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革平
20多年来,他带领“扬翔”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累计2.2亿元;在广西各地举办的科技培训班累计已达26300场次,参训农民432万人次,带领420多万户农民实现养殖增收。
生于农民之家,念农学专业,当过农校老师,创业了干的还是农业。与生俱来的农民情怀,注定黄定寿一辈子要服务“三农”,并为此付出自己所有。
因其对扶贫工作的坚持与执着,2000年以来,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定寿先后获得“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第四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饲料工业发展十大新锐人物”“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广西劳动模范”等荣誉。公司还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2018年,黄定寿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1982年,20岁的黄定寿背着乡亲们捐的简单铺盖和铁桶,从广西贵港市农村来到广西农学院读大学。这是国家恢复高考后,这个农村孩子命运的最大转折点。
黄定寿(右)在生产第一线开展产业扶贫工作。
“当时拼命地读书,不单为自己,也希望日后有更大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黄定寿回忆,自己从小就对贫困地区农民充满了悲悯,积蓄了一种改变贫困地区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念。正因为有了这一信念,参加高考时,黄定寿放弃了当时的很多热门专业,选择更为艰苦的农业类专业。
1986年大学毕业后,黄定寿在广西百色农校任教8年。这份稳定安逸的公职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值得羡慕的,但心中的信念和对农村的深厚情感,还是促使他转向了人生的新挑战。
1998年4月,黄定寿与志同道合者创办贵港扬翔饲料公司(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董事们推选黄定寿担任董事长。“以农为本、以猪为业、以猪富农”成为公司的经营宗旨,黄定寿立志带领农民通过产业化养殖脱贫致富。
当年夏天发生在贵港的一件事情让黄定寿触动很大:该市港南区湛江镇学生黄振华考上贵港市高级中学,但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这家重点高中,准备弃学到广东打工。了解情况后,黄定寿决定全程资助这名学生完成高中学业。
捐一份钱能帮助一个黄振华,但能够帮助千千万万个黄振华吗?
黄定寿决定改变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他带领扬翔公司与贵港市扶贫办、教育局、畜牧局、科委联合开展“扬翔献爱心百万助学扶贫大行动”,以贵港市三区两县市为据点,对广西各地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因贫困面临失学的中学生进行扶助。
公司在每个村屯张贴活动公告,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排查贫困家庭和失学少年,探索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给贫困户送猪苗、送饲料。黄定寿自己常常下乡讲课,还请来四川农学院的教授对养殖户进行免费技术指导。扬翔公司每年投入100万元,在此后的五六年间共扶助8200多个农村贫困家庭和1万多名贫困失学少年。
2001年,在黄定寿的帮助下,黄振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后来硕博连读。参加工作后,黄振华也在老家捐钱建小学、修路,将黄定寿扶贫助困的精神传递下去。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黄定寿说。
与此同时,创办一年多,名不见经传的扬翔公司一飞冲天:1998年扬翔的饲料销量每月只有1000吨,到1999年涨了7倍,达到每月8000吨。一时间,在广西,“养猪致富找扬翔”成了颇具时代印记的一句口号。
学以致用,为事业的成功提供了源动力。在黄定寿悉心经营下,扬翔从一家以饲料生产销售为主的小企业,成长为覆盖饲料生产、种猪繁殖、肉猪养殖、肉鸭养殖、肉食品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的一体化大型农牧企业。
从当饲养员到一年后升任生产技术员,月收入从3500元涨到5500元,再到一年后担任代理场长、收入翻两番,这是天等县黎亮村养殖场员工、贫困户黄山的成长故事。黄山的成功脱贫,与黄定寿推出的“一十百千万”精准扶贫生态养殖小区新理念、新模式密不可分。
2015年,国家擂响脱贫攻坚战鼓。黄定寿觉得,报效国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来了。当年底,黄定寿亲自担任公司扶贫领导小组组长;2017年,他来到国家重点扶贫县靖西市投资创办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产业扶贫。
他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创新打造“一十百千万”精准扶贫生态养殖小区工程——一栋猪栏组建一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吸收10户贫困户;每个合作社流转100亩土地;每个合作社年出栏1000头肉猪;每户贫困户至少年增收1万元。
这样一来,就以“集团作战”的养殖新模式,打破了以往贫困户各自为战的旧藩篱,使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户同时获得股金分红、土地流转、投工投劳三重收益,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打破了以往“在家辛苦种地养殖一年,不如外出打工半载”的观念。
按照这个模式,天等幸福生态种养有限公司投资2亿多元,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实施“一十百千万”精准扶贫生态养殖小区工程。2017年7月,公司在天等县福新镇黎亮村投资建设的存栏1.1万头肉猪的养殖场投产后,在附近村屯招收了一批贫困户村民进入猪场务工。这个时候,黄山夫妻俩来到养殖场当饲养员,基本工资为2500元/月+奖金1000元。
为了让贫困户尽快掌握养猪技术,该公司除了定期对员工进行养猪技能培训外,还培训饲养员为猪看病、打针、用药、阉割等技术。为了过上好日子,黄山也不怕苦,起早贪黑,学技术学防疫,搞卫生忙消毒,很快便掌握了各种养猪技术,一年后升任生产技术员,又过一年,被提拔担任代理场长,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还成了一名养猪能手,为今后自己发展养殖事业打下基础。
利用“一十百千万”扶贫模式,黄定寿在靖西市、天等县、田阳县、德保县等贫困县,投资6亿多元建设15个大型扶贫养猪场和种猪繁育场,至2019年底,帮助580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每村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告别“空壳村”;26152个贫困户每户增收5万元,全部实现脱贫。这一模式成为广西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典范。
黄定寿说,到2020年,公司将在全国推广该模式,建立150个养殖小区,帮扶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约15万贫困人口)脱贫。
50斤左右的仔猪,一个个肤色红润,正在猪栏惬意地享受夏日的凉快。这是贵港市港北区福林养猪场的情景,那里目前存栏1.3万头肉猪。
“按照扬翔公司‘铁桶养猪模式,去年我们躲过了非洲猪瘟。”近日,该养猪场总经理周彩艺介绍,去年,养猪场饲养1万头肉猪,成活率达98%,在2020年春节前全部出栏,自己纯收入超500万元,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到福林养猪场调研时要求农业部门总结经验,向全区推广。
2019年7月,扬翔创新提出“铁桶计划”生猪养殖模式。所谓“铁桶计划”,就是在猪场四周建起密闭式围墙、围栏、防虫网、洗澡房等防控非洲猪瘟必需的各类设施设备,如同一个“铁桶”。根据每个猪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方案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建设养猪服务中心,服务周边30—50公里的中小型猪场(包括扬翔“公司+农户”的合作猪场及众多社会猪场)。它能为这些中小型猪场提供全面服务:养猪人员隔离配送、车辆洗消烘、生活生产物资消毒配送、猪病检测、中央厨房食品配送等。这些措施确保了所有进入猪场的人员、车辆、物资、食品安全、放心,实现了“零”疫情,创造了中国养猪业的奇迹,为脱贫攻坚、平抑市场物价、改善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公司成为国家农业农村部推广的“以技术手段取胜”的养猪典范,其经验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非瘟”督察组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养猪业雪上加霜。扬翔公司在政策激励下,依靠自身创新的防非洲猪瘟经验,迅速形成非洲猪瘟、新冠肺炎双重防控能力,不仅自己在寒冬中挺过来,还为广大养殖户开辟了一条“防非抗炎”的复产道路。
“我们这次捐赠1.2万斤、价值30万元的猪肉,其他企业捐款购买的猪肉也是由我们公司提供、监制。”今年3月10日,在南宁国际铁路港,黄定寿率领靖西市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员工为广西工商联系统民营企业驰援湖北十堰物资专列装车、送行。在捐赠现场,黄定寿自豪地说,“我们的生猪是昨天刚刚宰杀的,猪肉很新鲜,很健康!希望十堰人民吃了福喜乐公司的猪肉能够身强体健,早日战胜疫情!”
在自治区工商联主席视频扩大会议上,当得知区工商联将筹集一班廣西工商联系统民企驰援十堰物资专列时,黄定寿马上主动提出支援十堰猪肉等生活食品的请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安排屠宰加工10万斤健康生态猪肉,在发车前一天的深夜通过冷藏车送到火车站台,并连夜组织搬运工装车,还亲自上阵搬运猪肉。
据记者了解,这次为十堰捐赠物资是黄定寿主动提出的,他给公司下达了最严军令状:“一定要挑选大肥猪、最好的新鲜猪肉。”他组织人员连夜加工,安排屠宰加工10万斤健康生态猪肉。全国政协常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工商联主席磨长英动情地对在场的人员说道:“黄定寿这种识大局、保质量、讲效率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和感谢。”
自疫情发生以来,扬翔公司捐出口罩、防护服、生态腐竹等折合人民币270多万元。
扬翔公司累计辐射带动约25万户贫困村村民养猪脱贫致富,涉及102个县市、1036个乡镇、2667个贫困村。其中,组织带动饲养出栏瘦肉型商品猪66.53万头,带动贫困村农户创收超10亿元。2019年,扬翔公司保住15万头母猪、5000头公猪,出栏生猪150万头,营收60多亿元。2020年,扬翔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存栏母猪30万头。
今年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到福喜乐公司考察时,对黄定寿带领团队在脱贫攻坚、防控非洲猪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及复工复产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此,黄定寿说:“我只是尽了自己作为民营企业家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