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创新路径探究

2020-06-01 11:16刘丽艳
科学大众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校美术思政课课程思政

刘丽艳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環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具有十分重要的“课程思政”价值。鉴于此,文章对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创新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美术;大学生;思政课;创新

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课程思政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在高校思政课创新的新形势下,通过将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将美术本身审美培育和素养提升与思政的立德育人相结合,将美术的灵活、实践等特性与思政教育的严谨、规范等特征中和,形成课程思政与美术教育的渗透式发展,以此创新高校课程思政模式,提升学生关注度,让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影响人,深远持久塑造人。

1    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意义探讨

1.1  高校美术融入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人们虽然一直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随着学生年纪的增加,对美术的重视程度愈发下降,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开始下滑。将美术融入思政课题,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让学生提升自身对艺术作品的感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相比传统专业课程,美术课程教育更加关注人才素质培养,这对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1.2  高校美术融入课程思政可以提升课堂活力

当前,各大高校学生课堂缺勤、课堂效果差等问题明显,导致教师上课积极性低。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并同步开展实践内容,欣赏艺术作品,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一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感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会增加。

2    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是当前形势下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即是当前的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把握思想政治的核心地位,以此挖掘和研究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功能,最终实现知识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实现当前教育事业中知识技能学习和德育工作教育的有机统一。同时对拓展当前课程单一性、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感导向和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3    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思政课堂关注度较低

虽然现在思政课与思政教育被放到焦点位置,但许多高校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轻视思政课堂现象,高校思想政治课出勤率低、课堂关注度低、学生“混学分”的现象十分普遍。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授课方法单一乏味,缺少活跃氛围与吸引力。且教师大多以宏观讲述为主,微观探讨极少。许多高校存在思政课在学生考核中作用极低、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只是考前“临时抱佛脚”、学校对思政课的经费和设备投入较少等问题。

3.2  高校课程思政缺少相关实践内容,课程流于形式

传统高校课程思政主要由教师照本宣科,课程大多流于形式,缺少课堂相应的实践环节。有些高校虽设有相关实践环节,但也是流于形式,效果极差。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致使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讲,老师也没有了上课热情,最终导致恶性循环,课程思政效果越来越差,导致学生对美术了解不足。

3.3  美术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实际脱节

大学美术多为艺术鉴赏和技巧绘画,由于高中教学对美术的忽略,学生进入大学后艺术审美和绘画能力开始倒退,难以适应大学专业美术教师的课程内容。现阶段,美术教师多为科班出身,绘画能力基本能达到教学的要求,但教学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教学方法单一,不懂非专业学生的教学规律,专业性太强,使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影响了美术课程的效果。

3.4  在师资力量上“课程思政”的能力不强

高校部分美术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忽视了学生业务能力发展与全面人格发展的有机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教师虽然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但其多停留在原发层次,大多是源于基本的德行常识和品行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价值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这就必然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美术教育的认识不深、能力不强、方法不多。艺术工作者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成为弘扬社会正气、宣传主流价值、传递正能量的标杆,高校美术教师更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深化认识、增强能力、积极作为。

4    推进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

4.1  着力培养美术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素养和能力

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是教书育人的实施主体,“课程思政”最终要靠教师来实施。实现美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首先要加强美术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政治性特征,不仅要注重美术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掌握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现象的文化语境,将艺术问题与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联系起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审视这些问题。只有抓住艺术问题背后的政治本质和思想本质,才能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坚实的基础,才能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美术教师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4.2  着力解决美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难题

高校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推动美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积极作为。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科学实施,把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教育教学工作的标准。高校在推进美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在教学实施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情况作为重要的检测和评价指标。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思想引领功能,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术专业知识教育的结合点,系统设计、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实现两者生成性契合和“基因式”融合。要強化美术教育的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

4.3  联系美术教师的全面性,提升思政课堂教师的教学能力

很多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欠缺。美术课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技术外,还要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美术教师要能说得出如何画,也要能画得出自己所说的内容。美术课堂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因而可以联系美术教师的全面性,提升思政课堂教师的教学能力。对高校教师进行“副业”培训,鼓励教师全面发展,依靠个人魅力吸引学生。

4.4  建立多维教学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单一的教学评价内容不足以支撑大学美术教育和“课程情况”的发展理念,因此,必须建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评价手段,并且随着新形势的变化,美术教育过程能够赋予主观性能。因此,另一方面,教学评价应该发挥所具有的激励和诊断功能,根据课程类型制定评价标准。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多个领域的价值因素在思想政治背景下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多维评价体系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动态评价方式,不断强调美术教育技术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和唯一性,树立课程开放的动态复合性评价,以满足现代社会学生个人多样化的需求。

4.5  转变教学观念,立足课程设计理念

艺术教育要实现课程思想政治观念的渗透,必须以教学观念的创新为依据。思想政治课程的传授技术也要符合新时代的特性,突出与时俱进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概念,深入掌握“过程思想政治”的教育内涵,始终如一地带头教授思想。重视方式,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进行教育。基于课程设计理念,有效地设计美术教育领域的知识要素,掌握课程的相关规律,找到思想政治知识的结合点,将思想政治要素贯彻到教育内容中。同时,从课程的顶层设计出发,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道德教育并行,探索多种教学手段。

5    结语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把习近平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作为最优先的政治课题。美术教育是大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是大学生审美功能和内心审美功能发展的重要表现。美术课程中涉及的造型物、颜色、构成和欣赏对丰富大学生生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措施[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34-36.

[2]刘智勇.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意义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24-125.

[3]张少君.新时期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探[J].艺术教育,2018(22):155-156.

猜你喜欢
高校美术思政课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云南高校美术采风教学的应用研究
试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
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互动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