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静 图/谢伟章
封面人物
张昌海,76岁,中共党员,雅安市名山区关工委执行主任,获评第七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老干部。他曾经因公大腿负伤致残,虽已能行走,但多年来留下了病根,每逢气候变化,就疼痛难忍。退休后的张昌海,面对重重压力,他以“莫道夕阳不是火,余晖尚可染山河”的自信和决心,毅然担起了区关工委工作的重担,在雅安名山区组建关工委四级联动机制,扶贫助困,引领两万多名五老志愿者奉献在茶乡大地。在帮扶脑瘫、白血病儿童的公益晚会上,一次次深情地唱响《爱的奉献》;在募捐点,身体还戴着铁钉,顶着炎炎烈日带头捐款……平凡的形象,树立起了一名老党员不凡的奉献精神。
张昌海(右一)在茅河镇乡史馆向青少年讲解农村传统农具
封面故事
“我要给张主任最大的赞!”雅安市名山区车岭镇岱宗村第一书记张光海一提起张昌海便赞不绝口。18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张昌海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责任与担当,铺平了名山区青少年成长的道路,点亮了困境青少年的希望明灯,谱写了区关工委工作的优秀篇章。他是雅安市名山区执行主任,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党支部书记张昌海。
2002年,58岁的张昌海退休不久,便接到任命通知,担任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本应安享晚年,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但是组织一“召唤”,便毫不犹豫地接受组织安排,此后18年义无反顾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家人劝他,“别忘了你是一个戴着铁钉的残疾人!你干了几十年工作,保养身体要紧。”“为党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就是幸福。做关心下一代工作是积德行善做好事,是为党尽忠、为国尽责、为民解难。”张昌海自此排除万难,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是张爷爷和各位好心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去年5月9日,蒙阳镇中瓦村贫困家庭学生郑术毅的父母眼含热泪,手捧“鼎力相助情似海,无私奉献恩如山”的锦旗来到区关工委办公室。接过锦旗,看到孩子父母感激的泪水,张昌海欣慰地说:“孩子们健健康康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啊!”
学生郑术毅自小患贫血病,一直靠输血维持生命,川大华西第二医院为他找到配型骨髓干细胞后告知他父母可以进行骨髓移植,需手术费30多万元。孩子的父母又喜又急,孩子的病终于有希望了,但“30万要了我们的命也付不出来啊!”
张昌海得知此事后,十分揪心,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救他,不能让孩子错失了一线生机!”为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募捐,张昌海带头在街道、场镇设立募捐点,带头捐款,他现场介绍贫困学生情况,一次次深情地唱响《爱的奉献》,白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汗水浸湿了那一身朴素的白色衣衫,谁也看不出这位老人是曾经担任领导的副厅级干部。在张昌海的爱心和热情感召下,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在他的带领下,蒙阳镇关工委联合区老年协会、体育协会、老年文艺宣传队等十多支队伍,深入学校、机关、乡镇、社区开展募捐,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募集到捐款11万余元,五老转发网络水滴筹7.7万余元,当地政府协助贷款6万余元,基本解决了郑术毅的手术费用。
多年来,张昌海一直关注困难学生,近几年来,他先后支持蒙阳镇开展困难学生捐资助学活动,为1名白血病少年、蒙阳镇15名脑瘫儿童、1名重型地中海贫血病儿童募集爱心捐款21万余元。他牵头和倡导为贫困学生争取到助学帮扶资金40余万元。
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区委老干局开展的“青蓝计划”活动,张昌海和关工委五老还结对帮带了7个贫困村,为贫困村(户)争取帮扶、捐助资金25万余元。针对贫困户家庭子女教育等问题,结对帮助贫困户家庭的“五失”青少年170余名,为全区75名贫困家庭儿童争取一次性资助和助学帮扶。
白天调研、宣讲,晚上回家,还要挑灯夜战,整理宣讲稿。不会使用电脑,他就用手写,小本子记事、大本子记文,多年来,张昌海个人累计手写20多万字的宣讲材料。“张主任讲课,接地气,跟得上政策和形势,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张光海多次邀请他去给群众、给青少年上课。多年来,留守儿童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关心下一代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关键是精神和思想上的关心和教育。张昌海深知这一点,他每年都要花精力开展青少年教育,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在各中小学、乡镇、村(社)开展青少年思德教育、法制教育、孝廉感恩教育。2007年,张昌海带领五老开始探索以村为单位的暑期主题教育活动,他先后牵头以“铭记两史、践行三爱”“绿色发展健康成长”“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为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暑期校外辅导300多场次,跑遍了每一个村落、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社区,受益学生达3.5万人次,连续4年实现村级辅导100%。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施玉峰常感慨:“张主任对关工委工作感情深厚,他和年轻干部一样有担当,和在职干部一样充满热情!”
区关工委工作力量薄弱,他便亲自去动员。彭大辉是张昌海多年的同事,知教育、善文稿、能宣传。为了动员他加入到关工委工作中来,张昌海就多次陪他散步,聊天谈心。受张昌海的动员和邀请,彭大辉又拿起了笔杆子,跟着张昌海下乡、家访,一干也是十多年。
“我也是被张主任的热情感动了,受他邀约来做关工委工作,我们就是想把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做好做实。”从教育战线退下来的席汝梅是原蒙阳镇实验小学的校长,重拾青少年教育工作,她又找到了施展丰富教育经验的平台。张昌海用热情用爱心凝聚五老志愿者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到2016年底,在张昌海及关工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组建学校、机关企业、政法各系统等331个关工委组织、1264个关工小组,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结构和常态工作机制。此外,还探索建立了2个社团组织和1个居民小区关工委,38个院坝辅导组,集聚21867名五老参加关工委工作。张昌海要求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上档升级,采取一看、二查、三听、四议、五评的办法,深入基层面对面验收“六好”关工委“三好”关工委,坚持合格一个验收创建一个。全区应创建基层关工委330个,已创建验收308个,创建率达到93.3%。基层关工组创“三好”已验收合格123个,院坝辅导组11个。
关爱路上,一路风雨兼程,一路初心依旧。已过古稀之年的张昌海把自己对党对人民忠诚热爱的夕阳余晖,倾洒在名山的茶山绿水之间,灿烂着万千青少年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