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森旗 王晓朴
摘 要: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新时代的来临,每年近80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或升学的问题。警察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有其自身的特色,承载着我国各类人民警察的培养任务。文章以我国司法类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探究警察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特色和人民警察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关键词:警察院校;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司法警察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中具有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培养警校大学生树立警察职业理想,忠于司法警察事业,因此,需要对司法警察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1 警察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色
1.1 突出警察信仰导向培养
目前,地方综合性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并以职业生涯课程为核心推动职业生涯教育进程。为应对就业压力,职业生涯课程在实践中突出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内容,更多的是提供就业信息,该思路虽然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就业目标的精确性,但是却忽略了对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司法类警察院校为例,司法类警察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定性的教育内容,一名合格的司法警校大学生应当树立司法人民警察职业价值观,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公共管理能力。
1.2 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
特质论强调要深刻剖析自己,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学习适应论则强调设定自己想要的方向,不断地自我提升与锻炼,最终达成目标。对于司法类警察院校来说,特质论仅用于招生季,以招录警察的标准作为参考进行人职匹配,比如身高、视力、1 000 m以及4×10 m折返跑等多项指标是否达标。通过了司法体能测试后,可在学习适应论的指导下,基于“我是司法预备警官”的确定性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能力,以提升他们的警察职业信仰,更符合司法类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 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警察院校教师人才引进的专业性问题
警察院校想要培养出一流的警察后备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學生管理(含兼职辅导员)队伍,要求引进的专职辅导员应当以军警院校毕业生为必备教育背景,其警务化管理素质应当过硬、警务化水平较高。日常警务素质,甚至说军事管理素质如叠军被、散打格斗、射击等体能素质要达到选拔警察的标准。然而,实际工作中,有些专任教师在警务化管理思想层面“帮倒忙”“扯后腿”,因此,除了加强对警察相关专业教师人才的引进之外,加强对专任教师的警务化理念培训亦是目前警察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警察院校个别体质较差学生问题
警校生,应当是身体素质过硬、政治觉悟水平较高、思维灵敏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将非达标学生也招入警察院校,那将是对警察院校教学管理资源的浪费,在同等条件下,将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些学生身上,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笔者对这种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印象深刻。例如,2019级某同学因腰伤不能再参加日常的军训教学任务,在多次请假后,已到学期末。其做完手术后,仍不能够正常参加日常早操和警察体能训练,鉴于此情况,最后只好为其办理休学手续。这反映出在招生过程中对生源体质复查方面存在漏洞。
3 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创新
3.1 增加职业生涯课程内容
司法类警察院校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应当在自编教材上积极筹备。同时,将司法类警察院校的专业教育融合到职业生涯课程教育当中。结合监狱、戒毒、司法警察等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提升司法类警察大学生对人民警察职业的兴趣和职业认同感。
3.2 丰富职业生涯课程授课形式
警察院校与司法机关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警察院校是司法机关的人才储备基地,司法机关是司法类警察院校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长期以来司法类警察院校为国家司法系统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首先,打造监所实践教育的品牌特色。司法机关作为警察院校教育的服务对象,为警察院校提供了“教学相长”的顶岗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资源,已经成为警察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次,充分发掘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在警察院校中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通过开展监狱人民警察中优秀毕业生的交流、监狱长和戒毒所所长现场访谈、讲座等活动,在展现人民警察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帮助警校生理解警察的职业人生,并协助其构建职业生涯发展的信仰。最后,抢抓时机参与支援监所看管、重大疫情防控的机会,围绕司法行政工作的政治性,监狱、戒毒工作的安全性等集中开展警察职业价值观教育,让忠诚、责任、担当等警察职业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充分阐释,并指引警察大学生坚定警察职业理想信念,鼓励学生为成为优秀的人民警察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嫣.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2019(10):5-6.
[2]刘巍,赵世宜,张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军校任职教育中的应用[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9(5):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