布缘由,可以用波的空间叠加,相长干涉与相消干涉这两种干涉机制来解释,波峰与波峰或者波谷与波谷相遇产生叠加,从而让某些区域始终形成亮条纹,波峰与波谷相交则相互抵消,让有些地方始终形成暗条纹。
以上,关于明暗相间条纹的形成,用波的特性很好的解释出来,同时也反过来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不过,现在光的波粒二象性已经被普遍接受和证明,也就是说光既有波的特性,同时又具备粒子特性。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形相互叠加,或者相互抵消,表现为波特性,但波的叠加与否好像并不能直接形成明暗条纹。
粒子特性表现为光子往波形叠加的地方聚集,形成亮条纹,波形相消的地方光子数量少,则为暗条纹,因此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为什么波形叠加会造成光子的聚集,波形相消的地方,光子不容易到达?
关于这点,我阐述下自己的观点。
光能够形成明暗条纹的原因,或许并不是叠加让光子移动造成的,而是两列相同的光波(相干光波)在空间相遇时,除了叠加外,还发生了交融变形。
当两列完全相同的光波(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接触面交融变形,交会处的波形发生变化,波峰(或波谷)相交位置的前方和后方区域原本该有尖角产生,但实际上相融后却变成了圆润的弧形,即相交处波形由“”形变成了“)(”形,如图1。
图1
图2
光子的运动方向始终为垂直于波扩散面的切线方向,如图2。光波交融使波形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子运动方向改变,两波峰(或波谷)相交前方的弧形状似凹面镜,波峰(或波谷)后方形状似凸面镜,它们都会大幅改变光子运动方向。凹凸面镜是起将反射光线聚集和分散作用的[2],和这波形成的凹凸面仅仅是形状相似而已。光波交融变形后,将变形区域的大部分光子方向,聚集向波形交会正前方,让该区域光子大量聚集,容易形成亮条纹;变形区域两侧的光子由于大部分被聚集,让该区域光子数量减少,容易形成暗条纹,如图3。
图3
在两列波相交时,相交处的波形形变程度是不同的。比如波峰,在接近波峰峰顶处的波形,形变程度较大,但长度较短,而靠近波峰和波谷交界处,波形弧度较平缓,但变形长度较长,如图4。
图4
波谷和波峰情况相同,靠近波谷谷底处变形弧度较大,变形范围小,靠近波谷波峰交界处形变量小,但长度较长。相交波形变后的弯曲程度也影响着明暗条纹的成型,波前变形弧度越大,或者波后变形越平缓,则聚光效果越好。反之,波前变形弯曲弧度越小,或者波后变形弧度越大,则聚光能力越弱。这和凹凸镜反射光线后的聚光散光作用基本相似。只要条件足够,波前、波后弧度和波长的弧度、距离恰当,几乎可以聚集绝大部分光子在亮条纹处。本文的双缝干涉形成波的交融变形,仅和之前的波形叠加学说光子移动方式有所区别,但形成明暗相间条纹位置却与之相同,即两波峰(或波谷)相遇处为亮条纹,波谷和波峰相交处为暗条纹,如图5。
图5
其实,这种波与波交汇时产生的交融变形也很常见,比如两道水波相交时,我们看到的也是波形交融变形后的样子,波形相交处都很圆润,而不是生硬的波形拼接。
另外,很多前辈伟人的实验证明了不单是光,还有电子、中子、质子、原子等粒子都能形成波,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也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3]。如1961 年,蒂宾根大学的克劳斯·约恩松(Claus Jnsson)用双缝实验来检试电子的物理行为,发现电子也会发生干涉现象[4]。
对于电子等微粒来说,它们和光的情况相似,都拥有粒子和波特性,只是质量比光子大得多,更多的时候表现为粒子特性,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能产生干涉现象,说明是它们在运动时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而波的交融变形,更能解释其电子聚集成明暗条纹的缘由。
所以,我认为,双缝干涉出现明暗条纹的原因,是两列波交会时产生了交融变形,相互影响,改变了交汇处的波形,导致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从而让光子在波形变形量较大的区域聚集,波形变化量少或者未变形区域形成暗条纹,从而最终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