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梦瑶,王有国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大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中心。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校园的环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满足师生基本的学习、生活需求,而且应具有陶冶情操、提升师生生活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植物景观是校园景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可以展现出特定的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进而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2]。因此,进行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北地区的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高等教育院校在其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由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风沙多、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在校园植物景观的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关于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多集中在华北、东北等地区,针对西北地区高校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以笔者参与设计的培黎国际学院植物景观设计为例,重点探讨具有西北地域特色、能体现校园文化且满足师生行为和心理需求的校园景观设计模式,希望可以为西北地区校园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借鉴。
培黎国际学院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张掖市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在丝绸之路重镇上。山丹县三面环山,海拔 1 550~4 441 m,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干燥、降水稀少,夏季气候温凉、雨量集中[4]。
项目地位于山丹新城北部,南临医院,东依艾黎大道,东北临近艾黎纪念馆,西、北临农田,与312国道相距较近,东侧现有大量杨树。场地东北高,西南低。东西长约 11 18.36 m,南北宽约554.92 m,占地面积为0.621 km2。项目总面积为 329 321.67 m2,其中建筑面积为 71 712.35 m2,景观规划面积,即本项目的红线面积为 160 923.88 m2。项目用地内原始地形较为平整,无明显高差。
植物景观设计,即植物造景,指按照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美学特性,结合造园所需的其他材料,在不同的现状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建设出以植物为主体,兼具美学和生态价值的景观综合体。
培黎国际学院植物景观设计的构思是以校园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为基础,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考虑山丹县特殊的气候和植被条件,用绿地、水体构成景观的生态基底,使之与周围建筑相结合,形成生态、丰富多变、能体现西北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6]。其中,中式庭园、新西兰自然风光园是校园东、西两大特色的绿地空间,同时也是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核心。桃园、李园的设计则与周围的建筑相结合,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景观空间。以上4园结合中心广场、生活区绿地,一起构成校园的户外交流空间系统,为校园增添生机与活力。在校园内众多的绿地空间中,主要选择能在山丹县生长良好的特色植物用于造景,并将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与校园的建筑等其他设施相结合,共同打造出生态良好、地域特色鲜明的优美校园景观。
培黎国际学院具有典型的混合式校园空间序列,这是由校园各区不同的功能决定的。在营造植物景观空间时,应充分考虑各区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人流因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出发,创造出类型多样、特色突出的校园植物景观空间[6]。校园的主干道与行道树结合,形成具有一定延展性的线性空间;中式庭园、新西兰自然风光园形成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面状空间;桃园、李园利用植物的围合,形成具有一定界定性的半开敞空间;教学区、生活区则形成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点状封闭空间。因西北地区具有高寒、干旱、植被种类较少、土壤较贫瘠等较恶劣的自然条件,在选择造景植物时,应首先考虑其是否能适应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并能健壮地生长。其次,要从植株的大小、形态、色彩等方面入手,根据校园各功能区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景观植物,同时要处理好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7]。充分利用对比、比拟、借景、联想等意境创作的手法,营造出或动、或静、或动静结合的校园景观[8]。
2.2.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重视乡土植物的使用
在进行校园植物造景时,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考虑山丹县特殊的气候、土壤等状况,以建设西北地区生态校园为目标,科学合理地对树种进行规划,明确校园绿化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和特色树种[7]。由于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用于培黎国际学院校园景观营造的植物,除了要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以外,还应具备优良的抗旱、耐寒和保水保土能力。因此,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山丹县生长良好且能凸显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就成为了用于景观营造的植物首选。造景时,要注意对于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搭配运用,这样可以使其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增强校园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
2.2.2合理搭配树种比例,重视植物季相效果
在营造植物景观时,要重视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搭配使用,兼顾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协调发展,配合花灌木和色叶树种的栽种,加上对植物适度的修剪造型,丰富校园植物景观在季相上的变化和景观上的层次,展现不同地块所独有的特色,配置出四季各异的校园植物景观[7]。在山丹县等西北干旱寒冷地区,因气候环境的恶劣和植被资源的匮乏,很难做到四季开花,需利用植物枝干、叶片、果实的色彩,通过互相合理搭配来创造出四季可赏的丰富的植物景观。
2.2.3生态效益优先、乔灌花草藤并举
校园植物造景要以生态效益优先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造景所选用的植物除了要能适应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的恶劣环境之外,最好还能具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降低噪音、阻滞灰尘、杀灭细菌、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小气候等生态方面的功能。同时还要注重在平面、立面、空间上创造出变化多样的景观效果,增加乔、灌、藤、花、草的物种丰富度,采用灵活多变的配置方式,创建出多层次、多结构、多色彩且富于变化的复层人工植物群落,形成步移景异的校园植物景观[6]。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水资源也很匮乏,为应对这一现状,应在其校园植物造景中尽可能地增加宿根花卉的使用。宿根花卉具有适应性强、花色艳丽、养护成本低、耐粗放管理等优点,且能够在环境较为恶劣的西北地区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既可以替代草坪覆盖地表,同时也可以弥补西北地区木本花卉资源匮乏的劣势,是十分理想的校园造景植物材料。
2.2.4注意安全卫生
在进行校园植物造景时,最好选用无毒、无刺激、无飞絮、无污染物的植物,不可栽种有毒、带刺和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运动场地内不适宜选用飞毛、落果的树木[6]。
以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为依据,结合山丹县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本项目共选用23科37属49种景观植物,其中乔木24种,灌木10种,地被植物16种。选用的植物名录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选用的植物名录
续表1
注:科属、拉丁名等信息来源于中国自然标本馆(http://www.cfh.ac.cn)、中国植物志(http://frps.iplant.cn/)网络资源。
各功能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要与校园的总体规划相配合,以便形成丰富多样的校园景观。本项目根据各地块的功能和特点,采用点、线、面、带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借景、对比、穿插、围合等手法,设计出具有意境美的植物景观空间。将艾黎精神融于亭廊、小品、广场等人工造景中,与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相互映衬,建设成为一步一景的美丽校园。
3.2.1主入口
校门入口区是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区域,是校园环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因而该区域的规划设计应最大程度地体现校园的特色。主入口区是校园内主要的集散场所,主要功能为供人、车通行,因而在该区域中并未过多地设计景观,而是留出了大量的道路空间来满足最基本的交通功能。在植物造景方面,也主要依靠入口两侧的桃、李园中教学建筑外围的植物景观作为背景映衬。主入口的植物配置见图1。
1)西侧桃园区域
乔木:山毛桃、圆柏、红叶复叶槭。
灌木:榆叶梅、连翘、紫叶矮樱。
地被植物:萱草、石竹、马蔺、水蜡、鸢尾、金叶榆、紫叶矮樱、混播草坪。
2)东侧李园区域
乔木:丝绵木、苹果梨、杏树、红叶复叶槭。
灌木:榆叶梅、牡丹、丁香、连翘。
图1 主入口植物配置
地被植物:萱草、石竹、马蔺、水蜡、鸢尾、金叶榆、紫叶矮樱、混播草坪。
3.2.2中心主广场
中心主广场紧邻校园主入口,为一近“T”字型的开阔空间,是校园环线以内最主要的出入口。该区域位于校园正中央偏南,由桃园和李园之间的部分及东西两侧艾黎、何克广场和工合广场之间的部分一同组成。中心主广场区域主要为硬质铺装地面,中心处摆放有体现校园文化的情系培黎雕塑。该区域主要为师生提供通行、集散的功能,无实际的植物景观设置,主要可供观赏的为桃园、李园靠近中心主广场的外围区域的植物造景,艾黎、何克广场及少许西侧新西兰自然风光园和东侧中式庭园边缘部分的植物造景。中心广场的植物配置见图2。
1)西侧桃园区域
乔木:臭椿、山毛桃、白蜡、油松、红叶复叶槭、国槐。
灌木:红刺玫、丁香、紫叶矮樱、连翘、牡丹。
地被植物:萱草、石竹、马蔺、水蜡、金叶榆、四季玫瑰、紫叶矮樱、混播草坪。
2)新西兰自然风光园区域
乔木:红叶复叶槭、国槐、高接金叶榆。
地被植物:地被菊、四季玫瑰、萱草、鸢尾、千屈菜、百脉根、混播草坪。
图2 中心主广场植物配置
3)东侧李园区域
乔木:臭椿、山毛桃、白蜡、油松、红叶复叶槭、国槐。
灌木:红刺玫、丁香、紫叶矮樱、连翘、牡丹。
地被植物:萱草、石竹、马蔺、水蜡、金叶榆、四季玫瑰、紫叶矮樱、混播草坪。
4)中式庭园区域
乔木:红叶复叶槭、国槐、高接金叶榆。
地被植物:薰衣草、地被菊、混播草坪。
东西两侧的艾黎、何克广场采用相同的植物造景方式,均选用云杉来填充树池,为广场上的12根文化柱充当植物背景。
3.2.3国际交流中心
该区域位于校园正中央,中心处建有标志性建筑——国际交流中心,东、西两侧各设有一个读书处。读书处的设计大致相同,只在东侧读书处的内部设有一条人行道路,可以通往中式庭园。该区域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国际交流中心东、西两侧留有大片空地,仅做了硬质铺装,因而该区域除用于教学活动外,仍然承担着一部分交通功能。该区域可供观赏的植物景观主要为东、西2个读书处的植物造景,其植物配置见图3。
1)西侧读书处
乔木:樟子松、云杉、国槐、梓树、白蜡。
灌木:金银木。
2)东侧读书处
乔木:樟子松、云杉、国槐、梓树、白蜡、文冠果。
灌木:金银木。
地被植物:石竹。
3.2.4桃李园
桃李园内多为教学建筑,所以也属于教学区域。该区域位于校园南部,中心主广场的东、西两侧,西侧为桃园,东侧为李园。其主要承担学校的教学功能,是校园分区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本区域建筑较多,绿地空间较少。在设计时主要通过东西两园不同的主题定位,来营造优美、安静且整体统一中又有差异的植物景观,丰富该区域外部空间的景观效果。桃李园的植物配置见图4。
图3 国际交流中心植物配置Fig.3 Plant layout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Center
1)西侧桃园
乔木:长枝榆、国槐、臭椿、山毛桃、白蜡、油松、红叶复叶槭、圆柏、圆冠榆。
图4 桃李园植物配置
灌木:水蜡、红刺玫、丁香、紫叶矮樱、连翘、牡丹、榆叶梅。
地被植物:鼠尾草、沙地柏、萱草、石竹、马蔺、水蜡、金叶榆、四季玫瑰、紫叶矮樱、千屈菜、鸢尾、百脉根、混播草坪。
2)东侧李园
乔木:臭椿、长枝榆、国槐、山毛桃、白蜡、油松、红叶复叶槭、丝绵木、苹果梨、杏树、山荆子、西府海棠。
灌木:牡丹、水蜡、红刺玫、丁香、紫叶矮樱、连翘、榆叶梅。
地被植物:沙地柏、萱草、石竹、马蔺、水蜡、金叶榆、四季玫瑰、紫叶矮樱、千屈菜、鸢尾、混播草坪。
3.2.5教学活动区
教学活动区内主要为教学建筑及其楼前广场空地与周围的绿地区域,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该区包含位于校园北部中间区域的创意中心和时间轴广场,以及位于校园东南区域的培训中心。教学活动区植物景观的营造主要以观赏型的植物群落为主,以防护型植物群落为辅,其植物配置见图5。
1)创意中心区域
乔木:圆柏、油松、丝绵木、白蜡、樟子松、云杉、樟子松、火炬、梓树、圆冠榆。
灌木:连翘、丁香、榆叶梅、金叶榆、紫叶矮樱、珍珠梅、水蜡、红刺玫。
地被植物:石竹、马蔺、四季玫瑰、千屈菜、百脉根、红豆草、八宝景天、鸢尾、金叶榆、混播草坪。
2)培训中心区域
乔木:西府海棠、云杉、国槐、丝绵木。
灌木:丁香。
地被植物:萱草、黄色月季、混播草坪。
3.2.6生活区
生活区包含校园内东北部的师生生活区及西南部的小部分区域。校园西南部分目前尚未进行规划,但在远期规划中,该区域主要用来建设师生宿舍楼,因而将其归为生活区。这是师生生活的主要区域,以师生宿舍、食堂、浴室、运动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为主。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在建筑之间的绿地中进行植物造景,为师生提供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室外活动场所。在设计时要注意保证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植物主要为保健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2种,既可以美化生活区环境,又能发挥植物杀菌保健的功能,改善周边的生活环境。该区域的植物配置见图6。
图5 教学活动区植物配置
Fig.5 Plant layout of teaching activity area
1)校园东北部的师生生活区
乔木:山荆子、文冠果、云杉、油松、梓树、国槐、西府海棠、长枝榆、圆柏、圆冠榆、丝绵木、白蜡、杏树、苹果梨、臭椿、杜梨、樟子松。
灌木:紫叶矮樱、连翘、金叶榆、丁香、鸢尾、金银木、珍珠梅、水蜡、红刺玫、榆叶梅、牡丹。
地被植物:百脉根、锦带花、萱草、石竹、八宝景天、金叶榆、黄色月季、马蔺、沙地柏、地被菊、千屈菜、紫穗槐、鼠尾草、四季玫瑰、紫叶矮樱、红豆草、混播草坪。
2)校园西南部的待规划生活区
乔木:火炬、圆冠榆、白蜡、梓树、西府海棠、国槐、云杉、油松、垂柳、杜梨、杏树、丝绵木、山荆子。
灌木:水蜡、丁香、牡丹、连翘、金叶榆、珍珠梅。
地被植物:黄色月季、四季玫瑰、紫穗槐、马蔺、百脉根、萱草、石竹。
3.2.7公共景观区
公共景观区包含位于国际交流中心东、西两侧的2个部分,其中西侧为新西兰自然风光园,东侧为中式庭园。公共景观区是校园内面积最大、景观类型最为丰富多样的区域,是为师生提供休闲、交流、观赏功能的最主要的户外空间。此区域是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精华,其植物配置遵循多样性的基本原则,主要采用保健型及观赏型的植物群落,通过自然式的配置方式,与地被植物一起形成围合的绿地空间。此区域的植物景观要突出艾黎精神,体现中新文化,同时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其植物配置见图7。
图6 生活区植物配置
1)西侧新西兰自然风光园
乔木:馒头柳、梓树、火炬树、文冠果、油松、圆柏、山毛桃、山荆子、白蜡、杏树、云杉、臭椿、西府海棠、垂柳、圆冠榆、高接金叶榆、红叶复叶槭、国槐、长枝榆、丝绵木、李子树、苹果梨。
灌木:紫叶矮樱、牡丹、连翘、丁香、珍珠梅、金叶榆、水蜡、红刺玫。
地被植物:水蜡、锦带花、千屈菜、马蔺、石竹、混播草坪、四季玫瑰、地被菊、鸢尾、萱草、百脉根、八宝景天、鼠尾草、黄色月季、沙地柏。
2)东侧中式庭园
乔木:馒头柳、丝绵木、西府海棠、李子树、樟子松、杏树、垂柳、杜梨、国槐、文冠果、云杉、圆冠榆、圆柏、长枝榆、油松、红叶复叶槭、高接金叶榆。
灌木:水蜡、珍珠梅、连翘、丁香、牡丹、金叶榆、榆叶梅。
地被植物:鸢尾、黄色月季、锦带花、萱草、鼠尾草、百脉根、红豆草、地被菊、四季玫瑰、混播草坪、八宝景天、沙地柏、千屈菜、石竹、薰衣草。
3.2.8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是师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距离教学区较远,避免了噪音对教学工作的干扰。此区主要由体育馆、游泳馆、停车场、篮球场、田径场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其中篮球场、田径场区域未进行植物造景,仅对体育馆、游泳馆、停车场周围进行了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营造。此区域的植物景观要体现活力、运动的感觉,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因而在植物景观的配置上较为简单,空间上较为疏朗。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应以具备较强的抗尘能力,能有效滞尘、隔音的植物为主。该区的植物配置见图8。
图7 公共景观区植物配置
图8 体育运动区植物配置
由图8可知,此区域植物配置主要采用西府海棠、文冠果、圆柏、圆冠榆、臭椿、山荆子、国槐、丝绵木、火炬、长枝榆等乔木;珍珠梅、丁香、红刺玫、牡丹、水蜡等灌木;黄色月季、马蔺、沙地柏、红豆草、萱草、鸢尾、金叶榆等地被植物。
校园植物造景对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校园内小气候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依据培黎国际学院总体规划和功能特点,对校园植物景观做了全面、系统的配置设计。通过科学的植物选择和群落设计,打造出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满足生态、特色突出且适用于西北地区的校园绿地景观系统。希望可以为今后西北地区的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