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才需求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大学生职业素养不高,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客观要求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建立相适应的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培养机制,以提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为推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本文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培养策略,旨在促进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人才培养需求;职业心理素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035-02
在高校不断扩招背景下,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不时出现在报端。但是,社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供给之间的矛盾也异常突出,引起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需求下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高等院校主体性作用缺失,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重视程度较低;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意识不足,对职业心理素养培养的自觉性不高;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形成负面冲击。
一、发挥高等院校主体性作用,创新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培养模式
一是立足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更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将职业心理素养培养纳入日常教学中来,将职业心理素养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做好高等院校职业心理素养教育的宏观规划工作,构建系统的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促使院校各个层面都积极参与到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培养中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1]。二是优化大学生专业课程设置,密切联系时代科技发展及社会需求,跨学科设置课程,增加人文学科教学课程,实现文史、哲学、经管、社会人文等课程的融合,将课程与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培养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高等院校要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课程设计,增强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三是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把握新常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职业教育体系之中,赋予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新的灵魂,提升大学生参与兴趣,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提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作用。
二、加大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增强大学生参与职业心理素养培养的积极性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实践,国家也大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这客观要求高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增强大学生参与到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积极性。一是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在原有教学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高等院校要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如合作培养人才,建立“双导师”制度,大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严格把握“走出去、引进来”的队伍建设理念,不断提升大学内部导师实践能力,优化大学外部导师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更加系统的大学生培养机制,使大学生不仅有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进行相应的工作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职业心理素养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参与到职业心理素养培养中来[3-5]。二是建立相应的宣传教育渠道,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介绍,以报纸、校园板报、校园讲座、校园广播等宣传先进典型,通过优秀榜样的传播向大学生传输职业思想,强化大学生对职业心理素养的认识。三是改变高等院校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纯智力考核,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职业心理素养的考核体系,增强大学生对职业心理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将职业素养纳入大学生评价考核体系之中,促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观,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6]。
三、净化社会思想,降低不良思潮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不高,受社会思想影响较大,那么需要净化社会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一是净化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传播正能量事件,加大网络信息的监督力度,过滤网络有害或反动信息,运用网络信息监管法律及监管技术加以监管,严格执行各项网络信息法律规定,对不良信息传播者给予相应惩处,营造一个纯净的网络空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二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从寝室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等等角度入手,营造集体文化,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大学生团结意识、集体意识。以大学生社团为例,在大学高速发展过程中,大学社团迅速发展起来,包括志愿者社团、传统文化社团、电子协会等。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大学生成为社团发展的主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活动过程中了解自身缺陷,明确大学生发展与奋斗方向,提升其职业实践能力。
职业心理素养主要是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心理品质,其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培训。本文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培养策略。但是,快速发展的市场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培养,培养其坚韧意志、独立思考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董镕.职业心理培训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2).
[2]巩丽,田兆富.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职业心理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12).
[3]王琰,袁海燕.职业心理课程干预对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促進作用[J].职业时空,2013(12).
[4]高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能力现状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8).
[5]王丹.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路径探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6]高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能力现状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8).
【作者简介】
王素岚(1986~),女,江西九江人,研究方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