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丽
(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211)
小儿过敏性紫癜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据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化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将8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进一步证明孟鲁司特钠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所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共计80例,并将其随机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2~12岁,包括男性患儿和女性患者各20例;研究组患儿年龄2~13岁,包括男23例,女17例。量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化治疗模式,即给予维生素C、钙剂、抗组胺药物等治疗,禁止服用可能会引发过敏的药物和食物,远离可疑过敏源,必要情况下,可给与抗生素治疗。对于消化道出血者,可使其卧床休息,注意饮食调控。研究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10岁以下患儿每次口服药物5 mg;10岁以上患儿每次口服药物10 mg,一般选择在睡前服药,疗程为1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需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排除其他疾病。
患儿用药七天内患者为未出现新皮疹,14天内体征和症状消失,为“显效”;用药14天内体征、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用药28天内皮疹未见消退,甚至反复,为“无效”。
采用SPSS 20.0对相关参数进行处理,同时行“t”和x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儿在经过常规化治疗+孟鲁司特钠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疾病,其主要发病因在于,儿童在接触过花粉、过敏性食物、药物之后,使其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从而出现毛细血管出血问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关节肿大、皮肤紫癜等等,不仅会对患儿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对患儿的肾脏功能造成损伤。因此,一旦被确诊为小儿过敏性紫癜,就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措施,为患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临床上,关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一般都是采用西咪替丁和氯雷他定药物,效果显著,可产生良好的药物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对过敏性疾病的及时控制。
孟鲁司特钠能够对人体血管通透性、脆性等进行改善,同时也能对粘膜水肿和小血管炎性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从根本上缓解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临床效果显著[2]。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综上所述,对小儿过敏性紫癜,采取常规化治疗+孟鲁司特钠的治疗模式,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同时也能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使其早日恢复健康,保障其生命安全,临床推广价值较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