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工匠精神”写作指导及佳作示例

2020-06-01 23:00谢涛刘祖义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雪龙精益求精匠人

谢涛 刘祖义

预测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到:“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

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型。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理解。我们知道,“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要求普通高中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可见,“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命制这样一道作文题,就是引导考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就是引领考生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直面时代主题,传递正能量,书写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针对这则材料,首先要从中概括出“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的哲理,徐怀中先生的创作体会虽然文字不多,但意蕴丰富。由《牵风记》只有10万多字,但徐怀中先生“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可得出做事要精益求精的哲理;由“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这种习惯效率不高”可得出慢工出细活的哲理;由“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可得出快与慢的辩证关系;由“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可得出人生需要不断地否定自我、突破自我的哲理,等等。题目要求考生指出“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所以考生只需从感悟当中抽出一点作为立意即可。题目要求“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则应该针对当代青年身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解读与立意

常规角度:工匠精神就是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极致追求

专注于某一领域,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能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环节的人,可称为工匠。工匠精神无关年龄、职业、地位,它是一种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极致追求,是一种执着坚守、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核心角度:培养工匠精神,从劳动教育开始

匠人是劳动者,匠人更是那些在劳动中精益求精者、勤勉不懈者,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匠人”是劳动者的荣誉称号。越是发达的社会,劳动越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不仅是因为世界在劳动中被改造,更是因为劳动本身便是对人的涵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工匠的精神必须在丰富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弘扬和培养。

创新角度:提倡工匠精神,是对我国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

名言警句素材

1.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考工记》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韩非子·喻老》

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有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宋濂

5.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李大钊

6.世界再嘈雜,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李宗盛

7.科学是非常爱妒忌的,科学只把最高的恩典赐给专心致志地献身于科学的人。

——费尔巴哈

8.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

——小野二郎

9.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罗素

10.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萨迪

经典事例素材

阿木爷爷走红:工匠精神,匠心为本

2020年夏天,一位名为“阿木爷爷”的63岁大爷,因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仅靠榫卯技术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鲁班凳、苹果锁、拱桥、将军案、会动的小猪佩奇等木制品的视频走红。视频里的他挥挥手,和观众打招呼,随即坐下,进入他的木工世界。他曾用42根榫卯棱、4根榫卯柱、1个榫卯基,外加27道锁环环相扣,做成缩小版世博会中国馆。因手艺纯熟,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

阿木爷爷原名王德文,是山东聊城人,本职是一位木工匠人,有50年的木工技艺。人生前半场,他靠着木匠手艺养家;人生后半场,他以钻研木工技艺为乐。为了让木匠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63岁的他拍起了视频。对于走红,他表示“没啥感觉”,希望将来能掌握更精湛的技术,为大家呈现更好的作品。“当时儿子说我成网红了,我说什么网红啊,我们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干木工活的老木工。”

【对接主题】

匠人精神,来自平凡中的坚守。

【速用示范】

越是发达的社会,工匠精神越应成为重要的精神品质。匠人匠心,核心是专注、纯粹和执着。阿木爷爷心怀纯粹的匠心,追求至精至善,将工艺品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正是匠人精神的生动展现。静心、专注的匠人,值得我们格外尊敬,凝神、笃志的匠心,理应得到弘扬。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有恒者不声张,功成时美名扬。

樊锦诗:以白发换青丝,坚守敦煌文明

樊锦诗,一位扎根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文博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被人们亲切称为“敦煌女儿”。

从1963年第一次“触碰”敦煌莫高窟至今,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樊锦诗都围着莫高窟转。她带领团队致力于莫高窟的科学保护、敦煌学的深入研究,在全国文博系统率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形成敦煌壁画数字化保存技术,制定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数字敦煌档案,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通过多方面努力,创新性解决了莫高窟旅游开发与永久保护之间的矛盾,积极利用现代技术真正做到了让莫高窟走出去、火起来。她说:“敦煌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为敦煌做事,我无怨无悔!”

【对接主题】

择一事,终一生。

【速用示范】

新时代,我们要以工匠精神托起自己的理想,铸就我们的中国梦。樊锦诗,用半个多世纪的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当代青年,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应向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样的榜样学习,学习他们的坚守,学习并继承他们扎根一线,爱岗敬业、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

“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十年磨一剑

2020年7月,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开启北极首航,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对于“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来说,从2009年获批立项,到2019年7月交付,直至此次首航北极,“雪龙2”号占据了他人生的十多年,对自己手下的科考船设计,他认为要做到极致,并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雪龙2”号诞生前,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已经服役多年。由于船型和航次任务原因,“雪龙”号的能力已不足以满足极地科考的需求,中国需要一艘新的极地科考船。为了能造出一艘各种功能都满足中国极地科考需要的船,吴刚花了7年时间打磨整个设计方案,从设计到制造,都需要极其精细化,要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解决既能破冰航行,又能保障敞水航行的科考功能这个难题,吴刚和团队做了大量的实验,最后在“雪龙2”船前部采用下沉式箱型龙骨的船底结构。为了更好地设计“雪龙2”号,吴刚还跟随“雪龙”号前往南极进行考察,让“雪龙2”号增加了一个最人性化的设计——实现Wi-Fi全覆盖。

【对接主题】

在追求极致中践行工匠精神。

【速用示范】

工匠并不指机械重复的工作者,而是代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凝神专一,追求极致。从“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北斗导航研发团队,到主持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项目的薛其坤等,对工匠精神的践行体现在科研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上,这种极致追求也成为他们融到血液里的一种规矩和意识。

“琴痴”何夕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

当代中国只有两个木匠被聘为大学教授,一个是齐白石,一个是何夕瑞。何夕瑞年少成名,20岁时就无师自通,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把大胡琴,从此和琴结下了不解之缘。1957年,何夕瑞随父亲下乡,跟着一个乡下木匠学手艺,出师后在一个厂里制作模具。有一次,工厂举办文艺演出,缺少一把低音大胡。何夕瑞就找来木材、鼓皮等材料,照着图纸,在车间里捣鼓了几天,仿制出了一把大胡,效果很好,从此,何夕瑞开始了他的制琴生涯。后来,他又根据书上的图片做成了一把小提琴,但音效相较于制作精良的欧洲小提琴还逊色不少。于是,他便开始自学木材学、地质地貌学等学科知识,从基础学科入手,研究小提琴的制作。

2003年,经过20多年的研究,何夕瑞正式推出了能完美展现高中低音的自制小提琴,并将它命名为“何氏三圆琴”。凭借这个突破,他被四川音乐学院破格聘请为教授。2007年,全球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吉顿·克莱默给予“何氏三圆琴”非常高的评价,赞其为“东方维纳斯”。值得一提的是,何夕瑞如今仍然拒绝“何氏三圆琴”的流水化生产。每把琴所需的178道工序,他都要精雕细琢,亲自完成。

【对接主题】

用精雕细琢诠释匠人精神。

【速用示范】

工匠精神在外人看来会显得有点儿传统守旧。其实不然,它是树立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达到极致。何夕瑞拒绝流水化生产,亲自完成178道工序,对每一道工序精雕细琢,展现的正是对自己工作的敬畏。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例 文

勇做独创青年   实现共享未来

张喆涵

历史滂沱,几千年匠造从未中断;大国泱泱,数不尽匠人一笔一刀。古来匠心多传承,而今更待我辈接过这历史的重担。在这不断加速发展的时代,若要崛起,自当传承工匠精神:守匠人之心,铸国之重器。

工匠精神是在长期磨炼中沉淀而成的制胜法宝,它适用于器物的制造,更适用于做好每一件事情。传承工匠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

大至护国御敌,小至便利国民,器之制造,精妙无双。

国之重器,重于千钧。从留名青史的鲁班锁、浑天仪等精巧发明,到当今火爆的章丘铁锅,我国重器榜上群英荟萃,造福各方百姓、古今世人。器,不在于大、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杜甫曾说:“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我国辉煌的制造历史是由一件件重器堆出来的,而这背后,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如今我们追求更便利的生活、更强大的国力、更光明的未来,便离不开器的制造,更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传承。传承工匠精神,乃制器之关键。

上至名人殿堂,下至市井常人,国之匠人,项背相望。

李宗盛说:“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我们欣赏过大国工匠徐立平“炸药上雕花”的超神绝技,我们为樊锦诗坚守敦煌半个多世纪感到佩服,我们为阿木爷爷这样的民间高手感到惊奇又敬仰。当我们在为他们喝彩欢呼的时候,不妨也思考一个问题:我国令人钦佩的匠人数之不尽,他们又是如何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答案很简单,他们生为常人,却凭借工匠精神造就着不平凡的人生。若没有工匠精神的滋润和引导,我国万不可能涌现如此之多的大国工匠,更不可能依靠他们的辉煌成果阔步向前。工匠精神,是匠人的培养皿,培养人才的坚韧意志。

古来匠心相承,而今我辈自强,传承匠心,我辈当先。

你我新时代青年,欲担当时代大任,万不可空喊口号而无所行动,必须脚踏实地传承工匠精神。从一点一滴开始,从最基本做起,让自己的内心真真正正地安静下来,去钻研,去磨炼,去思考,精益求精,不慕虚浮,就像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说的那样:“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当下,粗制滥造泛滥,商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这便是工匠精神缺失的严重后果。要解决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当担任主力军的角色。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工匠精神,為实现中国梦打造更加完美的阶梯!

守我匠人之心,铸我国之重器;承我工匠精神,扬我华夏之威!

点评

文章开篇设置情境材料之后就点明观点:守匠人之心,铸国之重器;接着简要阐释“修德”的重要性,过渡自然;然后从“器之制造”“国之匠人”“传承匠心”三个维度重点论述“为什么”和“怎么办”,论证时三个分论点独句成段,由浅入深,体现论证的层进性;倒二段联系现实,指出写作的现实性、针对性;结尾用整句呼应开篇,强化观点。全文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再者,文中综合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假设论证、反面论证等论证方法,体现了作者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论证层层深入,以理服人。

猜你喜欢
雪龙精益求精匠人
一间微型机械工业展示厅,一种匠人精致生活
“雪龙2”号出征南极
“雪龙2”出征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纪行(三)
周克耀
雪龙2号首航南极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青年匠人
“神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