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维修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探索

2020-06-02 03:56滕尚儒何成铭
物流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军民器材供应

滕尚儒,何成铭,丛 彬

(1.陆军装甲兵学院 装备保障与再制造系,北京 100072;2.陆军装备部信息保障室,北京 100072)

1 引言

面对强敌军事干预带来的新挑战、战争形态向智能化转变带来的新威胁、多维多域联合作战对装备保障带来的新压力,传统器材供应保障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方面,传统的器材供应保障基本还是由军队自身负责完成,是一种层层审核、各自为政、反应迟缓的纵向一体化的链式模式,无法实现供应链快速响应。

目前在实践成果上,我国各级政府针对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出台了一些政策,很多学者也开始关注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的具体模式。蔡丽影等[1]按照合同商参与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合同商辅助型保障、军地联合型保障、完全外包型保障三种模式;高铁路等[2]从理论层次上建立了军地联储联供的器材保障模式,并给出了军方、地方、军地合作的三种保障模式;刘志勇等[3]在器材储备中引入器材工厂,构建了一个器材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模式;于双双等[4]针对当前我军器材保障中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军地整体筹划与协调的联合保障器材供应模式。军民融合的实现在于用系统的思维考虑军地关系,提高军民融合的全局性[5]。

我国军民融合最大的问题是军地部门之间相互隔离,器材供应保障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体制内保障,器材供应保障的各个部门都是“大而全”、“小而全”,如军工企业,既承担生产任务,同时又要组织运输力量直接供应部队,这样做的后果是不能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无法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为此,本文针对陆军装甲装备专业,引入军民融合理念,重新设计业务工作,明确各保障成员职能,集中精力和资源,发挥本部门核心价值,系统地研究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模式。

实行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就是要打破“闭门造车”的陈旧观念,以战略的高度考虑器材的供应保障问题,统筹规划军地供应保障资源,对军队自身器材供应保障模式进行改造,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供应保障模式。

2 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内涵

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是根据器材供应保障规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融合式发展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军地供应保障资源,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体制,使器材供应保障由自我封闭、各自为政,转变为军地一体化保障。

由概念可知,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要求军方要从旧的器材供应保障模式中解放出来,除核心保障能力必须保留外,非核心能力可以逐渐交由承包方完成,强化地方参与供应保障的经济行为,而军方主要做好器材供应保障的管理工作。同时要根据高新技术装备的特点和供应保障需求,兼顾战时动员需要,加强军地器材供应保障条件建设,搞好资源统筹和综合利用,实现军地资源协调发展和有效融合[6]。

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具有自身的特点,明显区别于一般器材供应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的特殊性。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的根本牵引力是部队需求。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需要根据部队动用装备的特点及任务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部署。军事演习、应急作战等重大军事活动的执行地点一般为固定战区,与之匹配的区域作战部队的位置也基本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受行动规模及其他因素影响,器材需求往往难以单纯依靠携行来满足,部队器材不足时,装备保障部门需视情安排相关器材供应保障力量向部队运行所需的耗损器材。而由器材供应单位向器材需求点进行的器材供应保障,一般而言即为器材流动的固定方向,且常表现为一对多、端对端的方式。

(2)资源的统筹性。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参与主体有军方和地方的承包商,他们构成了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供需主体。军方与器材供应保障地方承包方构成了器材供应保障服务市场上的供需主体,各方保障资源都有各自特征,只有密切协同,充分发挥军地优势,才能圆满完成器材供应保障任务[7]。

(3)信息的散布性。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跨越了军队和地方两个不同的领域,军队内部的各级保障部门与军队外部为军队提供服务和器材的企业构成了复杂的供应网络,器材生产、供应、储存和消耗信息,由军方装备保障部门、部队以及器材承制机构等多个单位掌握,但各方面信息的集成度还不够,对在役装备训练及保障信息的系统分析处于分散状态。

3 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构建

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器材供应保障要素的高度融合和资源的有序流动,打破军地之间的壁垒,将器材供应保障当作一个整体系统通盘考虑,既要兼顾器材供应保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又要实现经济保障和高效保障。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才能以有限的资源换取最大的效益,生成战斗力,最终成为国防力量的重要基础。

3.1 总体思路

构建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首先因明确总体思路,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保障方式。

3.1.1 基本原则。构建适合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器材供应保障模式,应坚持以下原则:

(1)需求牵引。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是整合军方和地方器材保障力量,为军队装备保障服务的,其发展必须以军队需求为牵引,保证军队需求的主导作用。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本质上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部队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和资金链,军队对器材的需求通过供应网络反馈到前端,地方供应保障系统在军队需求的牵引下,对军队实施器材供应保障,该链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需求而发生的[8]。

(2)统筹规划。针对信息的散布性特点[9],如何协调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精确定准需求数量品种,将器材供应保障中筹措、生产、储备、配送各环节综合成一个整体来处置,把参与器材保障工作的部队、装备机关、生产厂家、仓库、物流机构等联合起来当成一个对象来看待[10]。

(3)平战结合。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具有军民双重属性,战争与和平都只是暂时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建设也要居安思危,充分考虑平时和战时的不同需要,在平时要引导地方保障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在战时或突发应急状态下要满足国家或军队的突发紧急需求,以保证军事需求或国家突发应急需求为基本目标,建立平战一体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

(4)综合最优。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的建立最终是为了提高器材供应保障效益,体现效益优先原则,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供应保障效益,同时,军队作为一个有特定使命的武装集团,并不同于一般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涉及军地双方,关系到部队需求的满足情况、军地双方的经济利益以及器材供应保障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在满足部队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谋求军事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11]。

3.1.2 发展目标。推进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要达到以下目标:

(1)长期目标是实现富国强军,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近期目标是为未来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好准备。

(2)和平时期目标是保持、恢复和提升装备战斗力,巩固国防建设,追求器材供应保障效益最大化,包括军事效益、经济效益;战争(应急)状态目标是保持、恢复和提升装备战斗力,以保证战争或应急状态下器材的充足供应,器材供应保障应体现精确性和准时性。具体地说,就是指器材的品种、数量要适应装备维修的需要。器材的数量过多,会出现超储现象,过低会造成缺货,影响装备维修的及时完成,因此都是不经济的,必须按科学预计的需求量进行订购。器材的进货时间安排,要满足部队装备维修的时间要求,不然会影响部队的训练和战备。

为实现上述目标,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过程要正确确定器材的数量,正确选择供货单位、运输方式和发货方式,合理确定购货的批次和数量,以及器材的供应方式等。

3.1.3 保障方式。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就是装备保障管理部门将不涉及军事秘密、无危害社会安全隐患的装备维修器材的生产、包装、储存、保养运输等业务外包给具有一定资质的地方企业,从而有效减轻部队作业的负担。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过程中,在组织器材供应保障承包方实施器材供应保障时,可以根据器材供应保障的时效性要求、技术性要求、效益性要求和保密性要求以及军方自身供应保障能力和时机等因素,单独采取或结合不同的器材供应保障方式,开展器材供应保障工作。保障方式主要包括:

(1)公私合作。军方与私营企业签订合同或协议,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物资或技术,以降低成本。

(2)社会化保障。军地双方签订供应合同,将一部分不涉密的器材供应保障任务交给地方物流企业,合理利用第三方物流的运输优势来降低成本,缩短供应保障时间。

(3)征用补偿。军方在面对战争或突发事件条件下,依照法律规定,征用地方资源完成器材供应保障任务,在任务结束后,根据资源征用时合同约定或相关政策规定给予被征用方以经济或其他形式的补偿。

吸引地方先进保障资源进入器材供应保障领域是实现器材供应保障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渠道,是平战结合的有效手段。此外,将地方先进的供应保障资源纳入器材供应保障动员体系,做好器材供应保障动员的平时建设工作,有利于实现器材供应保障的军民一体、平战结合、高效动员。

3.2 基本功能

器材供应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和恢复装备良好的战技状态,最终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是对军内外器材供应保障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有利于提高器材供应保障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以最小的保障资源投入,保持、恢复和提升装备完好率。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具有经济和军事功能。

(1)经济功能。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中,军方提出器材供应保障服务需求,通过市场作用,地方承包方提供器材供应保障服务,军方与承包方通过市场相互作用,建立起供求关系。实施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之前,服务市场处于封闭状态,器材供应保障基本是自给自足,由于我军人力、设备和技术资源有限,无法实现以最小资源换取最大效益。实施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之后,服务市场处于开放的状态,可以用地方先进的人力、设备、技术资源完成器材供应保障任务,这样不仅能够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器材供应保障效益,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区域内部器材供应保障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

(2)军事功能。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能够加强器材供应保障动员快速转换。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利益驱动”对地方器材供应保障力量加以引导,有利于地方资源向军事领域积极流动,并融入其中,提高器材供应保障人力、设备、技术的军民兼容能力,实现器材供应保障平战转换的快速高效、持续、有力。

3.3 供应链模式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时域空域广阔,部队机动快速频繁,战场透明打击精确,使得器材供应保障的范围急剧扩大,保障任务成倍增长,保障的时效性和精确性要求更高,经济消耗空前增大。这就要求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系统能够多方一体聚焦保障资源,实现保障资源的立体快速投送,为部队用户提供适时、适地、适量的所需器材。因此,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在注重军事效益的同时,还务必要考虑经济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流程集成化运作,如图1所示。但目前来看,保障对象、保障方案和实施步骤等均是由器材供应保障各个成员(业务主管部门)来完成的,出于时间、精力、能力以及权限的限制,很难对保障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处理。

图1 着眼于综合效益的运作方式

要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集成化运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建设与准备:构建顺畅的平战状态转换机制;形成多样化的运作协同;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判断;构建健全而科学合理的集成化运作机制;与地方成员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等。鉴于此,本文针对器材供应保障任务的实际,结合当前较为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精确保障、直达配送式保障和联合保障等,构建了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简称“供应链模式”)。该模式是为了满足任务过程中陆军部队战斗力要求,在科学合理地统一管理与协调之下,借助现代网络、通讯、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以器材需求为牵引,以实现供应链中各资源节点的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以一定协议为约束,强化器材保障的快速、高效。将军工企业与社会上分散的生产商、物流商等资源及服务进行无缝化衔接的一种联合运作组织,从而实现保障成本最小化、精确度最大化和时效性最优的目标。

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就是希望所有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舍弃纵向的、分割的管理方法,将器材供应链中的预测、筹措、生产、存储和配送环节链接成一个协调一致、相互支援、可发挥最大整体效益的统一体。具体来讲,就是要用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执行器材从承制单位到部队最终用户的供应计划和控制,使整个供应工作保障部队的程度得到最佳调整,从而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为战区范围内各部队在整个军事训练或作战的过程中提供恰当数量和品种器材,也是向真正意义上的按需精确保障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同时,通过将军队资源节点和地方资源节点的技术、服务、管理、组织等核心能力相整合,军队可以将通用器材的生产、运输等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充分发挥地方生产商及物流服务商的核心能力,推动了军民深度融合。

供应链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与传统供应面向库存不同,该模式是一种直接面向需求的、端对端的供应模式,即生产企业和器材需求单位直接建立供需关系,器材由生产企业直接供应给需用单位,不经过流通领域中间环节。

(2)部队用户需要什么,就送什么,品种规格符合部队用户需要;部队用户需要多少,就送多少,不少送,也不多送;部队用户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送货,不晚送,也不早送,非常准时;部队用户在什么地点需要,就送到什么地点。

3.4 可行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各成员主要寻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而整个器材供应保障系统主要是寻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满足部队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最低投入和最大军事效益[12]。当局部利益与综合效益相冲突时,必须在保证综合效益的前提下平衡各方利益。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工作,之所以可以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是因为其在保障组织和运行机制等上都有集成的前提和可能。

(1)在保障组织上,按职能的不同划分为计划、筹措、生产、储存、配送等部门,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器材的高效流动、提高器材保障能力。虽然陆军目前情况下,各职能部门存在着因利益上的冲突而互相不配合的情况,但只要合理调整和引导,是能够将各个职能部门的利益引导在一起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2)在运行机制上,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强调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器材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以需求为牵引,重新优化配置资源,来牵动保障组织所有成员的集成化运作,形成稳定的保障链条。其中,需求环节的器材需求精确化、标准化,计划环节的集中统一计划,生产环节的批量生产,仓储环节的规模化集中储存,配送环节的大批量、少批次、循环配送等,可促进器材保障工作的规模化运作,凸显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保障成本。

4 供应保障网络规划

构建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有利于发挥军民企业的各自优势,提高器材的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军民市场需求。但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相比一般模式更加复杂[13],要充分发挥其功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国防发展,亟需变革思想,进一步打破军民企业双方界线,设计一套组织健全、保障信息交流顺畅和业务流程运作协调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网络框架。

4.1 结构模型

网络是对系统的抽象,网络化结构模型是网络依托的物质基础。对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网络进行合理抽象、建立网络模型,是分析与优化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决策问题的基础。本文对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网络的概念给出如下定义:是以决策中心为核心,依托器材承制单位、基层资源点两级组织机构运行,根据任务需求,打破时间与隶属级别的限制,将器材承制单位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供应网的构建可实现由传统的纵向“树状”保障机制向横向“网状”保障机制转变,减少器材供应保障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器材保障的扁平化供应,降低器材的保障成本,提高器材利用率和响应速度。

建立供应网结构模型时要重点考虑作战的编制体制、供应保障机构的级别、数量、地理位置和相互关系等,其组成元素包括网络节点、边和物流:

(1)节点。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网络由两级节点构成,节点之间的相互保障关系由器材的业务流程定义:第1级为保障节点,指器材承制单位,根据上报的器材需求统筹生产,并向下级部队用户调拨器材。第2级为需求点,指部队用户,承担装备的维修和抢修工作并产生器材需求。

(2)边。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网络中的各节点通过公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保障器材输送的路网载体。在公路网络中,两个保障实体之间通常情况下有多条公路可以直达,而这种多重边的网络非常不利于学术研究和相关计算。为了构建利于计算的网络,当两个节点之间有多条直达路径时,综合考虑容量、负载能力、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选择距离比较近、等级比较高(容量大、速度快、安全性高、费用少)的公路作为两个节点之间的边。

(3)物流。物流是保障网络最基本的因素,对物流网的规划能力决定整个保障网络运行的质量。物流网络体系必须基于信息系统而运作,通过“精确”信息流导引控制“效益”物流的保障机制,科学合理地调配保障资源确保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对接,实时掌握和预测部队的器材需求,充分利用军内外保障资源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物流保障。

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网络为正向供应网络,器材流动表现为一对多,即由物流服务商将器材从器材承制单位配送到各旅、营或基层连队。各部队用户是分散的,因此表现出需求点多、分布广、要求繁杂等特质,重点解决的是集中决策前提下器材生产、存储和配送路径的协同规划问题。决策中心是供应网络的信息协调中心,器材承制单位和部队用户是供应网的基础。

实际军事演习或作战时,决策中心根据部队用户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及其对器材的需求数量大小,将供应网按战区位置分为一定数量、具有一定规模的保障区域,其中每一部分网络均包含有部队节点、器材承制单位节点、地方供应商节点、物流服务商节点,并采取就近分片供应的办法,同一区域的器材承制单位负责该区域的作战部队器材保障,形成围绕军工企业的辐射状物流,当应急情况下库存出现缺货时,决策中心可以进行实时决策,向生产商发起订货,并由生产工厂根据库存和消耗情况,制定科学的器材生产、供应计划并向区域内的部队需求点提供器材保障,实现战区内军地之间多回路、全网络、全覆盖的沟通互联。供应网的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供应网结构模型

4.2 信息流模式

供应网构建的关键是信息共享。高效率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既需要快速的物流、资金流,更需要快速、准确的信息流,使整个供应网对部队用户的器材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传统的器材供应链信息流是由器材供应商、陆军器材仓库(由中部战区陆军代管)、战区陆军器材仓库、集团军仓库、旅、营仓库,最后到达一线部队形成的一种直链式信息流运作模式。这种链式的信息流模式局限于在相邻的节点间传递信息,无法实现节点同步反应,扭曲了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供应链模式信息流的运行模式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决策中心为各个节点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交互场所,各分散的节点可根据得到的信息,对某些问题进行集中决策并调整自己的计划安排,从而大大提高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系统的整体协调能力。主要功能是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与交换。信息流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信息流运行模式

各个资源节点在决策中心统一管理与协调下,能够实现部队用户所需器材的准时采购、补货和运输,经过最少的环节将所需器材送到指定部队,从而最大限度缩短器材的订货、供应、运输与存储时间,同时降低缺货成本和供应链上的库存积压,减少生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

4.3 保障组织

供应网中的保障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按照特定的标准,聚集一群以完成特定任务为目标的任务型柔性组织,它能够通过整合不同的器材供应保障力量的核心能力,使之与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的灵活性、复杂性、特殊性等要求相适应。保障组织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部队提供快速、精确、可靠、低成本的器材供应保障,为保证组织有序高效的运作,首先必须明确组织中成员的相关职能,以协调不同的成员发挥自身核能力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协调和配合。

(1)装备保障管理机构。装备保障管理机构是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工作的领导部门,对所有其他的对象进行协调管理。

(2)部队用户。部队用户是器材的消耗部门,是供应链发送订单的外部用户。订单是基于部队的需求产生的,需求可以表示为从历史数据中获得一系列订单或者是一段时间内的总需求。

(3)器材承制单位。器材承制单位作为器材的生产者,负责向部队用户提供器材,是供应网络的起始节点,也是直接联结器材供应部门和军队内部供应系统的节点,在军地之间发挥着“窗口”作用。器材承制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对器材保障部门的要求做出快速反应,通过确保供货时效、缩短交货周期,有效降低军队库存水平和分担其军事风险[14]。它在生产和供应方面的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下游各环节的运转,进而影响整个网络的绩效[15]。

(4)物流服务商。物流服务商是器材配送主体实施单位,根据部队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使用恰当的运输工具,在要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路线,将器材运输到指定的地点。

4.4 整合机制

整合机制来源于供应网节点间保障组织成员的业务协同。由于资源的稀缺与有效性,资源的整合是必然的。业务流程的整合机制如图4所示。

图4 业务流程运行机制

业务流程的整合机制主要是指通过对器材从预测、采购、生产到配送的实体流动过程的管理,将器材实时地运达部队手中。各成员需要承担自己最具优势的业务,互相密切协同,共同将器材流通工作做好,涉及到信息共享与公开程度、军方采购任务的合理安排及最佳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的确定[14],主要包括:

(1)器材需求预测。在遇有上级确定的大项训练工作、专门的演习任务和作战时,决策中心需在充分了解需求计划的前提下,加强对供应链源头的管理,使用信息化平台准确掌握部队用户器材消耗量、器材仓库储备量、器材承制单位生产进度和速度。同时,由需求单位按照分类编报,由装备管理部门集中汇总需求,真正从源头上掌握装备需求数据,并通过制定计划有效调控装备资源配置,依靠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向器材承制单位下达生产任务,及时补充部队所需器材。

(2)器材采购。根据器材的批量、特点及相关要求,决定是否由军队器材采购供应室组织采购,或选择委托代理机构进行采购。要建立适应平战快速转换要求的器材联合供应模式,提升器材的应急保障能力。

(3)器材生产。由器材承制单位或供应商,根据战区陆军器材采购供应室提供的正式购置计划,针对部队需求对相关器材进行筹措或生产。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器材保障需求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非常规性等特点,器材供应保障准备的时间短、任务重、时效性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捷的流程,以最安全的方式来实施器材的生产和筹措。

(4)器材存储。器材采用器材承制单位存储与部队存储相结合的方式,以适量的补给器材的快速流动和灵活调遣满足部队用户需求。在整个供应网中,器材只是在部队用户处做短暂的停留,更多的则是处于不断的消耗和快速移动当中。

(5)器材配送。部队平时训练、演习所需器材,除特种器材外,尽可能采取社会化保障方式,由物流服务商直接配送到基层部队,最大限度减少中转环节和部队库存。

5 结语

军民融合本身是历史前行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但是当前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探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围绕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进行分析,首先系统阐述了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的基础理论,之后明确了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保障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可行性;最后构建了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的网络框架,对其结构模型、物流体系、信息流模式、保障组织、业务流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模式的界定和细化,为后续研究器材军民融合供应保障优化决策问题奠定了框架基础。

猜你喜欢
军民器材供应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