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垂直极限:从横断山走廊到茶马古道川藏线

2020-06-03 19:25陈保亚张刚罗家宽欧德顺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川藏线茶马雅安

陈保亚 张刚 罗家宽 欧德顺

題记

长期以来,以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最高峰的横断山山脉呈南北走向,在500米海拔的四川盆地西部拔地而起,形成世界交通史上的垂直极限,阻碍了富饶发达的巴蜀农业和青藏高原牧业的接触,西北和西南的联系主要靠横断山脉中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多条大江南北切割成的横断山走廊(藏彝走廊)展开,藏语和彝语成为走廊通语。茶马古道川藏线沿东西走向翻越横断山彻底改变了横断山走廊南北走向的格局,巴蜀农耕文化及其连带的江汉农耕文化和青藏高原牧业文化有了大规模的接触,西南官话的兴起和传播成为茶马古道川藏线繁荣的重要见证,也成为川藏线上的通语。茶马古道川藏线翻越横断山是人类古道的奇迹。为了弄清茶马古道川藏线征服横断山的奥秘,让各界人士深度认识和充分保护茶马古道语言文化遗产,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于2019年夏天联合不同领域学者、专家、记者和实业家展开了茶马古道川藏线四川段的南北线考察。考察队翻山越岭历尽艰辛,总行程3128公里,时间近1个月,渡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翻邛崃山、大雪山、沙鲁里山垭口,记录收集了大量茶马古道川藏线上的语言文化资料。

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过度的经济开发和早期马帮老人的大量去世,茶马古道川藏线文化遗存正在迅速消失,存在于马帮老人口语中的马帮文本也面临绝迹,大规模抢救茶马古道语言文化遗存的工作必须尽快展开。

横断山:人类古道上的垂直极限

以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为最高峰的横断山山脉,由于多条大江从南到北的长期平行切割,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形成阻碍东西交通的巨大屏障。从海拔500多米的四川盆地向西翻越横断山腹地登上青藏高原,需要在岭谷落差极大的高山峡谷中渡过急流险滩并翻越多座4000米以上的垭口,从东向西先后需要征服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澜沧江、他念他翁山、怒江和伯舒拉岭。

翻越大山,要承受致命威胁的高原反应和高山大滑坡。穿越大江,随时可能在原始渡江手段中葬身激流。在清朝康熙年间大渡河铁索桥等近现代渡江手段兴起以前,横断山早期渡江手段主要是皮筏、木排、竹排、独木舟和溜索,人畜落水坠江的危险性很大,由于这些大江流速快,江中潜流暗礁多,江水多是高原雪水的汇集,结冰点远在零度以下,人畜掉入江中很难存活。再加上翻越大山要承受强烈的高原反应,汉族马帮很少翻越横断山垂直极限,筑路技术因此难以深入横断山。在我们几十年考察过的茶马古道多条线路中,川藏线最难翻越。

必要商品期待:从紧茶到黑茶

茶马古道翻越横断山腹地,雅安黑茶起了重要作用。考察队对名山区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甘露井、茶神殿、皇茶园、雨城区中国藏茶村、藏茶博物馆、藏茶生产线、望鱼古镇等做了考察。

一方水土一方茶。雅安一带的茶由于其特定的土质和多雨多雾等自然环境,形成独特的茶性。《新唐书》已经提到雅安的贡茶。白居易《琴茶》有诗句“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从宋代开始,青藏高原民族就对雅安一带的茶有了依赖性:

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三日,户部状:“茶事司奏:蕃戎性嗜名山茶,日不可阙。累年以来,买马大段稀少,盖因官司及客旅收买名山茶,与蕃商以杂货贸易,规取厚利。其茶入蕃,既已充足,缘此遂不将马入汉中卖。”(《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4148页)

现代的医学实验还没有完全弄清楚高原民族对雅安茶的依赖机理,但我们的调查显示,依赖性这一现象在茶马古道上是广泛存在的。

根据考察队对川藏线上茶叶的调查,茶的主要形态是紧茶而不是散茶,这是因为茶叶翻越横断山腹地入藏是一个远征过程,需要以紧茶的形态出现才能适应远征。紧茶和散茶相对而言,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便于远征和长期保存。马帮师傅说,在高山峡谷中长时间行走,日晒雨淋,气候变幻多端,散茶容易变质,装卸和运输存在很大困难,只有紧茶才能应付这些困难。紧茶如果人工施压,就是紧压茶。紧茶的表现外形有砖茶、饼茶、沱茶等多种形式,还有用竹篾、牛皮等包装的形式。在川藏线不同的支线上,紧茶又有雅茶、大茶、马茶、黑茶、粗茶、砖茶、团茶、紧压茶、条茶、藏茶等不同的名称。

紧茶在唐代已经以饼茶的方式存在,陆羽《茶经》所说的“蒸之、捣之、拍之”,是饼茶的制作方式。这里的“拍”,指拍压(吴觉农《茶经评述》P81),因此可以看成是紧茶产生的前期形态。宋代,朝廷从四川调集大量茶叶到西北换马,茶叶长途搬运日晒雨淋,只有紧茶才能满足长途跋涉的条件,因此,宋代紧茶已经存在。

紧茶在高山峡谷中长期运行,逐渐开始自然发酵,颜色逐渐变黑,俗称黑茶,这是最早的发酵茶,在茶叶发酵史上有重要意义。由于黑茶是在杀青(炒青或蒸青)后形成的发酵茶,所以也叫后发酵茶,以区别于后来形成的红茶、白茶、青茶等未杀青就开始发酵的茶。从我们的调查看,黑茶这种后发酵茶更有利于高寒地区的民族适应高寒低氧环境,因此需求量剧增,这是茶马古道大规模翻越横断山的重要条件。

尽管古人并不知道后发酵茶的科学成分,但后发酵茶适合高原民族生存的作用已经被意识到,于是从明代开始,在雅安一带开始制作后发酵茶。明代史书中已经提到制作乌茶:

(洪武四年)川人故以茶易毛布、毛缨诸物以偿茶课。自定课额,立仓收贮,专用以市马,民不敢私采,课额每亏,民多赔纳。四川布政司以为言,乃听民采摘,与番易货。又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48页)

明洪武四年即1371年。乌茶即黑茶,乌即黑的意思,黑色、褐色是所有后发酵茶的代表性颜色。这说明在14世纪,雅安一带已经发展出了代替紧茶自然发酵的人工渥堆技术,这里的记录也说明高原民族普遍需要黑茶。宋代是否出现了渥堆技术,现在还不敢肯定。至少紧茶的存在,为茶马古道的兴起提供了茶叶远征的条件,而茶叶的远征又为渥堆技术的出现做了准备。后发酵茶制作技术的兴起在茶马古道的形成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为紧茶大规模翻越横断山腹地提供了条件,这里存在一个关键的机理:高原民族所需要的不仅是茶,更是经过后发酵的黑茶。

背夫之路:从雅安到打箭炉

从雅安一带的产茶区到康定,是茶马古道川藏线垂直上升的重要路段,有“大路茶道”和“小路茶道”两条主要线路(贾大泉,1994.2)。考察队考察了这一带的古道、重镇和语言文化。明清时代兴起的望鱼古镇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原始遗迹,是雅安茶马古道活力的重要见证。从雅安到康定是整个茶马古道高度落差最大最集中的地段,其间要翻越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所在山脉邛崃山,再渡大渡河,再翻越川藏第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所在山脉大雪山。由于高差太大,古道行走极为艰难,马、骡、牦牛等很难完成驮运工作,只有靠人背,于是出现了大量背夫以及背夫之路和背夫文化,形成川藏线最有代表性的人帮行走现象。除了男背夫,还有女背夫、儿童背夫。这也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古道人帮现象。

有一条重要的古道从雅安往西南经过荥经、大相岭、汉源、飞越岭、石棉,渡大渡河到摩西古镇,再翻越大山到康定。荥经和汉源交界的大相岭古道上,多有拐杖印记(拐印、拐子窝),直径两指左右,深1~2厘米。摩西古镇是大路茶道上的重镇,这里能见到多种宗教的碰撞和藏彝汉等多民族融合的现象。这条古道和学者们提到的“大路茶道”基本一致。所谓“大路”应该是这条茶路利用了一段古代著名的零关道。零关道是至少在汉代就存在的重要古道,是从成都经过荥经、西昌通往云南、东南亚的主干道段落。考察队考察了见证荥经古道重镇的茶商姜家大院、沙器制造和何君阁道碑(摩崖石刻)。荥经沙器历史悠久,保留了独特的手工制作技术。阁道碑的年代为东汉,附近有很多承载古栈道木桩用的方形石孔,边长达50厘米左右,是我们见过的最大的栈道石孔,这些石孔证实了这里有重要的古道通过。从石棉也可沿大渡河北上到泸定,然后再通过皮筏或溜索渡大渡河,再去康定。

另有一条重要古道从雅安经过天全(古称碉门),翻越二郎山经过岚安、冷竹关、瓦斯沟去康定。这条线路和“小路茶道”基本一致。二郎山是这条古道上的第一道险关,1999年建成的亚洲最长隧道二郎山隧道,就是为了避开这道险关。这条古道沿途留下了很多遗迹,尤其是大量很深的拐印,成为这条古道活力的见证。特别是天全、岚安有很多古道遗迹。天全县保留了边茶管库、甘溪坡茶马古道遗址、紫石关茶马古道遗址。岚安当地的尔苏语、贵琼语老人说他们的父辈有不少人背雅安茶经过岚安去康定。岚安的贵琼语有很多汉语借词,尤其是西南官话借词,说明小路茶道曾经是相当活跃的古道。无论是大路茶道还是小路茶道,都要过大渡河。清康熙以前,过大渡河主要通过皮筏和溜索。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大渡河上修建铁桥,即泸定桥,给背夫过大渡河带来极大的方便。

大渡河沿岸有很多南北走向的古道,在茶马古道兴起以前,河谷地带的民族多通过这些南北走向的古道来往交流,民族语言的分布也沿着河谷南北延伸,藏语、彝语是河谷地带的主要通语。随着茶马古道兴起,这些南北走向的河谷古道和茶马古道连接,进入了更繁华的时期,藏语、彝语的通语地位逐渐被汉语西南官话取代。

从保留的遗迹看,背夫之路上的茶叶交易重镇由汉地不断往横断山腹地推进,从雅安、天全,最后到康定。

南宋重要关口已经西进到碉门(天全)。(南宋)《舆地纪胜》雅州条引范子长《皇朝郡县志》:

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曰灵关,曰碉门,曰始阳。而灵关去吐蕃路险而远,始阳则所可防者不过荥经之苦蒿坝一路,惟碉门最为要害,两山壁立,一水中贯,设禁门以限华夷。自灵关之外,则与威、茂州诸蕃接,自苦蒿平(坪)外,则与黎州五部落及诸羌接。夷汉相错,不可不严其守焉。(王象之:《舆地纪胜》第5册,卷一百四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979页)

明代汉源也成为重要关口:

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汉源)、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归德(贵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47~1948页)

清朝打箭炉(康定)开始成为重镇。清朝有几个官员根据自己的亲身行走經历对这条古道做了记录,为研究茶马古道早期线路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清)焦应旂《藏程纪略》:

三月初四日,进打箭炉,为蜀西极边,皆番地,乃藏路咽喉,土官明正司统属。其先叛服不常,康熙三十八年调兵剿平之,宣以恩威,彰以信义,莫不倾心向化,今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闹市焉。(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川藏南线:翻越格聂神山

从康定入藏有两条主线,即川藏南线和川藏北线。

川藏南线西出康定后取道新都桥、雅江,经过理塘、巴塘到芒康与滇藏线会合后,再去昌都与川藏北线会合。川藏南线人烟较多,比川藏北线更活跃。

理塘到巴塘有两条主要线路。一条和现在的318国道大体重合,要经过毛垭大草原,理塘到巴塘之间有干海子,海子中的巨石大如楼房,气势逼人。1990年秋夏木霁弘、陈保亚、李旭、徐永涛、王晓松和李林六人徒步茶马古道考察走的即是这条线路。(清)焦应旂《藏程纪略》对巴塘到理塘之间的情况略有描述:

余至此(指巴塘),人困马乏,歇息三日,然后起行,本叉木山高百里,越二日而始登,大所塘路通一线,值三春面未暖,诸物竞售,冷水湾附近波黎,四面皆川,干海子潜藏寇盗,惟兹数日之内,无非雪路行程,策驽前征,理塘告届。(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从理塘到巴塘还有一条主要古道要翻越格聂神山,这是较早的一条古道,经过波密乡、鹦哥嘴到巴塘。这条古道还没有被现代公路覆盖。为了考察和体验茶马古道的语言文化生态,考察队这次选择了翻越格聂神山。格聂神山最高海拔6204米,我们要翻越的垭口海拔5000米左右,当时正值风雪交加,难度较大,古道沿途还留下了很多遗迹,如鹦哥嘴石刻有清道光年间的《竺国通衢》、光绪年间的《孔道大通》和宣统年间的《易简师超》等代表作,附近还有乾隆时代修建的关帝庙,证实了这一带曾是汉藏文化频繁接触之地,直到清朝还很活跃,这里也是通往印度(竺国)的咽喉之一。由于这条古道的翻越难度很大,考察队员有多人产生严重的高原反应,考察队员陈保亚因为道路的大幅度颠簸和缺氧,出现剧烈肠绞痛,幸亏巴塘政府派出救护车才挽救了性命。考察队员夏如秋驾驶的指挥车也因为道路冻土塌陷被损坏,只得原路拖回成都。到巴塘后,由于线路的艰险和高原反应,17位考察队员最后还剩下12位。

川藏北线:翻越雀儿山

川藏线西出打箭炉后往西北走,经过道孚、炉霍、甘孜、德格到昌都与川藏南线会合,形成川藏北线,也有马帮把川藏北线称为北路茶道。以雕版印刷技术著称于世的德格印经院是川藏北线活力最重要见证。根据我们的调查,川藏北线人烟稀少,但水草条件好,牧业很发达。光绪末年张其勤《炉藏道里最新考》描述过这条道路:

闻由炉赴藏,又有北道,亦曰商道,出关北行,由霍耳、竹窝、甘孜、瞻对、德格、热丫前进,经类鸟齐及纳克书、三十九族等处,即可直达前藏,沿路俱系草地,无高山峻岭,既平且稍近,偶有山,亦平衍易行。唯居民少有,行数程而无人烟者,必须自携帐棚饮食各物,盖地非孔道,驿递不通,故荒僻如此也。藏中有数喇嘛曾由此道赴炉,询之所言皆同。(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390页)

川藏北线也可直接从灌县(都江堰)出发向西翻越邛崃山的巴郎山,经过小金、丹巴、道孚、炉霍、甘孜、德格到昌都,或从灌县出发,经过汶川、理县,翻越邛崃山北段到马尔康,再经炉霍、甘孜、德格到昌都。

德格是川藏北线的重镇,来德格印经院朝拜的藏民络绎不绝。德格的马尼干戈古镇可西去西藏昌都,也可西北去青海玉树。考察队从巴塘出发,沿金沙江北上到德格,然后再翻越雀儿山考察川藏北线。过雀儿山要翻越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这是川藏北线上的最高垭口,也是最难翻越的垭口,除了严重缺氧,一路山体滑坡,巨石坠落。车队只能在巨石窄缝中缓慢行进,一度被落下的巨石拦住了去路,只能全体下车,由开车技术高超的小水(陈清贵)冒着生命危险,贴着悬崖把车一辆辆开过险境。

炉霍是川藏北线的另一个重镇,汉语和藏语等民族语言接触频繁,汉藏通婚也很普遍,有很多汉族是早期移民或商人的后裔。雅砻江的重要支流鲜水河从炉霍经过,鲜水河沿岸形成一条重要的古道,往北可去色达,往南可去道孚、雅江县。

川藏线的重要性:从横断山走廊到茶马古道

由于横断山及其山间大江沿南北走向形成的东西阻隔,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以前,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联系相对较少,人类在横断山的活动主要沿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峡谷南北走向展开,形成著名的横断山走廊(费孝通称为藏彝走廊,有人称藏羌彝走廊),沿大江峡谷分布的石棺墓、大石墓是横断山走廊的重要证据。藏、彝、羌、嘉戎、贵琼、尔苏等族群及其支系主要沿横断山走廊移动和接触。同一河谷地带民居、土司官寨、寺院在建筑风格上的联系,也是横断山走廊中族群和文化南北方向接触的重要证据。大渡河峡谷流域中的色达、马尔康、金川、丹巴、泸定、石棉、汉源,雅砻江峡谷流域中的甘孜、炉霍、道孚、新龙、雅江、木里、西昌、盐边,金沙江峡谷流域中的德格、白玉、巴塘、德荣、中甸、丽江,澜沧江峡谷流域中的昌都、芒康、德钦,怒江峡谷流域中的邦达、左贡、贡山、泸水,既是横断山走廊上连接古道的重镇,也是横断山走廊活力的见证。尤其是大渡河峡谷流域在金川、丹巴一带现存的雍仲拉顶广法寺、马奈乡锅庄、巴底邛山土司官寨等,更是横断山走廊南北向长期历史文化不间断接触的证据。

宋代青藏高原民族已经形成恃茶性,尤其对雅安一带名山茶有依赖。明代在雅安茶系基础上通过渥堆发酵形成的黑茶,为高原民族更有效地适应横断山腹地高原反应提供了条件,聚落得以兴旺。高山峡谷尽管艰险,但峡谷气候温和可发展农业,高原草场可发展牧场,所以一旦古道畅通,有了茶叶,就会人丁兴旺,这样就会反过来推进古道的发展,使茶马古道大规模翻越横断山腹地有了条件。马帮运茶和聚落互动,川藏线开始活跃起来,横断山得以被征服。

川藏茶马古道的兴起和繁荣,突破了横断山走廊南北走向的局限,使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得以沿东西方向长期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了以西南官话为通语纽带的西南文化板块。巴蜀发达的农耕文化和青藏高原牧业文化得以交流互补。川藏线继续向东可连接长江流域,继续向西可连接西藏阿里并伸向中亚、欧洲。由于恃茶性的存在,欧亚大陆上不间断的生命纽带得以形成。藏彝走廊从此加入了一个更大的古道网络。川藏茶马古道也通过横断山走廊向北连接北方丝绸之路,向南连接滇藏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始向茶马古道转型,更大网络的茶马古道开始在欧亚大陆上出现。

参考文献

陈保亚、张刚,2016.7,《从横断山走廊到若尔盖草原:连接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词与物的传播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张刚、余德江,2017.9,《茶马古道川甘线:宋代川茶入藏主干道——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书谦,2017.7,《雅安藏茶的前世今生》,《中国茶叶》

费孝通,1989.4,《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

贾大泉,1994.2,《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

吴觉农,2005,《茶经述评》,中国农业出版社

考察队队员简况(按拼音排序)

陈保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

陈农:深圳航宇公司董事长

陈清贵:四川全鑫巨影物流公司车队队长

何方: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李贵平:华西都市报资深记者

李森林:四川省优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视频拍摄及编辑

魯方昕:北京大学博士生

罗家宽:画家、书法家,中国华夏画院院长

欧德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甲骨文学者、书法家,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翰鸿画院副院长

邱健:北京大学博士后

王建全:四川城管在线主编

王瑛:藏羌彝文化研究会会长

夏如秋:四川日报社资深主任记者

杨锦: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

张刚:《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社长,总编

张红:《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副社长

张艺薫:四川省优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支撑课题

2011:POSCO TJ Park基金:茶马古道上的语言文化调查研究

20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

2019:教育部重大课题:语言变异与接触研究(项目编号:19JJD740001)

2019:北京大学专项课题:语言接触与族群演化

猜你喜欢
川藏线茶马雅安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茶马古道
诃护诗心 诃护精神
徒搭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雅安藏茶 醇和悠长
大众休闲视角下川藏线骑行的动因分析
明代茶马互市研究
雅安砥砺前行金融助力灾后重建
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