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城市科学技术局
邹城市地处山东省南部。2019年,邹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8亿元。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区)第42位、全国工业百强57位,全国创新百强县第63位,全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第42位。作为曾经的全国八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从曾经“一煤独大”的资源型城市,到今天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邹城市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县域创新发展的特色路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科技创新,便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近年来,邹城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目前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83家,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家,72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3%。累计引进两院院士1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1人。
营造优渥“软环境”。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制订印发《邹城市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人才科技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关于加强人才科技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等“四意见四办法”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稳步增加市人才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预算,设立6000万元人才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市政府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提高。三是强化考核评价。逐步提高研发费用占比、新增国家级高企数量、双创平台、科技人才等创新指标在综合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对镇街考核的人才科技创新分值权重。
健全双创“硬载体”。一是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全面提升邹城工业园区创新创业承载能力,2019年组织园区企业申报省自主创新专项2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先后举办2019济宁(江苏)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专题招商活动暨邹城工业园区(常州)产业对接恳谈会、2019第六届中国新型煤化工精细化(邹城)发展论坛等活动。二是推进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积极推进核心区PPP项目建设,完成PPP项目公开招标,签订PPP项目协议,注册成立了SPV公司—山东迪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快园区产业化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世纪智慧年产1.6万吨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年产10万吨双孢菇三次发酵料、年产5万吨生物有机肥等在建项目建设;20间智能菇房栽培黑皮鸡枞菌建成投产。三是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以服务产业、孵化企业为定位,依托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在全省率先成立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山东省科创食用菌应用技术研究院等6家新型研发机构,采取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和奖励扶持的形式,构建“基础研究在高校,应用技术研究在产业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在龙头企业”的创新布局。6家研究院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开展产业共性关键研发22项,累计申请专利42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对接服务企业60余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48个。四是推进中试试验平台建设。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建设水相有机合成及高效清洁分离中试平台、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试验平台,研发的“甜菜碱盐酸盐”“医药级DM”项目技术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全球首次实现三废近零排放,产业化后可新增产值10亿余元。五是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加快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体系,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全市建有大学科技园、中心智能装备科技园、济宁机器人产业园、化工研究院科技园、创科食用菌科技园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2家,建有唐村梦想小镇等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六是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中心机电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火炬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依托邹城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火炬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目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初见成效,创新创业孵化体系逐步完善,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筑巢引凤”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扶持力度。每年认定1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给予经费资助、项目支持和“六个一”服务等政策扶持,对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的给予等额配套资金支持。2019年,遴选推荐6人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名外国专家团队申报省“外专双百计划”,其中硅步机器人古德尔院士已通过现场考察;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二是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连续7年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举办创新型企业家研修班,累计培训500多人次。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控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班,有效缓解智能装备领域工程技术人才紧缺问题。提高企业科技管理人才业务素质,连续两年举办科技管理骨干培训班。三是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市人才办组织20家科技型企业先后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系列活动,促成重点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签约人才项目7个。
“牵线搭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年来,邹城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盘活创新资源。近三年,成功承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山东省可转化科技成果(化工)对接会、山东省西部隆起带技术转移大会、山东省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技术成果对接活动(智能装备制造专场)、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现场晋级活动等重大科技活动10余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热情迸发。
“引导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一是实施创新领军企业提升计划。开展“一企一策”服务活动,加快科技人才、平台和项目向民营企业集聚。2019年,机器人研究院、艾孚特科技、轻合金等4家企业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12家。引导企业享受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补助等普惠性政策,75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二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壮大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预培机制,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择优扶持,强化研发费用归集、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核算辅导培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5家。认真落实财政奖励、研发费用补助和所得税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着力培育隐形冠军、瞪羚企业。三是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不断完善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发展全链条服务,培育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小巨人”企业。诺博泰智能科技被认定为省明星科技型小微企业。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竞技行动计划。2018年,37家企业在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中获得优胜。其中,6个企业项目获各自领域第1名,艾孚特科技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四是建立健全创新型产业培育体系。牵头发起成立了山东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产业培育提升到省级政策资源层面。近三年,全市机器人产业累计获上级财政扶持资金2500余万元。
支撑引领乡村振兴,“小蘑菇”成为“大产业”。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特色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园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邹城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给邹城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在山东省首批农业科技园区评估验收中,在迎接验收的69家园区中获得第一名。在科技部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中,位居82家同类园区第16位。园区建立健全“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农业投资公司+运营管理公司”的工作机制,构建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创投基金、科技展示、生活服务”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形成了院士创新团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投基金、成果转化基地等七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园区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3150万平方米,鲜菇工厂化栽培年产量达到33万吨,主导产业占到总产值的60%以上。日产120吨金针菇的友硕生物、日产180吨金针菇及白玉菇的恒信生物、日产100吨杏鲍菇的恒发食用菌、日产60吨山茶茸的富马菌业等企业工厂化栽培整体规模和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邹城蘑菇”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从无到有”,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工业机器人、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牵头成立了绿色化工、智能机器人两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了以泰山玻纤、太阳宏河纸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圣琪生物、尤特尔生物、鲁抗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比亚迪云轨、衡远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诺博泰智能科技、珞石科技、机器人研究院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建有全省首家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拥有12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本体制造+集成应用”产业体系,连续五年承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机器人产业基地。2019年,健康医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9%、3%,太阳宏河纸业30万吨纤维素、鲁抗泰乐菌素、达野机器人等项目加快建设,49个项目纳入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11个项目纳入省优选项目。
“有中出新”,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重点支持化工、机电装备、食品、纺织服装四大传统制造产业,通过新技术研发、技术工艺改造、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转型升级化工、机电装备、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涌现出金科星机电、天工机电、奔腾漆业、东远石油和金鼎实业等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总投资239亿元的61个技改项目完成48个,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8.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的科技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邹城市将以全面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具有邹城特色的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引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