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薛霏
贵州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动力,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具有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月14日,5条贵阳贵安互联互通城市道路项目集中开工。建成后,贵阳贵安半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将有力推动两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按下两地融合发展快进键。
贵阳是贵州省会城市,贵安是国家级新区。促进两地融合发展,打造“双核联动”引领的黔中城市群,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必由之路。
“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是2020年贵州省的重要工作之一,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最大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要坚持规划引领,适应当前交通新格局和区域发展新形势,完善新型城镇化格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加速集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近年来,贵州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动力,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具有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2月24日,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被称为“贵安八条”的《意见》干货满满、字字珠玑,毫无疑问是贵安新区发展的又一重大政策机遇。
贵安新区与贵阳市毗邻,距离贵阳市主城区也并不远。加快推进两地融合,不仅为贵安建设发展加装“推进器”,也为贵阳城市升级找到了突破点,更是推动全省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的必然选择。
推动两地交通路网互联互通是加快同城化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已经各自拥有较为完备城市路网体系前提下,两地加快了互联互通步伐——在贵阳未来的公共交通规划中,轨道交通的4条线路均可通达贵安新区,同时连接两地的路网交通也相继开工。
贵安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互联互通路网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两地时空距离,构建起贵安—贵阳半小时交通通勤圈。
除了交通互联互通,两地还同时围绕产业布局、要素配置、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管理。
在贵州谋划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大贵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下,贵阳和贵安同城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正在不同层面体现。
如今,两地正不断打破区域壁垒,发挥产业布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各自特色优势,带动规模超过万亿元级的黔中城市群加速崛起。
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这是2019年贵州完成的一项将载入史册的伟大奇迹。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能使贫困群众从生存条件恶劣的石山区、深山区搬出来,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同时也将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推动搬迁户迁入地经济社会更具活力。
“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近200万农村群众的世代命运,有力推动了城镇发展。”去年底,省生态移民局副局长徐敏参加在线访谈时介绍道,在完成搬迁的188万人中,有179万人搬入城镇,城镇安置率达95.2%,为全省提高城镇化率贡献约5个百分点。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为城乡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88万搬迁群众进入城镇后,毫无疑问将形成庞大的消费需求,又可促进生活性服务发展。
长顺县在科学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时立足优势选产业,引进服装厂、手套厂、伞厂、制鞋厂等19家企业,开办就业扶贫车间,让596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赫章县银山社区探索推行“党建+积分”工作机制,社区党员、楼栋长、干部、群众均纳入积分管理。如今,社区87名党员成为社区服务骨干力量,在帮助群众解决难事、烦心事中积极作为、主动服务。与此同时,社区还设立医疗、低保、养老、就学、就业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服务。
从农村到城镇——要让搬迁户不仅从身体上、更从思想上融入城镇发展、适应城镇生活。
在贵州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认真扎实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等5个方面体系建设,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同时,也让他们逐渐真正融入城镇,成为贵州城镇化发展的贡献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赤水河畔,茅台镇融通古今,从中国第一酒镇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镇,在黔贵大地写下醉美诗篇。
武陵山下,中国汞都万山镇经历与汞告别的阵痛,着墨文旅产业,描绘出以矿山文化为特色的“朱砂王国”。
黔东南州,丹寨万达小镇肩负脱贫攻坚使命而来,朝着致富奔小康目标前行,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小镇、打卡圣地。
…………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又一重点。
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一个码头,城乡资源在此交汇,尤其对于乡村而言,城市资源可通过小城镇渗透到乡村。在新时代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特色小城镇担负着特殊角色,既是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又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贵州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原则,强力推进全省小城镇建设,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贵州山地小城镇发展新路,为全国小城镇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小城镇使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更具实力、更有底气,也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另一方面,将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基石,全省正推动“小城镇+”发展模式,提出要坚持宜工则工,打造一批工业小镇;宜农则农,打造一批农业小镇;宜游则游,打造一批旅游小镇;宜商则商,打造一批商贸物流小镇。
小城镇正逐渐变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批小城镇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如今,贵州的小城镇建设已从加快发展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时代发展赋予了贵州小城镇建设发展新使命、新征程。
座座山地新城拔地而起,处处亮丽风景串珠成链,小城镇记录下人们的乡愁,又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沿着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之路,贵州山地特色小城镇来日可期。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图为贵安新区鸟瞰。(文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