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明
在初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研读教材,让学生吸收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式,这对于学生自身写作经验的积累会很有帮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这会让写作训练的效果更为明显,学生的作文能力会稳固提升,达到写作教學预设目标。
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的训练时首先要明确教学要点。读写结合需要确立具体的教学方向,这可以结合文章的特点展开。在讲到一些景物描写,尤其是情景交融的阅读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既要学习文章中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精美,也要让学生体会文章中是如何实现情和景融合的,这是写作上的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学习这类文章,先从模仿训练开始,丰富学生写作的经验。随着这类训练的增加,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会提升,对这类文章的处理也会更加成熟,学生的作文水平会得到明显提高。
比如在教学《荷叶·母亲》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随后让大家在视频中仔细观察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学生会认识到这首诗歌通过描写莲花与荷叶来借物喻人,比喻无私奉献的伟大母爱。在仔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仿写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荷花、红莲与母爱之间的关系,既要融入景物描写,又要进行情感叙事,甚至可以有抒情的部分。这种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在初中作文训练中,人物描写是很重要的教学范畴。不少学生在刻画人物时都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可能是没有合适的语言,也可能是人物描写得不够清晰。这说明学生的写作技巧还相对匮乏,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多积累。对此,教师在讲到一些有代表性的范文时可以组织学生着重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尤其注意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并将这些方法逐渐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提升作文的整体水平。
比如《藤野先生》就是一篇很值得学生学习品味的人物描写类文章。首先,这篇文章在人物外貌的刻画上就细致入微。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特点时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配合课文“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他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将藤野先生的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上面的语言表达,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生动,并且在描写人物时运用这些方法。这是读写结合教学的一种典型体现,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素材,掌握更多好的写作方法,提升作文水平。
三、学习情感表达的写作方法
在初中的写作训练过程中,仅仅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不够的,想要让学生写出具备可读性和感染力的文章,必须让中学生学会在作文表达真挚的情感。不少学生在写作时都很难做到这一点,让人读来备感无趣。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在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解决,让学生吸收掌握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样,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范本的解读,让学生仔细分析文章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体会文章的特点,吸收其中的写作精髓。
比如《背影》就是一篇情感真挚很能够打动人的文章。文中并没有太多的情感渲染,但是一些生动的细节能更好地打动读者。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我”看到父亲翻过月台买桔子时的背影为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这一段描写中是如何传递情感的,随后,教师可以拓展与“背影”主题相关的写作训练内容。比如留守儿童目送父母离家时的背影,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作“关注社会留守儿童”的作文;还有生病时母亲在厨房忙碌时的背影,可以让学生写作“我的母亲”。这些良好的阅读教学延伸,给写作训练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范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这种读写结合的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且让学生掌握更多在作文中传递情感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