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芸
【摘要¨、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眼界在拓展,思维形式在改变,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等层面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心灵之桥”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链接的纽带,她用沟通建立、用无私包容、用友谊建造、用理解搭建、用真心构筑。本文结合校本课程桥文化,用“有形桥”为学生搭建心灵的“无形桥”,从而让学生树正气、有真情、做真人。
【关键词】“心灵之桥” 搭建策略 桥文化
“心灵之桥”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沟通建立、用理解搭建、用无私包容、用友谊建造、用真心构筑的人与人之间链接的纽带。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眼界在拓展,思维形式在改变,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等层面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如何为学生搭建“心灵之桥”呢?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桥文化”特色心理校本课程知识传授
我们每周开设一节10分钟的心理晨会课,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结合各个年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的特征,确定不同年段的实际教育内涵,实现层层递进。
小学阶段低年级主要涵盖内容:帮助学生明确班集体、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和基本原则;让学生开始体会到汲取知识的意义,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开始学会自我调控;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班级和学习生活,建立时间、纪律、规则等相关的意识系统。
小学阶段中年级主要涵盖内容:促进学生了解自己,建立自信的心态,努力学习;建立良好的集体观念,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提高自主能力、沟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积极的人格;帮助学生在学习环节中获得克服困难的快乐,学会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内心情感,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协调能力;加强时间监管认识,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高年级主要涵盖内容: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培育自身的兴趣,从而更加了解自己,建立正确积极的心态,合理地看待成绩,体会成功的乐趣;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正确对待消极的情绪,不断提高情感的体验和情绪的表达能力;主动推进学生的亲近社会的行为,不断了解自己和社会、国家、世界的联系;重点提高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之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开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手段,在对学生教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1.教学设计的制定侧重学科渗透
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是教学目标的设计。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科为前提,以知识的教授为目标,但是现如今还应该将情感体验和行为活动作为教学目标,最核心的是要推进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发展。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发掘教学资源中涵盖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依据学科实际内容找到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节点,展开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开导。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满足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方法要选择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够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只有教师采用了合理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2.教学活动的开展注重心理辅导
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空间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好与差的表现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行为和个性的形成,在学生的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促使良好的课堂氛围的生成。长此以往,就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活动高效地发挥作用。
3.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强调人性化
评估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无疑就是考试和考查。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严重地妨碍了他们健康成长。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的无非是题海战术、频繁考试以及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为学生减负。学生评价不再仅仅基于他们的学业成绩,而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要用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收获。
三、围绕“心灵之桥”的搭建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1.家校共建——搭建沟通桥
创建家长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家长了解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身心特点,纠正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方法。通过家校沟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2.爱心捐款——搭建爱心桥
开展爱心捐款,在活动中唤醒学生的爱心,激发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积极关注身边贫困同学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其实还有很多人都是需要我们去帮助的,学会为爱付出,播撒爱心,收获爱心,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学校、教师和同学的温暖和关愛。
3.拉手合作——搭建友谊桥
当下,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这无疑强化了其在家庭中的“核心”意识,形成了其“惟我独尊”的心态,学生的合作意识淡薄了,交际能力下降了。同时,独生子女由于孤独而衍生出的不合群、不合作,甚至自恋等缺点,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课堂和团队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活动中相互帮助的快乐。
4.亲情互动——搭建幸福桥
目前有关小学生的亲情教育通常是被忽略的,重视小学生亲情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强小学生的亲情教育,增强小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提高他们关心他人的能力,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探索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亲情教育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学会感恩。
5.礼规学习——搭建文明桥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儿童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实施礼仪教育的最好阶段。礼规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增强学生的仪式感,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桥文化的儿童心灵之桥的搭建策略”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规范、礼仪、口才、心理教育,体现桥的真诚、踏实,让有形桥充当无形桥,让学生了解、认识和建立爱心桥、幸福桥、友情桥、交流桥等“心灵之桥”。笔者认为,如果让这个过程存在并发生、充实并延伸,我们的学生定能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