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爱 希望永在
——重温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灾难文艺作品的启示

2020-06-03 05:49赵相康
当代贵州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灾难肺炎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赵相康

那些关于灾难的文艺作品,当年观看或阅读时,或许很难有真正的触动。但疫情之下的这个长假,重读重看或回想这些关于灾难的文艺作品,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关于灾难,关于生命,关于死亡……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宅在家不出门就是对打赢这场阻击战最好的支持。面对超长的假期,有人重读加缪的《鼠疫》,有人重温美国影片《2012》,有人再看韩国影片《流感》……这些关于灾难的文艺作品,当年观看或阅读时,或许很难有真正的触动。但疫情之下的这个长假,重读重看或回想,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关于灾难,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灾难中的人性,关于灾难的反思……

日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新闻部、天眼新闻APP文化频道推出“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灾难文艺作品”话题征集活动,现摘录征集片段,以飨读者。

@人比丝瓜瘦:美国作家欧·亨利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描写的是老画家贝尔曼为挽救流行肺炎传染区奄奄一息的青年女画家琼珊,为其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而献出了自己生命的故事。琼珊生活的城市许多人被传染,医生既无力应付,更没有什么良方救她。在绝望时候,楼下落魄的糟老头贝尔曼冒着风雨搭着楼梯爬上墙去给她画上那一片寄托着她生的希望的叶子。琼珊最终靠那一片绿色叶子赠予的坚毅和力量活了下来,贝尔曼却因感染肺炎不幸离世……欧·亨利通过小说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何等重要,其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穆帝飞:电视剧《人类星球》是BBC于2011年推出的关于人类生存的纪录片。该片主要讲述了从偏远沙漠到繁华都市、居住在世界各个角落人群的生存之道,揭示人们如何适应环境以及周边动植物物种的变化与繁殖。影片中,我屏气凝神地倾听着原始部落人们对地球的解读,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他们不知道碳排放,更不知道全球变暖,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JAY:电影《烈火英雄》根据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故事以大连“7·16油爆火灾”为原型,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消防队伍上下级团结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影片中,市委书记说“火和老百姓之间只有我们,顶不住也要顶”,让我深受感动,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的抉择。

@云雾山中一棵草: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的《花冠病毒》是国内首部心理能量小说。故事表现人性在面临危难时刻而迸发出的悲悯和无奈,在绝境中展示出的强大和坚韧,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2020年春节期间,有关疫情的好消息坏消息混杂,前线的医护人员和新型冠状病毒生死赛跑,确诊数字每天变化。在恐惧和悲伤无处安放时重读《花冠病毒》,小说是虚构,疫敌却是当下现实,面对这部小说提出的命题,引人深思。

@小舒小唱:灾难表面上看都是分头行动,各不相干,但似乎有不少相互牵连。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之下重看《唐山大地震》,原本是想把自己关注当下灾难的眼光转移到已然过去的悲痛里,缓解一下情绪,然而却发现,正因置身灾难,对所有的苦难,尤其灾难下的个体境遇,会拥有更多的同理心。

(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超)

@蹉跎岁月:疫情之下,重温美国影片《传染病》,有着和当初截然不同的感受。原本以为只是荧屏上的科幻,离我们那么遥远,却瞬间来到身边,让人猝不及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才有更美好的家园,人类不是地球的主宰,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人类应做的是尊重和适应自然规律。灾难一定会过去,希望警钟长鸣,不让历史重演。作为人类,我们更应做的是尊重和适应自然规律。

@宋世江:窗外阳光明媚,却不能远足,于是再次捧读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篇反映灾难的作品,正好契合当下中国人所经历的疫情肆虐之下的沉重、恐惧、悲悯等心路历程。在灾难面前,人类要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只有努力构建超越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的友好型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同战胜人类的种种灾难,拥有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

@郭念屏:这个春节,湖北、武汉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新冠肺炎成了人人皆怕的名词,不出门成了人们日常的生活状态。在担心害怕甚至恐惧中突然想到了《卡桑德拉大桥》这部惊险精彩的电影,感慨于那时没有手机和电脑,对于面临的灾难只能靠所谓的灵感判断和分析,其实是源于医者的仁心仁术和普通人的勇气,更是源于对生命的渴望与尊重。重新回味影片中面临病毒和灾难场面,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受。

@穆帝飞: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隔离的日子里,我看得最多的就是关于灾难的报道,以及关于灾难的电影。不可否认,回望这系列灾难的发生,哪一个没有人类的影子?野生动物的掠杀、森林植被的砍伐、工业污染的排放,哪一项少了人类的身影?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大自然一旦开始反击,人类将毫无还手之力。让我们爱护自然,珍惜当下。

@小舒小唱:灾难是最生动也是最沉痛的生命教育,经历过苦难,更敬畏生命。复习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看到网上一个武汉患者的11字遗书:“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突然很难过。现实中的灾难和电影里的苦痛相互映照,殊途同归。时代的一粒灰,灾难的一片尘,落到个人的头上,都是生离死别、身心动荡,逃无可逃,都是一座山。

@JAY:疫情期间,重温电影《烈火英雄》,作为退伍军人,我能深深地感受到灾难面前每一个逆行者的心境,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前几天在新闻上看到杜富佳经过两次递交请战书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跟随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出征,她说哥哥在排雷场上喊出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的话,给了她满满的正能量,她的工作需要这种“让我来”的精神。灾难面前,无论是逆行火场的消防员,还是逆行武汉的医务人员,他们都将个人生死抛之脑后了。因为拯救生命于危难之中就是他们的崇高职责,舍生忘死奔赴每一个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是他们全部的信仰与担当,是战胜一切苦难的力量和希望。

@宋世江:灾难文学作品的本质是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透出人性的关怀。纵观中国的抗疫阻击战,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这是同胞之情,是世间大爱。

@郭念屏:社会不论发展到哪个阶段,也无论国内与国外,人的良知和正义都终将战胜邪恶,谁都阻挡不了人们对生的渴望与努力。惟愿人类的灾难少些,再少些。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灾难肺炎
雷击灾难
文艺作品
来势汹汹的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大学生文艺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