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霞
振兴教育,希望在教师,关键在校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校长应该也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管理方式,转向适应创新的素质教育的管理方式;从过去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的管理,转向运用民主与法治的管理。作为新时代的校长,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良好素养,才能适应时代变化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治理好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助一臂之力。在众多的素养中,我认为提升下面这四种基本素养,对提升校长的治校能力大有裨益。
一、全面的智能素养
现代学校管理,校长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社会知识,还要具备出众的智能素养。智能素养是由多种心理要素构成的复合心理结构:具有客观、敏锐和精细的观察力;具有准确、敏捷、持久的记忆力;具有深刻、灵活、独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具有丰富、合理、新颖和创造性的想象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刘彭芝校长可以说是智能素质的典型代表。刘彭芝虽在名校却不甘守成,用超常的毅力,自加压力,确定了科学而明确的办学目标,带领全体教师不断向前奋进。在她的引领下,整个团队目标统一、行动一致,达成了共识和合力,将学校办成了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世界名校。现代学校需要这样具有大智大勇的校长——有智慧、有胆识,勇敢地突破长期以分数和升学率评价教学和教育的桎梏;有敏锐而精细的观察力,变革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与新时代的要求合拍;善于寻找发展机遇,眼光独到,使学校发展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深厚的文化素養
文化心理素养,即由知识、经验、规范、技能、习惯、态度等构成的科学素养、道德素养和艺术素养。校长是学校集职、责、权于一身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全体教职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榜样。因此,校长必须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道德素养和艺术素养。校长知识广博,有丰富的阅历,他就能以宽广的胸怀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能准确找到带领学校师生进行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能反映校长的知识品位和文化修养。北师大二附中是一所建校已六十多年“老校”,在校长的精心设计下,“陈旧”的建筑风貌非但不“老土”,反而展现了“老校”的文化底蕴,映衬出学校师生传承有序、求真务实、卫道立标的精神风貌。
三、丰富的情感素养
情感素养是指成熟而稳定的情绪。一个情绪不稳定、情感冷漠的人,是做不好校长的。作为校长,首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多途径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其次,校长还要成为广大教师的好朋友,发自真心的理解和爱护,饱含真情的帮助和支持,是为人师长应有的本色,也是教真育爱的不二法门。热爱师生是一种理智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必然需求;尊重师生,需要感情基础,更需要理智引领。总之,校长在校园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身边师生,只有情绪稳定、遇事不慌、以诚待人、富有同情心的校长才能做好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
四、确立和实现目标的执行素养
带领师生确定学校发展目标,是校长的一项重要职能。学校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动态复杂系统。校长在带领师生确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学校的实际和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其次,要能准确把握现实水平和发展目标之间的距离,带领全校师生寻找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激励师生一步一步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采取分类、分层、分步达标的办法,进行梯队式管理。此外,根据师生自定的小目标,学校应建立合理、科学的月岗位考核、学期末评估等激励机制实现教师能力、学生素养整体提升,助力学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作为学校校长,除了上述素养,他还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一位德才兼备,既具有精深专业素养又具有现代意识的教育家型校园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