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口罩等防护物资需求激增,制假售假、哄抬物价及以售卖口罩等防护用品为名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增多。为全力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公安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防护物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力争快侦快破一批大要案件,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坚决打出声威,形成强大威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通知指出,当前正处于阻断疫情蔓延扩散的关键阶段,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对口罩等防护、消毒物资的需要十分迫切。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相继破获了一批制假售假、哄抬物价、诈骗等防护物资类刑事案件,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工作。但仍有一些不法商贩趁机浑水摸鱼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严重干扰、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隐患。
各级公安机关迅速行动,以人民群众最关切、最急需的口罩为重点,同时紧盯各类疫情防护物资,强化打击措施,迅速形成对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震慑态势。采取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发动人民群众和相关企业积极举报,上溯源头,下查动向,开展全链条打击。注重发现跨区域的案件线索,迅速开展核查,及时立案打处。各地公安机关食药侦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多警种协调一致、资源共享的联动打击工作格局。对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对每条线索都一查到底、快侦快办,做到发现一起侦破一起。
各地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的衔接配合,建立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快速通道,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建立防护物资快速检验鉴定工作机制。针对制假售假等案件高发地区、线索指向较多地区、人民群众举报投诉高发地区开展联合打击整治行动,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打击整治合力。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安机关侦破的制售假冒伪劣防护物资等案件情况,震慑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范意识和举报违法犯罪线索的积极性。各级公安机关严明岗位责任,细化任务分工,同时千方百計加强一线办案民警自身防护,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后勤保障,切实保障民警健康安全,确保各项部署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
公安部破获医疗防疫诈骗案件1116起抓获嫌疑人294名 追缴赃款660余万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按照公安部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密切协作配合,依法严厉打击涉疫情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截至2月6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涉疫情诈骗案件11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4名,追缴赃款660余万元。
据介绍,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名义实施诈骗犯罪,性质十分恶劣。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涉疫情诈骗线索快速落查机制,实时开展线索核查和查处打击。同时,充分依托国家反诈中心资源和技术优势,采取直接组织、扁平化指挥模式,对于重大紧急案情,通过线上指挥省市两级反诈中心快速反应,不断提高打击和破案效率。各地公安机关按照统一指挥快侦快破案件,有力遏制此类违法犯罪发展势头。
目前,涉疫情诈骗案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者囤有医用口罩,当受害人付费购买后,不法分子找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拉黑;二是不法分子冒充慈善或民政部门,向用户发送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或搭建虚假官方网站,利用群众的同情心骗取捐款;三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不法分子潜入QQ、微信群,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为由,冒充群内成员骗取钱财。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密切关注涉疫情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态势和变化,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严惩违法犯罪人员,震慑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曝光揭露涉疫情诈骗手法,不断增强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防护物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已破获案件459起 抓获嫌疑人1084名 涉案价值1.35亿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按照公安部部署,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防护物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快侦快破一批大要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截至2月18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疫情制售伪劣产品、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案件459起,抓获嫌疑人1084名,捣毁犯罪窝点473个,查扣涉案口罩2500余万只,涉案价值1.35亿元。
近期,受疫情影响,口罩等防护物资需求激增,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实施制售假劣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就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防护物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作出全面部署,加强应急值守、线索摸排、信息研判、指挥调度,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各地公安机关食药侦部门按照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密切协作,加强与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衔接配合,建立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快速通道,形成打击整治合力。
据了解,各级公安机关以打击制售假劣口罩犯罪为重点,同时紧盯制售护目镜、防护服、防护手套、卫生消毒用品、病毒抑制药品等疫情防护产品,快速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查获了一大批不符合质量标准、没有任何防护作用的假劣产品,形成了对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震慑态势。黑龙江哈尔滨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销售假劣口罩案,摧毁犯罪窝点3处,查获涉案口罩30余万只,涉案金额800余万元。重庆、安徽、山东等地公安机关联合侦破特大制售假劣口罩案,查扣涉案口罩20余万只,原料布料40余吨。广东佛山公安机关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捣毁了2个生产假劣口罩窝点,查扣假劣口罩120余万只和一批生产设备,涉案价值500余万。上海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经营酒精案,查获涉案酒精约9吨,涉案价值20余万元。四川成都公安机关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交的线索,侦破一起销售假冒品牌医疗手套等防护用品案,查获假冒品牌医疗手套600余盒、三无医疗护目镜2820副、过期口罩4万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