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政教育作用的思考

2020-06-01 18:40孙世浩
文存阅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吉林省思政教育

孙世浩

摘要:近年来,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有利于其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落地生根。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如何更好地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红色文化资源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应运而生。本文以吉林省为例,简要分析在二者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政教育;吉林省

一、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深远意义

高等教育存在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人才,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念的引导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思政教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思政课这一主渠道的地位也不断上升。如何将思政教育抽象和略显枯燥的知识与思想内化为人生信仰,成为更多思政课教师和研究者关心的课题。因此思政课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也被不断丰富,各种新颖的课程形式逐渐改变了思政课枯燥乏味的现状。将历史遗迹与课程紧密相连,既提升了学生对于思政课的热情,又在无形中增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阅历。

相比于其他的教学新形式,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对思政教育的载体进行创新,使教学效果更好的提升;二是红色文化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不需要刻意打造教育功能,本身具有的教育意义就价值颇高,具有更好的实践性;三是能够更好地利用高校所在地的文化资源,做到“就地取材”,使学生有更深切的体会。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吉林省红色文化尚未充分融合

1.资源良莠不齐,吸引力不足

吉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虽数量充足,却难以保持较高的资源质量,其根本原因是开发和保护不到位。从历史角度来看,吉林省的红色资源多是东北抗联时期遗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少维护的文化遗迹出现自然损伤,且特殊历史时期存在蓄意破坏现象,加之吉林省东中部山区或村落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长时间缺少应有的关注,因此目前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已经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于普通游客的一般游览需要,还是本文所强调的教育意义,都大不如从前,吸引力远不如其他地区知名度较高的红色遗迹。另一方面,展览馆和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最直接的承载体,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有关红色历史文化的高标准博物馆仅伪满皇宫博物院一家(AAAAA级),更多的历史文化展馆因展品质量、地理位置、配套设施等客观因素制约并不被大众所认可,更无法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

2.教材关联不强,研究不深入

以与红色文化关联最密切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修订版)为例,本书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四个选择”。作为高等教育统一教材,其内容取材具有很强的一般性与共通性,并立足于国家整体视角。虽然在文本中数次涉及东北抗联历史却鲜有对吉林省民族抗争的系统描述。如果意欲将吉林省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就必须深度挖掘目前课程设置中与本地历史文化相契合的交点。而目前一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未能对课本进行深入挖掘,对更好的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的研究缺乏深入探讨,使得吉林省的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播和发展中出现一定阻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层。

3.精神认同缺失,接受不顺畅

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质生活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丰富,而精神层面的需求却时常被人们忽视,愈发滞后于物质生活。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主要为世纪之交诞生的年轻群体,思维观念较以往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在此前的教育阶段也有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却普遍未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生活中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感知和了解相较以往出现大幅下降,对红色文化的求知欲望也并不突出。基于此,长久缺失红色文化滋养的学生一旦接触到红色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时,会自然出现抵触情绪,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思政教育就很难顺利推进。

三、将吉林省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1.提升资源质量,打造优质供给

在当今的文化旅游产业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正不断深入,打造优秀旅游资源供给的共识同样也适用于目前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在供给端提供优质红色文化资源,是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出发点之一。目前,吉林省需快速完成文化资源的抢救和保护。建立起中长期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只有让褪色的历史文化资源重新焕发原本的色彩,将教育功能更好发挥出来,才有资格成为高等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对于散落在乡村和山区的革命历史遗迹,需要根据特点制定合适的开发方案,建立好长久的保护制度;对于遗留在城市内的遗迹则需要更加有效的利用,这部分资源也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主要部分。

2.增强研究深度,利用政策优势

伪满洲国城市建设史与东北抗联抗争史是中国近代富有代表性的地区性历史之一,但在较长时间以来都并未真正得到重视和深入研究,学者对其研究热情不高。针对目前思政教育所需的红色历史文化,必须正视短板,可以依托长春大学城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吉林省高等院校优质资源,深入挖掘和研究抗联、伪满洲国等地区的历史文化,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成果反哺思政教育,达到双赢发展的目的。从政策层面看,必须正确认识到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摒弃绝对利益化的商业视角。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性优势,最大限度促进发展。

3.增强精神引领,传承红色基因

当代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方面同样也离不开思想层面的引领。如果利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不断输送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红色思想,将会使学生在思想层面逐步提升。学生身处校园之中,学习、生活都以校園为活动中心,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如果在校园文化中弘扬主旋律,适当增添红色文化部分,在细微处植入红色元素,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将可以更好的将红色文化根植于大学生心中,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已成为社会共识,也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如何更好的谋求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发展,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更加紧密了。地同思政课相结合,使红色文化更多地惠及当代大学生,是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

2019年吉林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项目“吉韵红游”吉林省红色文化旅游OTA(2019076)。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吉林省思政教育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