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发展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11:16郝瑾
科学大众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壁画文化遗产

郝瑾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年轻人的思维在发散的同时也受到社会竞争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对于传统文化,人们的理解逐渐变少,甚至可以说是仅仅知道,无法深入了解或参与其中。广泛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前进动力。壁画是中华文明的成果之一,在中华文明历史上有着不一样的道德传承,是南北各种思想的文化交融交流,更是文化当地精神文化观念的载体。

关键词:壁画;中国文化;文化遗产

1    壁画传统文化内涵

道教以历史人物老子的道德文化作为其文化发展的本源,中华传统文化还结合了庄子、墨子的中心思想,使得文化的多元性进一步丰富,促进文明有效融合。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处。在古代,人们更看重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于这些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寄托,因此,古代的墓室内有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壁画。

2    壁画历史价值

壁画是一种在墙壁上进行绘画的艺术创作形式,人们可以了解到壁画可观的艺术价值与艺术观赏性。人们使用颜色涂料在墙壁上进行作画,成果是人们可见的建筑物的附属部分,独特的装饰和生动的美化功能使其为建筑的外观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壁画作为人类已知的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是绘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就有不少在墙壁上作画的历史记载。

例如山东济南的金墓壁画。这座墓地位于山东济南市,是在1964年被发掘出来的。整座墓室的北面墙壁正中央总计有4扇精美的雕槅扇。在墓室的东北面墙壁有一扇壁雕,分别是一张桌子、两张靠椅,其中,位于右椅的墓室壁后描绘着一名男性身像,遗憾的是男性身像的头部已经因为历史的遗留原因残碎缺失,只能了解到的是,这名男性身穿一袭长袍,紧束着腰身、手持一把扇子,其面向北面墙壁站立。左椅后描绘着一女性身像,这名女性身穿束腰长裙,梳着发髻,手中握着一杆长竹竿,其面向南墙壁面站立。在墓室的东南墙壁雕着一面镜子与板台,在墓室西南墙壁的中央雕刻了一个小桌子,在这个雕刻的桌上放着吃饭用的食盒和碗具。雕刻的桌子左边雕有一个休闲用的小茶几,在小茶几上放着香炉。桌子的右边有一名女性身像,这名女性身穿曳地长裙,双手捧托着食物,女性身像面向南边。

中国传统文化使人们的心血连接在一起,正如人们所知,好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积极保留,使其流传下去,让下一代以及无数后人能够正确认识到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家、佛家、道家3种不同的传统认知文化为主流所构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因为思想深邃,值得人们进行思考,而且其文辞更是周密畅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十分广大博慧,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3种文化共同提倡高歌赞颂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为当时以及后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并对大众举止行为加以规范,成为人们的精神归宿。3家不同文化使人们知道,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道学以顺应天地自然万物的基本法则为核心;佛学讲究慈悲,以慈悲为怀、以万物接纳为大爱、以自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3    富有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

中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为保护中国境内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艺术形式而启动的计划。其中,中国瑰丽的文化遗产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川都江堰、陕西兵马俑、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

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与一个民族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载体总是因为文化的兴盛一步一步支撑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创新意识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每个地区都有属于富有当地特色传统文化的绘画,也影响着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文化活动。

3.1  山东快书

在山东传统文化中,不同市有当地文化的特色,山东快书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例子。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的一种地方传统曲艺演奏形式,演唱者一般手执竹板或者是鸳鸯板,手部快节奏击板并进行叙唱,因此,又名竹板快书。其从发源之时算起已经有一百多年。这种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老济南人民的心中,一段快书是一份离不开的柔情。独特的演奏效果使得这个传统文化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快书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之后遍及中国。

3.2  捏塑

捏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最早起源于如今的山东菏泽市,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传播多年的历史文化在其传入济南后,经李俊兴等老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以济南捏塑为主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捏塑,是山东省一种重要的传统民间艺术。捏塑亦称面塑,俗称“捏江米人”。捏塑主要的材料是糯米粉,加入小麦粉、水,并给面塑着色,然后将合成好的面塑用大火蒸成熟面团后,匠人再以刀、剪、簪、花纹模等简易的工具完成创作。手工捏塑成为民间日常可见的小件玩赏与精美的工艺品。关于色彩,面塑的色彩对比十分鲜明,捏造的手法极其细腻,匠人还可用手指的捻、搓、揉等技巧来进行面塑的整形,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利用这种工艺制成的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特别是匠人塑造的中国古装的戏剧人物,更是一绝。例如《火烧琵琶精》《老寿星》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得到了当时社会匠人的一致好评。1982年,艺人李芳清应邀在澳大利亚总理府作写生时进行了精湛的面塑表演。捏塑作品大致有签举式、盒装式、微型面塑3类。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保留了这一技艺,使得这一技法得以保存并流传下去。

3.3  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是一种流传在山东省的民间艺术传统舞蹈。最初起源于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县,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鼓子秧歌是民間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

3.4  吕剧

说起济南形形色色的传统文化,又不得不提两样离不开大众目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山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也获得了“中国吕剧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

3.5  五音戏

五音戏是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五音戏距今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歷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4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6  侯氏社火脸谱

侯氏社火脸谱是山东省的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被誉为济南一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始于清朝1820年,根据老济南府历城郡的老先生“脸谱侯”制作,现在,侯氏社火脸谱第六代传人是侯志新、李小兰夫妇,第七代传人是侯人毓女士。侯氏社火脸谱由古时春社、秋社、春节等庙会祭祀时的扮神像社火活动中的拌脸演变而来。脸谱形象主要来源于山东济南、泰安民间崇尚的保护神,如关公、禄神、财神、钟馗、泰山石敢当、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姜子牙、秦琼、寿神、喜神、吕洞宾、铁拐李等。脸谱特色:多用辟邪的朱砂和黑红二色,这样显得庄重、素雅、有震撼力,材质主要有葫芦、木板、丝绢、皮质等,先期发展表现为雕刻、立体浮雕等作品。 侯氏社火脸谱不仅是纯手工制作,而且传承了浓厚的齐鲁文化。由于起源古老祭祀活动,侯氏社火脸谱表现了纯正的辟邪祈福文化,齐鲁文化特征明显。

3.7  羽毛画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以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再以浮雕方式进行手工制作,成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山东济南的羽毛画作品,设计新颖、底色自然流畅、色泽丰富鲜艳且永不褪色。羽毛画曾多次在全国工艺美术作品中展览,被誉为“泉城老虎”。

在20世纪60年代初,山东羽毛画是由济南工艺美术总厂创立的。最开始都是一些小件:如书签、贺年片之类等作品工艺来呈现,投入市场后,颇受群众的喜爱。之后才组织部分画家和制作工人制作大幅的挂画、屏风、座屏等作品,工艺品种也从单一的平贴发展到浮雕贴画、贴绘并举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虎啸》《孔雀开屏》《百鸟朝凤》等,都是以石膏纸浆先塑出虎和孔雀的浮雕,然后施加羽毛贴布色彩,背景再施以山水、丛林、花木等水粉画或水墨画,使画面凸凹有致,层次分明,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应该了解非遗文化、保护非遗文化,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应加快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色彩。从传承的角度考虑,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与乐趣,在校园内推广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更深的感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一些能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地方,向观众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的相关技巧,为广大群众进行表演,并邀请观众一同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将本土的非遗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与学生的课余生活,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

4    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做到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有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雨薇.以传统美术为例探讨非遗保护与发展[J].大观论坛,2019(4):137-138.

[2]黄婷.面向体育文化遗产的互动引擎研究及其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7.

[3]杨正怀.探析我国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J].新经济,2016(26):102-103.

[4]周佳佳.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高考,2018(25):32-35.

[5]周刚志.中国文化法治70年回眸[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7-20.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壁画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三观壁画
Task 3
“反美”壁画
Tough Nut to Crack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飞蛾”修复壁画忙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