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上元小学 潘 燕
小学是写作的起始阶段,笔者认为慢下来的习作课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才是真正有效的。为此,笔者开始给自己的习作教学减速,尝试放慢节奏教习作,追求更高效的习作课堂。
写什么,一直是困扰小学生习作的一大难题。每次拿到作文题,总有些学生眉头紧锁、表情痛苦,一副无从下笔的样子。
笔者经常思考:如果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亲历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能不能为后续的习作积累更多鲜活的体验呢?如果我们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内容,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欲望,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真实地参与进来,那学生的习作是不是会更容易写了呢?
有了以上的思考,“吹泡泡”这节习作课就诞生了。
首先,笔者提前几天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玩吹泡泡的游戏,并且实时跟踪拍摄了一系列视频,为接下来的习作课做好准备。课始,笔者先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吹泡泡,其他学生观察他是怎么吹的。在学生们的回答中,捕捉到“拧、拿、蘸、放、吸、仰、吹”等动作。随后播放提前拍摄剪辑好的视频,慢镜头演示吹特大泡泡的过程,合成吹出“喷泉泡泡”的特效等,接着让学生自行创新。学生们在玩的同时又捕捉到很多更细化的动作,并且学生都能主动在后续的写作中使用上。表面来看,似乎一整节课都在玩,其实这是教师精心策划的活动,把枯燥的习作指导隐藏在有趣的吹泡泡中,让学生的写作轻松快乐起来。正是因为这样的“慢工”才能出“细活”。这“慢”,并非降低效率,而是对学生的尊重,对课堂的尊重。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1”要求写“春游的建议”,为了让学生们有东西可写,笔者提前布置学生找找身边值得春游踏青的地方。一周过去了,又到了作文课,笔者请学生们介绍他们选择的踏青地点,结果竟然没有学生举手。看看窗外,校园里灰蒙蒙的,水杉树的新叶子还没长好,笔者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笔者决定等到春意盎然的时候再来写这篇习作,好给他们的观察留足时间。接下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不断有学生跟笔者汇报他们发现的春游的好地方,“药科大学里的梅花、玉兰花开了”“南理工的二月兰也开了”“鸡鸣寺、玄武湖的樱花开了”“方山的茶园绿了”“牛首山也更美了”……就像姗姗来迟的春天一样,这篇习作足足推迟了一个月的时间,正是因为这耐心的等待,才孕育了一篇篇灵动的文字。这“慢”,并非耽误时间,而是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解决学生习作上的困境。
有了精心准备的内容,是不是就一定能写出精彩的习作呢?显然不是的。
教学时,我们要善于聚焦教材,仔细从教材中提炼写作知识,带领学生不断强化认识,为其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
六年级第二单元的习作“多彩的活动”,要求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次活动。这个单元的每篇课文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时笔者带领学生逐一领会。《七律·长征》中既有对整个长征的概括,也有其中几次重要战役的具体叙述,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面”,而接下来选取了几个著名的天险“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它们是对“万水千山”的具体展现,都是“点”。《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多处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写了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等的动作、语言、神态,烘托他们的英勇顽强,显然这里在“点”上花了大量的笔墨。在“点”“面”反复不断的呈现中,人物形象愈发高大鲜明。《开国大典》中点面结合主要在阅兵式部分,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那整齐威武的场景,又用细节展示了各个方阵的风采。同时,为了突出开国大典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作者描写了多个场面,有会场布置、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等,这一幕幕场景像一幅幅画卷,展现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显然这里花了大量“面”上的功夫。
在这一次次反复提炼中,学生渐渐明晰:写活动既要关注整个场面,也要关注个人的表现,这叫“有点有面”;为了突出活动的热闹、紧张等效果,整个场面和个人表现可以在文中反复出现,这叫“点面交融”。至于“点”和“面”哪个应该多花笔墨,就要由具体的活动而定了。
写作知识的提炼不能着急,需要教师潜入教材,认真钻研,慢慢呈现。这“慢”,并非磨磨蹭蹭,而是一种潜心修炼。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写好文章的秘诀之一就是反复修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也在向我们传达,习作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写作,更应教会学生修改习作。
每篇习作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在学生写作、批改时都将对照原先设定的目标要求进行。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______即景”为例,课前笔者设计了以下两点教学目标:(1)能按照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描写一处自然景观或一种自然现象;(2)体会景物或自然现象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写出景物或现象的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按这样的目标进行教学,大家完成习作后,为了学生修改时便于操作,笔者又设计了这样的评价表:
学生对照着评价表进行修改,争取每条都可以得一颗星,最后,教师将给出一个公正、全面的评价。这样细化的标准,便于学生操作,也更便于学生衡量一篇习作的好坏。每一篇习作都这样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修改,长此以往,学生的修改能力将得以提高,同时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大有帮助。
“好文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修改教师要慢慢引导,呵护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切忌包办代替,也不能让修改流于形式,需要耐下心来,不厌其烦地慢慢指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慢”,并非轻描淡写地走过场,而是精雕细琢,是学生习作能力得以提升最好的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习作批改完后,不能尘封在柜子里,批改的结果应该以各种形式向学生传达。这传达的过程倒是可以放慢一些,不用着急一下子把习作全部反馈给学生,可以慢慢分批进行,也可以设计一些与习作主题相关的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习作的舞台。
批改学生的习作一直是一大难题,笔者会根据自己的批改进度,随时向学生通报情况。今天批改了一组,笔者就说这一组人的习作,当然,主要是以夸奖为主,如书写漂亮、题目新颖、过渡巧妙、细节描写打动人等,特别精彩的笔者也会读上几句。这样,其他同学就着急了,下课总会有学生追着笔者问:“老师老师,我的批完没有?”笔者都会回答:“快了快了。”学生每天都在期待自己的习作早点被老师表扬到,这心情一定很美。
学生的习作全部批改完后,笔者会集中进行一次讲评。首先,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先分享自己圈画的好词好句。接着,再选择几篇习作集中展示,一般笔者都会结合每次习作的内容,设定一个主题。例如,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来编童话”,笔者组织学生结合习作讲评举办“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四年级上册习作“记一次游戏”,笔者组织学生举办评选“最佳游戏解说员”的活动;五年级上册习作“即景”,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评选“美景推荐专栏小记者”的活动;六年级上册习作“______让生活更美好”,笔者组织学生举办“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这样可以让习作讲评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这一次次的习作讲评,虽然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的进度也在放慢,但能感受到学生对于习作的热情在增加。这“慢”,使学生有获得感,有成就感;这“慢”,满足了学生对于习作成功的期待。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厚积薄发。作为写作教学起始阶段的小学,我们只有放慢脚步,沉下心来,慢慢地做好准备,才能带领学生开启一段段充满期待的写作之旅。这“慢”,虽然不是什么教学方法,却是对学生及课堂的尊重。这“慢”,应成为我们的一种实践和追求,带领学生在慢节奏中咀嚼、涵泳,积累语言,提高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