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0-06-03 03:11焦凤智
财会学习 2020年15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焦凤智

摘要: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现有的会计制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改革的进程和需求,故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应运而生,其既是对原有会计制度的一次深入改革,亦是基于当下对政府会计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和指向。本文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然后从多个方面阐释了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应对之策,望筆者在本文中的研究能够为身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启示。

关键词:会计制度;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2017年10月24日,财务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较之过往的政府财会制度,全新颁布的会计制度更加符合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也能够满足广大政府部门发展的真实诉求。其不仅可以优化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效果,还能助力打造政府内部统一的核算体系,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深深影响和带动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将以往存在的诸多财务管理问题得以解决。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府会计制度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过程、数目、性质和用途进行准确且完整的记录,是对政府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最为全面且客观的反映。[1]而2017年10月24日,由财务部印发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是在继承我国政府部门多年会计改革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其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内在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规定,其具体内容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进一步统一了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使其能够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管理和运行;

其次,对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界定;

再次,完善了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及报表结构;

第四,细化资产项目,增设“资金结存”科目,彻底取消基建会计;

最后,创建“平行记账”的核算方式,准确反映债权价值的同时,更详细核算跨期分摊费用。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影响

本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并不是随性而起,而是在长期总结经验和对比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真实诉求的基础上生成的,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企业化”特征,细节来说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实现对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统一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后,多数事业单位都实现了对自身核算内容、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等的统一管理。[2]与此同时,制度改革之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的科目以及报表方面将不再进行区分,而是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管理意味着统一标准输出,意味着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不会因为制度的差异化而产生不同的标准、导致管理差异化的出现。

(二)生成完善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投身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管理人员数量越来越多,无形中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变得更加复杂,而事业单位由来已久的重资金管理、轻管理控制的现状,更一度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冗杂而又缺乏管理。[3]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面临着更为严苛和更高标准的要求,身处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必须同时兼具资金管理和内控管理的双重职能,确保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生成和落地。

(三)提升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合理性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前,很多事业单位所实施的会计制度都是按照“不计提折旧摊销”的方式,这就导致财务工作者在从事具体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办法确立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及资产运行维护费用对比关系。

改革之后,事业单位惯用的“计提折旧摊销”模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定,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计提折旧摊销”更为精准地了解单位自身的资产配置及资产运行维护费用,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管理效果。

(四)强化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能力

会计制度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得以更为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从而让相关工作人员更为清晰地感知单位的资金消耗情况,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与评估。[4]

另一方面,在这样一种趋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当中开始引入绩效、成本等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合了收入、费用等基本要素信息,能够更为全面和深入地就单位自身的绩效情况展开评价,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优化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促使其不得不审视过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实现优化。

(一)积极推进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这次改革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其从过往的、单一的核算模式转变为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同时为基础的核算模式,让会计要素当中的核算方式、计量都产生了变化,所有会计科目当中的余额费用都需要重新被审视、重新被确认。[5]

基于此,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顺利衔接,单位内部要通过定期的财务培训和会议,来强化新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及细节落实情况,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二)提升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从这样三个角度来予以实现:

首先,由事业单位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由高素质财务人员构成的管理团队,并定期组织其展开培训,以先进的会计制度、政策导向为内容,不断优化管理人员的知识构成;

其次,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借以提升其具体的会计工作水平;

最后,从薪资待遇和福利措施方面,满足会计工作人员的内心诉求,以便能够吸引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走进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站好会计工作的每一班“岗”。

(三)简化会计核算实务操作流程

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落实的今天,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范畴、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事业单位基层财务人员所面臨的工作难度和压力都在持续性增加。鉴于此,事业单位有必要通过简化会计核算实务流程的方式,如简化科目设置、统一计量标准、优化核算口径等,来降低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工作难度和所承载的工作压力。

(四)推进高效财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落地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被完全纳入到部门预算管理的收支体系当中,进行平行记账管理。这样不仅有助于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者更加清晰地分析单位的净资产变动和盈余情况,进而让财务报表更加适应改革后的财务管理计划,同时更能切实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政府为推进会计制度改革之前,事业单位会计领域实施的一直是以实现收支为基础的标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此的标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事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无法跟随快速发展的事业单位的诉求。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正式落地和实施之后,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化”便是这种变化最为直接的表现。这种“企业化”促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方面面对更多的挑战,必须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所以为了让全新的会计制度尽快在事业单位中发挥作用,尽快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成效,就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培训和学习,促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制度及内容。

参考文献:

[1]左家琪.有效探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9 (15):175.

[2]薛瑞涵.关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 (16):99-100.

[3]杨揽月,叶健.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 (11):190-191.

[4]徐红.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服务能力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 (19):137-138.

[5]马东润,王慧,陈艳.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J].今日财富,2019 (07):131.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