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嘉
摘 要:教材教辅图书是学生学习的必备图书,在整个图书市场中占据很大份额,教材教辅图书所产生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有了利益可图,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盗版、盗印等违法经营活动,并且各种盗版图书会大量出现在校园之中,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教材教辅图书不仅让学生无法使用正版教材,而且对正版教材的出版社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的现状、症结以及治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症状;治理对策
盗版教材教辅图书背后的利益链非常庞大,造成这种现状不仅仅是非法出版商一方的责任,许多非法书商与学校某些人员达成了某种共同意识。盗版教材教辅图书进入市场或学校,学校某些人能够拿到一定的分成。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有关部门无法完全遏制盗版教材教辅图书的出现。
一、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现状
(一)非法盗版、盗印、销售
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泛滥,是各方“黑手”共同推动的结果,例如学校、教育部门、出版社、印刷厂等等[1]。甚至许多盗版图书已经形成了较为规模的流程,从编排到印刷到销售,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利益链。为了保证自身获得最大的利益,一些印刷厂和出版部门非法盗版、盗印、销售。这是一种破坏法律,无视版权来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功利主义。
(二)非法加印
在当前的非法教材教辅图书中最常见的现象是非法加印。也就是某些出版社、印刷企业违反相关规定擅自增加教辅图书印刷数量。这种情况并没有涉及盗版问题,从表面上看没有造成很大损失,但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出版社和国家,出版社利益被分割,國家税收也造成了很大损失。教辅图书非法加印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辅图书出版部门进行非法加印活动。这里的出版部门并不是指教辅图书出版社,而是承包出版社图书印刷工作的企业或部门。这些企业或部门拥有的权力非常大,他们可以参与到教材教辅图书从选题到印刷的所有环节,如果想要在印刷数量上动手脚,完全可以做到。为了提高自己的获利情况,扰乱了国家图书正常的出版秩序。
(2)负责印刷的企业受到利益驱动,擅自增加印刷数量。印刷企业受到出版社印刷图书的委托后,除了印刷出版社需要的图书数量,印刷企业可以多印一部分,正常来说这一部分的数量不会太多,但实际情况是印刷企业印刷的数量甚至多于版社的要求数量。印刷企业多印刷教辅图书,除了承担纸张成本,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成本,这也是非法加印活动如此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印刷企业都有关系良好的个体书商,如此一来非法加印的教辅图书,经过个体书商的手流入市场[2]。从这种渠道流入市场的教辅图书,价格比正版图书低很多。
(3)教材教辅图书发行部门擅自进行加印活动。发行部门主要负责教材教辅图书的推广和销售,随着销售数量的增加,发行部门能够自主决定印刷数量。如此一来,出版社无法完全掌控发行数量。
二、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症结
(一)出版社管理不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各种五花八门的教材教辅图书也出现在市场中。出版社单方无法完成教材教辅图书从编辑到印刷的所有过程,必须与其他单位进行合作。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出版社无法完全掌控整个流程,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图书印刷数量和实际数量完全不同,让部分人员可以从其中牟取暴利。
(二)校园成为盗版教材教辅的扎根地
各种盗版教材教辅图书大量出现在校园中。这种行为背后有部分老师的推动,有些非法出版商承诺,让盗版图书进入校园后,获得的利益会分成给部分教师,如此一来,为盗版图书进入校园打开了大门。
(三)市场监管不严
相关部门对市场图书与非法加印现象,没有做到严格管理。出现漏洞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管人员少,设备、信息落后等。无法对违法分子产生真正的威慑力,也就无法遏制违法现象。
(四)宣传不到位
要想真正遏制这种违法现象,抓到源头是最有效的办法。学生和教师正是盗版图书的主要销售对象。当前社会中对于盗版图书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许多学生依旧贪图便宜购买盗版图书。他们并不知道会产生怎样严重的危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非法教材教辅图书流通学校的势头。
(五)管理决策者自身道德水平不够高
这些决策者以盈利为最大的首要目标。他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触碰道德底线,做一些这样的事来达成自己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些决策者们面对这样一个选择,可以获得更多利益但必须打破道德底线破坏图书出版环境的途径与守住底线维护版权之间,决策者们往往会站在利己主义上,满足自己对金钱的欲望。
三、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治理对策
(一)增加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的法律后果
提高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的法律后果,可以有效减少盗版图书在市场中的流通。之所以盗版图书如此猖獗,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严重的法律后果进行约束。一旦发现教材教辅图书非法经营人员,立即将其移交纪检或司法部门,加大对这种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加大宣传力度
出版社或其他相关部门可以提高宣传力度。让所有人员,尤其是学生和教师,了解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的严重后果,拒绝购买盗版图书,将非法教材拒之校园之外。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举报奖励制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为非法教材监管工作提供相关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社会中,监管部门制定举报奖励制度,提高知情人员的举报积极性,有效制止违法行为[3]。
(四)学校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严格打击非法教材教辅泛滥问题
学校内的非法教材教辅流通数量非常多,学校领导可以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避免学校教师因为利益,为非法教材开后门,加大惩处力度,严厉打击学校集体或个人共同参与的非法教材教辅经营活动,为学生和出版社利益提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完全制止教材教辅非法出版经营活动,需要政府部门、出版社与学校共同合作。提高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加大对教材教辅非法出版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兰千卉.销售盗版图书行为的认定现状及原因分析——兼议司法解释的边界和效力[J].职工法律天地,2019,(12):41-42.
[2]吴巧玉.浅析我国图书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8,(19):81-82.
[3]李晶晶,汪薇.我国网络市场盗版图书的种群结构、生态演替及治理路径[J].出版参考,2019,(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