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关系到政党的性质、国家的方向,关系到民族的命脉、人心的凝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不仅在于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更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指引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可以说,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为指导,是历史的结论,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没有專门提出“文化建设”概念并加以充分论述。但不可忽视的是,马克思多次深入论述了精神生产的产生、发展及其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建设思想,为科学认识和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石。关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剖析发现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精神文明,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也曾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乃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必然产物。当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剩余物质产品,文化生产者自然从物质生产者中分化出来,开展精神生产。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能动作用。文化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产生,又对这一定的经济政治产生反作用力,“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的进步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列宁正式提出文化建设理论,认为“不大力发展文化建设,要想把俄国建设成为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不可能的,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并逐步进入改革开放深化期和经济升级期的同时,中国也必然迎来重要的文化繁荣期和文化大发展时代。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升华和根本动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坚持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均衡发展,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二者的相互作用力。
那么,应如何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结论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呢?
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是由马克思主义孕育催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锤炼出来的政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郑重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正是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才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科学地认识时代、认识世界、认识中国,从而成为最先进的政治力量,在近代以后于中国政治舞台上脱颖而出。一百年来,也正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前进、与人民共命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风华正茂。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目标和方向、政策和主张,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最鲜明的身份标识。历史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和召唤,党的团结统一首先在于指导思想上的团结和统一,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基础在于思想理论上的先进和纯洁。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中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建立一个国家政权不容易,坚持住这条道路、巩固好这个政权更不容易。历史经验表明,国家动荡、政权更迭往往始于思想领域的混乱、指导思想的动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就是前车之鉴。这警示我们,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高度自觉、始终不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道路不偏向、江山不变色,保证国本永固、事业长青。
从现实情况来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前和今后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奋进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与共同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团结一致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就能万众一心、成就共同的目标和事业,反之就会一盘散沙、各行其是、一事无成。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凸显。同时,当今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要求更加迫切。
此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对于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十分必要。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只有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生机,否则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长期的实践也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得好、把握得牢,就能形成文化繁荣兴盛的生动局面,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坚持得不好,发生动摇和偏差,就必然造成思想文化上的混乱,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损害。现在,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文化生态更加复杂,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同时存在,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影响,民族的和外来的相互碰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多样化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是当前正在推进的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国家治理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归根到底,就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和独特优势,就是善于运用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指引方向、凝聚力量,把思想理论文化建设作为贯穿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一条红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黨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提升信仰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夯实理论基础。
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因而,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当然,坚持和对待科学的理论,还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还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思想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正反经验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坚守初心、坚定信仰,更加自觉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一以贯之地保持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不断焕发新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始终成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就是要保持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我们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蓬勃发展;就是要坚定主心骨、把准定盘星,牢牢坚持实现共同目标的方向,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拉紧共同的精神纽带,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更好汇集起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磅礴伟力;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