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

2020-06-01 18:43肖晖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建筑工程

肖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一幢幢建筑大楼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社会大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不再仅仅要求建筑物发挥遮风挡雨的功能,更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法,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有效途径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繁荣发展的经济也促使各行各业焕发出崭新的面貌。建筑工程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不论是生产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建筑工程,且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建筑工程项目必然会增多,也必然会接受社会大众更严苛的质量要求。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但是,机遇与挑战总是并行不悖的,如果建筑企业能够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必然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我国也出台了众多的政策来约束并规范建筑企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新鲜活力。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命脉,身处崭新的社会环境,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开展建筑工程过程中面对的难题,应用现代化的质量管理方法,推进建筑工程质量迈向更高阶段。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法

近年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加强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管理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2.1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最早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运用到生产活动中的,而丰田也因此名声大噪,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生产活动在不断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展,逐渐由早期的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演化成为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其含义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领域,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核心主要有:(1)坚持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任何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要摒弃只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的理念,而是要将质量管理延伸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与施工后的验收阶段;(2)坚持全员质量管理,建筑工程涉及环节众多,同时涉及众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责任与使命,但是,各个岗位不应该各自为政,而要相得益彰,只有大家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时,组织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3)坚持以工作质量为重点,全面质理管理所控制的对象如产品质量和服务均取决于工作质量,因此应以工作质量为重点、以零缺陷和一次成功作为企业的质量标准,越早检查出缺陷,成本惩罚越低。

2.2  PDCA循环法

“PDCA循环法”又称戴明环。四个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环中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1)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2)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3)C(Check):检查,总结计划执行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4)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3  应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PDCA循环法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其核心理念却是相似的。为了将这两个理念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可以从如下途径入手。

3.1  重视事前控制,做好“P”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足的事前准备工作对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要确保施工原料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筑工程需要用到多种多样的施工原料,只有确保每一项施工原料的质量能够满足本项目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在实践中,企业往往疏忽了对施工原料的检查,导致质量欠缺的原料也进入了仓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原材料审核与检验制度,同时与高质量的供应商合作。

其次,要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项目施工要达成的质量总目标,向各部分明晰其各自的职能与目标,分工明确,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责任不清的现象,应当建立并完善个人责任制,做到追根溯源,确保每一项问题都有专人负责,都能够高效率地解决。

最后,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要求各部门各施工参与者树立质量意识,树立高度责任心,确保施工质量。为了激励员工以更加负责的态度与更加精湛的技能投入到工作中,应当明确奖罚体系,对表现较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在工作队伍内营造“评、比、学”的良好氛围。

3.2  重视事中管理,做好“D”与“C”阶段

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中周期最长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建筑工程质量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即使计划工作再周密,在这一阶段也有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不达标建筑工程,主要原因是建筑市场的管理混乱,不能正真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出现不符合技术规范和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建筑。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

首先,在“Do”这一阶段,要确保施工人员读懂设计图纸,同时要严格遵守执行设计标准与项目要求。

其次,在“Check”这一阶段,要积极地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到管理状态中,建立细化的质量管理点,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建立有必要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对施工活动进行时刻检查;对人工操作严格要求,施工活动必须按照流程和规范进行;在相关机械设备使用上,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工序顺序,防止机械使用不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3.3  做好事后控制,落实“A”阶段

强调事前与事中控制,并不意味着事后控制不重要,相反,只有从时候控制中不断汲取经验,理清事前与事后阶段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为下一次施工提供经验指导。为此,施工单位应按国家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自检,如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给予解决,绝不能搪塞或将其掩盖。只有内部通过验收再交给有关单位验收,才能保证一次验收通过,并提高整体的建设工程质量。除此之外,要注意经验的积累,秉持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一步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杜绝不规范的行为再次出现。

4  结语

总之,时代在快速发展着,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加激烈,如何确保建筑企业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减少施工安全事故、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良好的地位,不只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样也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深思的话题。“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PDCA循环法”的提出为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根深蒂固,要想搭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必须变革传统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将管理范围扩展到施工前、施工中与施工后三个阶段。希望本文提出的上述措施能夠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史锦明,陈珍林.质量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8(9):76~77.

[2] 吴倩.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法应用[J].居舍,2018(8):124.

[3] 杨文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8(4):191.

[4] 孙寒.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J].四川水泥,2016(4):160.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