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今世界哪个政党最重视思想文化建设,那就非中国共产党莫属了。从革命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始终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十分注重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不同阶层的奋斗力量,以思想文化的新觉醒、文化建设的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永不停歇地向前发展。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妄图对中国加以殖民文化的统治,借以动摇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但是,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人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还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革命文化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制定了自己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形成,不仅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文化殖民的企图,而且唤醒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觉醒,引领、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了最终胜利。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百废待兴,文化建设也走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1949年全国新政协会议上,毛泽东庄严地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新中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迎来了新高潮。具体体现在:(1)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如何让占全国人口90% 以上的工农大众在文化上翻身、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摆在了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前。为此,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工农教育,开展识字扫盲运动和业余教育;建设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剧场以及广播、电影设施,活跃基层群众文化。同时,出版大量经典著作和有重要影响的优秀图书。一些有相当影响、意义重大的辞书类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陆续出版。(2)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翻译和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如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于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分别由政府接办或“委托中国私人团体自办”,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文化的影响,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消除了部分群众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思想,增强了民族自信心。(3)提倡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公民道德,表彰劳动模范,讴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教育方针上,培养人民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批焦裕禄、王进喜、雷锋式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进模范人物,形成了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焕然一新。
新中国头二十余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经历了曲折,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值得深思的历史教训。总的来看,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及发展方向等根本性问题,奠定了整个社会主义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石,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总结了国际国内历史经验,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示出繁荣景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的各条战线开始了拨乱反正,文化战线也不例外。文化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挣脱“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文化领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迅速得到改变。1979年10月,党中央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文代会。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祝词,提出了新时期文学艺术的任务,重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创造性地阐发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提出了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指出了“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旗帜鲜明地明确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杰作,文化园地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随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引发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经营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文化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也推动了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时俱进地丰富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把建设先进文化上升至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高度来认识。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而全面提升了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管文化事业的模式,发挥市场在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发展文化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共识。在实践中,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分野日渐清晰;在观念上,“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逐渐形成。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發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进入新世纪后,为解答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中,党中央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明确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刻反映了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文化发展与市场关系的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发出“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代号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由于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相应地也将长时段的各种矛盾压缩在短时间里集中显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为继续打好改革攻坚战,需要增进改革发展的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复杂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铸造中国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对文化安全和文化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和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敢于亮剑,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快文化领域立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唱响网上主旋律,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在人民群众中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不断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3)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对农村尤其是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助,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抓手,重塑现代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解决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中的价值导向问题,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倡文化文艺工作者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4)注重讲好中国故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针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不同文化和文明间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借助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文明古国的优势,梳理中国与其他国家间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建构“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立足中国实际,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表述。
这一系列战略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更趋繁荣,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增长势头强劲,文化产业规模化格局已经形成,优质文化服务、优秀文化产品、更多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建设呈现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纵观党的历史,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確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