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新要素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0-06-01 07:26高亚光
群众 2020年9期
关键词:要素资源

高亚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明确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当前特殊时点下,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意义重大

认可数据的生产要素地位,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转基因工程”。

体现创新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形态。人类历经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走向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要素范畴也由土地、劳动力扩大至资本再到技术,数据随着保有量和挖掘能力的大幅提升,逐渐成为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资源,以及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集中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重要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必将释放强劲动能,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资源配置,对重构全球经济和创新版图、改变国际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体现协调发展,助力跨越数字鸿沟。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具有跨越时空、易复制易传播的特征,为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尤其加强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打破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对等、人才成长和技术交流。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利用数据资源平台,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链,发展数字经济,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路径依赖与成长周期,拥有难得的跟跑、并行甚至局部领跑的机遇。

体现绿色发展,加速更新发展模式。数据是无污染、可再生的生产资料,对数据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能够有效杜绝对有形资源的过度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有助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一方面有赖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粗放型经济变轻、变智、变绿色;另一方面通过精准的供需匹配,也使过度消费的传统生活方式变省、变简、变低碳。

体现开放发展,全面破除数据壁垒。数据天然拥有开放的基因,没有流动性、没有应用场景的“死”数据毫无意义。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社会数据采集规范化和标准化,目的就是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改变一些地方和主体“不愿”“不敢”“不会”开放数据的现状,进而全面挖掘和利用大数据蕴藏的巨大价值。

体现共享发展,创造人生出彩机会。大数据是一种具有普惠性特征的技术创新应用,为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参与现代经济活动、共享发展成果创造更多机会,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人群均衡发展,进而走向共同富裕。通过数据共享带来的知识信息共享,落后地区、弱势群体不用被动地参与到产业链或流水线的分工链条中,而是直接对接上下游的供需双方,主动参与分工协作,实现“弯道超车”。在线教育、远程诊疗等更是有力推动了优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对于破除“贫困、疾病、愚昧”的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

认识数据新要素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主要推动者,要对数据新要素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系统的把握认识,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性。一是传输快捷性。生产、收集数据以及数据形成后所需的“标准化”处理都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但是其复制成本却很低,具有易复制、易共享的特点,数据容易突破地域和时间的约束,實现快速传输。二是效益递增性。不像劳动、资本那样具有排他性,数据可以供多个主体重复使用,数据要素新增的产出或收益不随数据的使用次数而递减,边际成本很低。三是时效递减性。数据的价值随着时间而变化。离现在时间越久远的数据,它的价值就越低;而更具有战略和商业价值意义的数据,是新鲜的数据。四是外部经济性。不同主体获得的数据都是属于有限数据或者样本数据,只有大规模、多维度的“大数据”才能有效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五是强渗透性。每个行业都会生产数据,数据要素是渗透到社会各行业的,各行业在生产数据的同时也需要依赖数据进行相关生产的调整。对数据依赖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与该行业产生的附加值有关,高附加值的产业对数据依赖更高。六是超融合性。数据是驱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资源也具有乘数作用,可以放大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社会各行业价值链流转中产生的价值。七是可扩展性。“大数据+”能够满足使用主体的开放性需求,同一组数据可以赋能不同的业务和应用场景。同样的数据对不同的使用主体产生的价值也不一样,对某主体无用的数据,对另一个主体来说可能是宝贵的资源。八是高流通性。只有自由流通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校验的“活”数据,才具有经济价值。而数据的高流通性也同样要求数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性,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发挥数据在多领域的可应用性。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巨大价值

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后,须解决数据产权不清、数据流通不畅、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推动数据交易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数字生态,充分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应有的资源价值。

发力新基建。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重点开展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制定统一的数据、技术标准及规则,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梳理录入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协调接入国家和省垂直部门的数据、公共服务和社会化的数据,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城市数字资源体系,更好地帮助依赖于数据的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入科技创新市场。同时,推动5G网络大规模部署,推进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

强化赋能应用。对具备良好市场应用前景、较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公共数据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约定、依法提供等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开发应用,从而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支撑民生服务。如一些地方通过打造城市服务APP的方式,选取证照办理、卫生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教育、信用服务等高频服务领域,通过不断汇聚和开放公共数据资源,由社会化企业进行跨行业融合的产品开发和模式设计,逐步深化、融合各大应用场景。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又将成为新的增量生产要素,促进数据的流动性。

构建数字生态。在坚持“党管数据”的前提下,政府采取市场主导、管建分离的原则,专心做好数据监管工作,把数据资源开放后应用生态的主导权交给市场主体,充分激发供需两端的活力。通过加快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支持本土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搭建战略性平台,引领并带动创新能力强、经营模式灵活的中小企业爆发式成长,同时吸引外地龙头企业及其生态伙伴落户,形成以“招数”带“招商”新模式。

强化法治保障。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公共数据的管理体制机制、共享开放规则、安全保障措施,建立数据生长的“周期表”(目录制),展现数据开放的“应用图”(清单制),提升数据成长的“活力指数”(质量检测)。加强数据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着重进行数据确权相关的行政立法、行业标准和市场准则等方面研究,探索建立有效的数据价值、成本的计量方法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强化数据要素的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加大对侵害个人信息的监管力度。

(作者系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要素资源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也谈做人的要素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