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军力快速增长,五角大楼的应对之策依然是砸钱研制新武器。然而多家外媒1日爆料称,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武器装备,近来却相继遭遇发展瓶颈,迫使美军进行方略调整或项目完善。
超级航母遭遇挑战
作为美军对外武力威慑的象征,“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超级航母的地位此前从未动摇。不过这种情况正面临挑战。美国《防务新闻》1日称,美国海军内部越来越多的质疑认为,“福特”级航母集中成千上万的美军官兵和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设备,一旦在冲突中被中俄等对手击沉,或者发生像“罗斯福”号航母遭遇新冠病毒传染的特殊情况,美军面临“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的巨大损失。
哈德逊研究所美国海权中心主任赛斯·克罗普西认为,“罗斯福”号遭遇新冠疫情袭击的结果,可能意味着轻型航母时代的到来。在中国“东风-21”等反舰导弹的威胁下,从分散风险的角度考虑,美军必须将轻型航母作为发展选项之一。
美国海军还规划借助F-35B“闪电2”垂直起降战斗机,把两栖攻击舰改造成“闪电”航母。美国海军已和BAE系统公司签订合同,对“拳师”号两栖攻击舰进行升级改造,使它能搭载多达15架F-35B战机。但美国防长埃斯帕在推出2021年财政年度预算时公开表示,未来美军航母的数量、体量都要研究讨论,到底是发展超级航母、“闪电”航母还是轻型航母都没有最终确定,但这必将影响到美军未来的舰队设计。
无人艇可靠性存疑
《防务新闻》的另一篇报道称,面对中国海军“下饺子”式的高速发展,美军试图发展无人舰艇予以对抗。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先后开发“海上狩猎者”水面无人艇、“海上列车”分布式中型无人船等项目,美海军还同波音公司签订“虎鲸”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的建造合同。美国海军分析人士埃里克·韦瑟姆认为,无人舰队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进入危险水域,执行反潜战、扫雷战和情报侦察等高风险性任务,扭转美国海军遭遇中国海军“人力优势”的不利局面。
然而,无人舰队的想法还面临许多技术门槛。美海军无人驾驶海上系统项目负责人皮特·斯莫尔公开质疑称,无人舰艇的海外远程部署、通信和可靠性,都不能同有人舰队相提并论。数量众多的小型无人艇确实具有分布式优势,但它们若想穿越大洋部署,势必需要开发体量更大的无人船,带来新的技术升级难度和边际成本增加。而且人类检测设备的细微能力,是无人船自我检测修复技术难以复制的。这些难题的悬而未决,意味着无人舰队“遥遥无期”。
变形导弹缺少支撑
英国“飞行国际”网站1日则透露,中国装备的“霹雳-15”空对空导弹射程达200公里,已超过美空军现役AIM-120导弹,五角大楼对此深感忧虑。美国空军5月要求航天航空制造商于6月18日前,提供对未来远程空对空导弹的实验性思路。
美国空军高级官员伊维特·韦伯表示,要在远程导弹领域超过中国,就必须改变延续几十年的柱状导弹外形,采用革命性的升力体甚至变形导弹设计。韦伯举例称,“使用升力体设计的空对空导弹,可以通过优化飞行轮廓、利用弹体形状来增加导弹射程。”但美国空军缺乏相关的试飞项目,只能将40多年前的空气动力学经验勉强用到新型导弹的研发。
轻型登陆舰先天不足
美国福布斯网站1日称,美国海军陆战队提出“轻型两栖舰”概念,意图用它与中国展开岛屿争夺战。按照规划,美海军陆战队将建造28-30艘轻型登陆舰,这些吨位相当于“伯克”级驱逐舰一半的登陆舰可把75名士兵及导弹车投送到无人岛礁上,“使解放军接近之前三思而后行”。它在理论上将改变美军“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体积庞大、造价高昂、易遭攻击的不利局面,但轻型登陆舰功能单一,难以胜任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这种先天不足让它很难通过国会审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2日告诉《环球时报》,美军针对中国的这些新武器项目之所以频繁遭遇障碍或挑战,一定程度上是美军贪大求全所致,同时与部分军火商不讲科学有很大关系。在一些美军武器装备的立项上,军火商大搞概念包装和公关营销,美国监管部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没有考虑变量就匆匆上马,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搞出了许多“钱坑”和“雷区”。武器装备的立项和论证是一门科学,美军“没有敌人就制造敌人”“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魏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