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农民的“焦虑与困惑”

2020-06-01 08:09王权
紫光阁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言养猪农民

王权

春节期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我主要在家乡苏北某县与几位邻居、亲友进行了交流,深深感受到:农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尤其是心中的焦虑与困惑,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地:种还是不种?

我的小舅,今年50岁,初中毕业,长期在外打工,可以说既是打工的“老司机”,也是种粮的“老把式”。当问起现在种田怎么样时,他极其肯定地说:“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不行啊!来,我算给你听听,水稻亩产1200斤左右,去年收购价1.2元一斤(保护价质量要求高,农民不愿多花成本运到粮库,一般都直接卖给粮贩子),刨除70元/亩的种子、20元/亩的肥料、10元/亩的农药、80元/亩的收割费、50元/亩的耕地费等成本后,净收入约700元/亩;小麦亩产800斤左右,收购价1.1元一斤,刨除150元/亩的种子、200元/亩的肥料、60元/亩的农药、70元/亩的收割费、50元/亩的耕地费等成本后,净收入不足200元/亩,我们家4亩多地,满打满算一年4000块,你说怎样?说实话,还不如我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挣的多,要是再算上一年两次来回路费和务工损失,那真亏死了!”可当我提议“干脆不种”时,他又长叹了口气:“你不晓得,地是我们的根,在手里种了几十年,突然就不种了,实在舍不得啊!”

猪:养还是不养?

我的表妹,今年35岁,已经不养猪很多年。去年非洲猪瘟暴发以来,老家这边也是受灾地,几个养殖大户损失惨重。当问她现在猪肉价格这么高,为何不抓住机会养猪?她笑笑说:“养与不养都很矛盾,算算账感觉还是不划算。一头猪苗按80斤算,25元一斤,大约2000元左右,要饲养六个月能长到250斤左右出栏卖。猪饲料、药品等平均要10块钱一天。按照现在的成品猪价是20元一斤,一头猪能赚一千多块钱。但是养猪风险非常大,要是遇到猪肉掉价或者是生病就是血本无归。”尽管政府有一些补贴并鼓励大家现在养猪,但实际上老百姓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相关补贴要求养猪达到50头以上,对资金的要求较高,老百姓不一定都有这个能力;二是补贴的标准一般化,没有让老百姓觉得有十分的实惠;三是担心政策朝令夕改,过去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控制散户养猪,现在又放开,担心有投入之后行情好了,又不让养了。

钱:挣还是不挣?

“哥你帮我出出主意,到底这钱该不该挣?”正月初二一见面,姨弟就拉着我问了起来。姨弟姓张,今年30岁,中专学历,2008年起就在乡镇化工园区企业上班,每月工资四五千元,在苏北农村应该是相当高的,而且吃住条件很好,老板还答应明年给他升职加薪,但他却一点都不想再呆下去了。首先,工作时间非常长,厂里实行两班倒,白班从7:00-18:30;晚班从18:30-次日7:00,中午不休息。再一个,污染很重,所在的化工园区有七八十家企业,空气质量非常差,就是戴上口罩也能闻到扑鼻的刺激气味。更槽糕的是水污染,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周边老百姓,根本不敢喝自来水,都要到超市里购买桶装纯净水饮用。最让人担心的是,每年企业组织体检,很多员工胸透检查都有问题。工人们都很清楚不能长时间呆在这“鬼地方”,否则身体迟早会出大问题。但令他为难的是,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小学,老婆身体不好没出去打工,再加上岁数越来越大的父母,一家老小几乎全指望着他了,如果辞职,到哪找这样高工资的工作?听到这里,我仿佛也被“难住”了,心里不停在问:假如换作是我,能痛快地下个决定吗?

我的“微言碎语”

感言一:当“60后不能种地,70后不愿种地,80、90后不会种地”渐成事实时,我们的饭碗由谁来端着?我们的城市准备好了吗?当我小舅这样的农民渐渐老去时,农村的地谁来种?是他们的子孙?从目前来看,这些年轻人既没有想法也没有办法,既然没人种田,中国人的口粮谁来保证?农业谁来经营?农村谁来建设……也许有的人认为这是“杞人忧天”。抛开自然条件、气候环境等诸多不确定性、不均衡性不论,即使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完全可以替代人工,那么就没有问题了吗?比如,当数亿农民彻底丢弃土地“命根子”的时候,城市里有这么巨量的就业岗位吗?有如此容量的社会保障吗?如果没有,这么多回不去又呆不下的农民工,长期且无奈地徘徊、聚集、拥塞在城市里,那会是何等不堪的局面啊!

感言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民增收遇到很大的挑战,如何让农民乘势而上,有更多的收入来源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既是理论命题也是现实课题。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政策在落细落微方面仍有上升的空间。比如农民缺乏创业启动资金和贷款抵押物,如何因地制宜为农民设计出符合实际的金融创新产品,让农民可以贷到款,有创业的启动资金?政府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不搞一刀切,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好平衡点。此外,补贴标准的制定要贴近实际和需要,充分考虑到养殖业的风险,让农民无后顾之忧。

感言三:不能讓农民工在物质与精神、金钱与健康、工作与安全之间,无奈地做着“单选题”。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也应让像我姨弟那样的农民工“流汗不流泪”“吃苦不吃亏”,有机会有能力做“多选题”,能够通过辛勤的劳动及时足额拿到工资,与父母、孩子一同居住,与城里人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在足够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工作与生活,这才是一个真正有温度的社会、有良心的企业家应尽的责任。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

猜你喜欢
感言养猪农民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养猪
饸饹面“贷”富农民
《老米》创作感言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