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约记者 马爱平
记者手记
玉山江·麦麦提来自新疆,他是维吾尔族,一位党员,一位博士。
2002年,新疆启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2007年开始在全疆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统计,截至2019年底,新疆8000余名科技特派员累计推广新技术1824项,引进新品种1925个,有553人领办、创办农业企业或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专业协会,直接参与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农户近46万户,实现增收农民34万户;培训农民27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30万份,安置就业10.9万人。新疆科技特派员已扩展至13个地州市(克拉玛依除外)的87个县市区,实现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贫困村全覆盖。
“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有志于在农村创新创业的科研人员畅通了深入基层一线的“毛细血管”。
扎根基层,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玉山江•麦麦提用8年时间播下了英阿瓦提乡等地农村科技创新的火种;提高了瓦哈普•艾拜等乡亲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让喀什疏勒县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彻底断掉了“穷根”;在言传身教中,带领着凯撒尔•麦麦提等村民们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让瓦哈普•艾拜等乡亲们懂得要用科学去改变人生,用知识去建设美好家园。
“我就是一步一步从农村出来读大学本科,最后读到博士。现在咱们国家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实行免费教育,让娃娃们好好读书,也能读个博士。”
“大家看看身边的变化,看看眼前的柏油路、防渗渠,改造好的庭院,党的政策好不好?给咱们村里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
2018年春天,来自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哈密瓜病虫害防控研究团队的玉山江•麦麦提博士在喀什疏勒县的田地上正准备给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看到有些农民还没有赶过来,所以他在培训开始之前抓紧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牢牢吸引了在场的乡亲们。
玉山江•麦麦提,2012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12年9月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来到新疆农科院植保所,进入哈密瓜病虫害防控研究团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娃和少数民族博士,我深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我时刻关注基层少数民族农民群众的需求,努力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希望通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培训和推广,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条件,传播正能量,为大美新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玉山江•麦麦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2017年3月,玉山江•麦麦提到喀什疏勒县英阿瓦提乡进行甜瓜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英阿瓦提乡喀拉亚村工作队队长凯撒尔•麦麦提满怀期盼地问玉山江•麦麦提:“我们喀拉亚村可不可以种甜瓜?”
“当然可以,但是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新疆甜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严重,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甜瓜价格波动大,要解决销售问题。”玉山江•麦麦提说。
聊完以后,玉山江•麦麦提就和凯撒尔•麦麦提开始分工,玉山江•麦麦提负责技术指导,凯撒尔•麦麦提负责组织农民落实技术与销售。
2017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学会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喀拉亚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在疏勒县英阿瓦提乡喀拉亚村建立“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
“我们在喀什疏勒县英阿瓦提乡组织农民种植‘金凤凰’甜瓜品种,并建立了70亩地的绿色甜瓜种植示范点;同时,疏勒县英阿瓦提乡的农民与上海塔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以‘3.5元/公斤’价格购买的协议。”玉山江•麦麦提说。
从选择品种、准备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销售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玉山江•麦麦提都全程参加并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技术指导。
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模式”,玉山江•麦麦提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使甜瓜白粉病、霜霉病、蔓枯病等主要病害控制在95%以上。
他还采取无化肥、农药的种植方式,使甜瓜中心含糖量达到16以上,为生产有机甜瓜打好基础,一亩地商品瓜产量达到1480公斤以上。
“在玉山江•麦麦提的指导下,我们一亩地瓜销售额达到5200元、纯收入达到4500元左右。”凯撒尔•麦麦提激动地说。
在英阿瓦提乡,这还是头一次采取订单模式种植甜瓜,“真金白银”拿到手后,乡亲们的种瓜积极性空前高涨。
搭载着“喀拉亚”品牌的绿色甜瓜,很快走向了北京、上海、成都等内地市场。在玉山江•麦麦提的争取下,英阿瓦提乡和上海塔源食品有限公司很快建立了长期合作意向,签订了450亩的甜瓜收购协议。
玉山江•麦麦提的甜瓜成为英阿瓦提乡的“脱贫甜瓜”,他成为了乡亲们最信任的人。
南疆甜瓜生产中存在病虫害严重、栽培管理粗放、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甜瓜价格波动大等问题,玉山江•麦麦提觉得他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于是组织专家建立了“科技小院”。
在这个“科技小院”,在甜瓜生产以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专家们驻村直接参加农业生产,专家们与农户们“零距离”。
因为信任,玉山江•麦麦提和“科技小院”的专家们成为了党的惠农政策的宣传队。
作为维吾尔族的科技人员,玉山江•麦麦提的优势很明显,他说的话,乡亲们爱听,也愿意往心里去。
“我有双语优势,乡亲们特别愿意找我聊天”,玉山江•麦麦提说。这些年,在“面对面”“零距离”的科技服务过程中,他总是不断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党的惠农政策好,让咱们村民们的收入大幅增加。这要感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近日,自治区党委农办、财政厅、农业农村厅会同相关单位共同汇总、调整了2019年新疆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农业生产发展与流通、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农业防灾减灾、科技建设五大类41项。其中,农业生产发展与流通方面的政策与农民朋友关系最为密切,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等。”
“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方面,2019年新疆将开展耕地休耕试点面积为16万亩。喀什地区8万亩(疏附县、麦盖提县、叶城县),和田地区8万亩(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每亩补助500元,用于补贴农户原有作物种植收益和土地管护投入。”
……
在农忙季节,玉山江•麦麦提走进田间地头,一边指导农户们种甜瓜,一边宣讲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利用指导种‘甜瓜’的机会到田间地头把党的惠农政策带到这里,让村民们了解新政策,增加他们的信心。”他说。
“在玉山江•麦麦提老师的宣讲下,我们更加坚定了要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凯撒尔•麦麦提说。
如何在科技服务中,提高乡亲们的科学素养?
在一次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座谈会上,玉山江•麦麦提这样与同行交流:
“在科技服务中,要从乡里选出年轻、勤快的农民,先培养他们,鼓励他们建立‘农民合作社’。通过他们,就能很好地鼓励与督促其他农民把技术落实。”
“只有从品种筛选、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以及销售整个环节要给农民保障,才能很快就被农民接受,科技才容易示范推广。在这方面,科技人员的作用大,同时压力也大。”
“要把在农业生产中一直没有解决或者当地一直没有做好的农业生产关键问题找出来,如果能通过专家解决,很快就会被当地有关部门与农民接受,很快被示范推广。”
“在当地示范推广,就要把自己的试验安排到当地,开现场会,将试验结果与当地农民分享,这样效果很好,农民容易被说服。”
……
玉山江•麦麦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技术服务的同时,通过调查,玉山江•麦麦提带领乡亲们掌握了蚜虫在一天中的活动时间,顺利错开蚜虫传毒时间和蜜蜂的授粉时间,成功种植复播甜瓜(麦茬种植瓜)。成功以后,我和乡亲们受到非常大的鼓舞,这相当于我带领村民们既一起做了科学试验,又喜获了丰收。”玉山江•麦麦提说。
2017年7月1日,在喀什疏勒县英阿瓦提乡,玉山江•麦麦提采取防虫网的方式种植了晚熟瓜,并对农民进行了相关田间培训与技术指导。在播种—田间管理—销售的整个过程中,玉山江•麦麦提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最终成功种植复播甜瓜,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专家们带领着农民在小麦收获后种植甜瓜,这是南疆地区复播甜瓜首次成功种植,一下子带动了好几户农民,使他们的收入从每亩600元增长至每亩4000~8000元。一亩地甜瓜的销售收入达到4000元,当地农民兴奋的地口口相传,都请我去带领他们种甜瓜。”玉山江•麦麦提说。
有一次在和田洛浦县布亚乡,收完小麦后正在种甜瓜。
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刚好路过,他好奇地问玉山江•麦麦提:“您们想种什么?”
“要种甜瓜”,玉山江•麦麦提说。
“年轻人,我都60多岁了,到现在都没有见过小麦收完后种甜瓜能种成。”这位爷爷不太相信。
后来,种的瓜熟了。
那位爷爷特意找到玉山江•麦麦提说:“原来,小麦收完后,种甜瓜真的是可行的,应该听你的话,相信科学,科学种植。”
“刚开始种复播甜瓜时,村里年龄大的农民都说,7月份种的不会熟,而且甜瓜会得各种病,种不成,当时我心里也没有底。最后在玉山江•麦麦提老师的指导下,试种了4亩地,最终种成了复播甜瓜,而且一亩地甜瓜卖到了4000元。”种瓜农民夏麦丁•伊斯拉木说。
“我在当科技特派员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在哪里示范推广,就要同时把自己的试验安排到哪里,多开现场会,把试验结果与农民分享,看得见、摸得着,农民才容易被说服。”玉山江•麦麦提说。
口说无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此,玉山江•麦麦提安排了不同药剂对甜瓜白粉病与霜霉病的防治试验,让农民到试验地去看不同药剂效果的对比,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精准施药与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南疆地区大部分农民种好甜瓜后不会精细化管理。
“我们通过农民现场技术指导与讲解精细管理的优势以及组织农民小面积示范,使农民体验到精细管理的好处。”玉山江•麦麦提说。
60多岁的瓦哈普•艾拜每年都种瓜,在村里是一个有经验的甜瓜种植户,但一亩地的收入仅为1500元左右。
“没想到,通过玉山江•麦麦提老师教我的精细化管理,一亩地甜瓜收入达到5700元。这是我种瓜20多年以来,种瓜种的得最好、挣钱挣得最多的一年。”瓦哈普•艾拜说。
在和田民丰县,安迪尔乡每年甜瓜种植面积为4000~ 5000亩左右。对当地来说,甜瓜疫霉病与蔓枯病是主要病害,有些年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玉山江•麦麦提通过调整甜瓜的播种时间,田间栽培管理及精准施药,解决了当地甜瓜的主要病害问题,农民们年年喜获丰收。
为了让乡亲们更系统地掌握科学种植甜瓜的技术,玉山江•麦麦提以英阿瓦提乡为重点,对附近的乡与县,举办了多次关于甜瓜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控的现场会及技术培训会。近5年来,他总计培训1500人次,培养甜瓜种植专业户达27名。
玉山江•麦麦提还为当地科技人员与农民发放了1000多份维汉双语的甜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材料。
得知英阿瓦提乡附近有夜校,他就多次来到夜校进行关于甜瓜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培训。
在村民们的心中,玉山江•麦麦提就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作为维吾尔族科技人员,我利用少数民族科技人员的双语优势,在科技服务过程中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带领村民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教会他们用科学去改变人生,用知识去建设美好家园。”玉山江•麦麦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