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扶摇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分手了。她和男朋友谈了大半年,原本特别甜蜜,但最近越来越心累。她和男朋友沟通过几次,比如回复用信息应该用“好的”代替“哦”,有重要的事情要失约就提前说,两个人都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待在一起。每次男朋友的回应都是会改,但很快又回到原点。为此,他们吵了很多次。他觉得谈恋爱没有想象中美好,时刻要顾着另一个人的感受很难。她也累,不怀疑他是真的喜欢自己,只是常常想如果他能多点换位思考,就不会一次次地让人这么失望。明明很喜欢对方,也在想办法沟通和磨合,可真的没法再忍受对彼此的失望,于是分手了。
其实,如果努力够了还是分开,那可能是因为双方对这段关系的期待差得太多。亲密关系刚开始时,总是容易出现“晕轮效应”。你会把他的一些优点当成他的全部,觉得他是一个完美的、没有瑕疵的、可以满足你全部需要的人。当他一旦不能满足,争吵就开始了。
可他作为伴侣,又不是你爸妈,没有义务去满足你更多的期望。比如多回消息、给你送礼物、猜中你在生闷气……这些都只是加分项,不是必然项。像我的那位朋友,她期待的是一个能给他安全感的男朋友,可男朋友期待的却是一个懂事的、独立的、能为他分担的女朋友。他们更想从对方身上得到满足,实现自己的强烈需要,却同时忽视了对方的想法。
很多人都对关系有着美好的期待。有一个人能无条件爱自己,像接受自己的优点一样,包容自己的所有坏脾气。但这太难了,也对对方太不公平。纪录片《幸福定格》拍过一对夫妇的故事,丈夫要照顾父母,压力很大,又面临工作上的竞争,所以一直很焦虑。有次夫妻吵架,丈夫情急之下抓起一把椅子,当着妻子的面摔得稀巴烂。妻子被吓得愣住了。但她意识到,失控发怒的丈夫只是在寻找一种方式释放压力,在呼唤有谁能救他离开这个压力的泥潭。于是,她没有逃走,也没有就此继续争吵下去,而是等待丈夫冷静,温柔地安慰着他。
我们可能无数次渴望过,自己的伴侣也能这么体贴入微。但是,这太理想化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把本应该自己处理、消化的东西,都推给了伴侣。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一段关系,结果往往是失望和愤怒。
很多人会选择一种不太恰当的方法去处理自己的期待——压抑。我降低我的期望,我不期待你对我好,我再也不需要你了。说是这么说,可是内心还是渴望他能從自己的肢体语言、态度上发现点什么。结果他什么都没做,你会觉得加倍愤怒和失望,因为你的期待只是被理智压下去而已。亲密,就是这么一点点消失的。
重要的是在失望时除了焦虑愤怒以外,能否以此为契机,合理处理自己在关系里的需求,并且有效沟通,达成共识。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成为自己的支撑,别等着伴侣施舍。
伴侣不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期待而存在的,即使谈了恋爱,人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生活。感到孤单就去交朋友,感到无聊就去找点兴趣爱好,你的喜怒哀乐不应该全部维系在一个人身上。谈恋爱之前怎么生活,怎么面对人生挫折,下班无聊怎么打发时间,恋爱后也一样,只是多了一个人替你分担,但不能代替你负责。克里斯多福·孟在他的《亲密关系》里写:“你要认清自己是一个有能力追求幸福的人,你不需要从你的配偶那边获得一些关注,获得一些特殊的照顾。”
(资源支持:微信公众号“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