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机器人教育出现在了小学教育中。这是对教育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目前而言,机器人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课程,学校还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开设,这就使机器人教育的特点无法发挥出来。本文围绕机器人教育对当今的教育所产生的价值进行探究,分析其教育方式能否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新亮点。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局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与社会。小学教育是每个人学习生涯的基础,其关键性不言而喻。要想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就得从小学开始加强教育。学生的习惯及身心健康都是从小学开始成形的,运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就能为学生打下未来的良好基础。机器人是科技时代的重大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果在教育领域中合理运用,一定能成为教育的利器。在当今的科技时代,机器人教育开辟出了教育的新领域。
一、机器人教育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兴趣。也正因为小学生的思想简单,才能迸发出无限求知的欲望,对一切都感到好奇,最终能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对他们来说,感受是学习的第一步,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借助科技时代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进行机器人方面的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浏览当今机器人的发明,增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向往,心中也会种下一颗“机器梦”。可以给学生看各种机器人发明的比赛,以年轻的参赛选手的故事鼓励学生,让学生不仅开阔眼界,还增长学识与自信。小学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中学生、大学生进行知识交流,让这些年长的学生为其传授机器人的知识,由于同为学生的身份,其说服力更强,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知识共享。
二、机器人教育活动的创新
(一)改变学习方式
教育在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将进行优化。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要有所改变就要转变思想,突破傳统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要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让学生成为教学的重心,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做好教学规划,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机器人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其创新思维。在对学生进行机器人教育时,可以挖掘其中的亮点与兴趣面,让其对学生充满吸引力;要让学生主动探索机器人的知识,并自己动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与创新,用实践的方式验证一些理论知识;要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机器人教育的乐趣与神奇之处。机器人教育涉及知识面广泛,如数学、物理、人文等,学生可以在机器人实践中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对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大有裨益。机器人教育是比较有难度的课程,靠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开展的,只有通过团结协作才能体现出其最大的特点。在实践中,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分工,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共同完成机器人的教育活动;团结合作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也能为科技时代的发展培养人才。
(二)提高创新能力
很多小学因受资金与场地的影响,而无法实施机器人教育,最终会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购买几套机器人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先尝试机器人教学的基础,了解其部件,进行组装,学习编程;可以参加条件好的学校甚至是地区举办的机器人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涯与经历,锻炼其思维创新能力。
(三)机器人教育活动的应用
由于全国各地区的教育环境不同,机器人教育无法大规模实施,导致教育模式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应该加强各区域教育学校的配合与管理,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措施,确保机器人教育顺利展开;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水平,更好地开展与实施机器人教育。新教育模式的广泛实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只有切实做好规划,统筹兼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形式,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机器人教育的发展。当地政府应该为创新的教育模式给予大力支持,让当地学校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要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培养,为学生的科技未来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结语
教学上不断改革,机器人教育已在各类学校逐渐开展,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其还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在开展机器人教育时,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学校的设施、师资力量、实施资金等。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机器人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从机器人教育中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让课程得以大力推行,给更多的学生带来学习与思维上的拓展。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小学机器人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GSZ[2018]GHB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