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凯 孙以栋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曾说:“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历史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最前列,是当时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1]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2]杨渭生先生也认为:“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占据领先地位。”[3]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在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时期,中国乃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4]南宋立国153年,在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杭州作为南宋古都,理应注重南宋文化遗存的挖掘与保护,将南宋皇城大遗址的文化精髓传递给大众,真正为大众所了解。
大遗址专指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项目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遗址遗迹。遗址类型包括古人类遗址以及不同时期的洞穴遗址、聚落遗址、城市遗址、建筑群遗址、石窟寺遗址、园林遗址、工程遗址、手工业遗址、陵墓遗址等。[5]在我国各类文化遗产中,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物质遗产,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重要载体。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不断深化。从物质元素到非物质元素的保护,从遗产本体拓展到区域空间环境协调发展,由点至线、由线及面,形成多元多维的遗址整体保护系统。我国的大遗址保护模式经历了从单一保护到融合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发展历程。根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6]提供的数据,遗址保护综合采用了本体原状展示,建设遗址博物馆、遗址主题体验馆、影视厅/馆、遗址保护展示棚,开创遗址数字复原、虚拟交互等展示阐释模式。但国家遗址保护在理论方法、制度制定、技术支撑等层面的研究仍不完善。
博物馆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0时代的博物馆空间功能中主要以收藏为主;2.0时代博物馆注重展示空间的表达,有针对性地策划活动项目;3.0时代博物馆融合互联网技术呈现出动态、开放、流动的展示形式,注重大众的参与性。大遗址因其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等特点,其遗址博物馆的建设需打破传统博物馆的范围和界限,把自然景观、建筑设施、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传统工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要素都归入保护展示之列。充分运用现代最新技术,满足大众“吃、住、行、游、购、娱”的基础要求以及“商、养、学、闲、情、奇”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形成自然生态空间、展示空间、人文空间、虚拟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建筑景观空间、教育空间有机融合发展的4.0时代遗址生态博物馆。
公元1138年,宋室迁都临安府。南宋定都杭州距今881周年,历史悠久、遗存信息丰富、类型众多、结构复杂。其山、水、林、田、城、建(构)筑物等物质文化要素,以及反映南宋特色的建筑园林、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名人掌故、传统工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要素均遗存至今,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地位(详见表1)。
表1 南宋皇城大遗址历史文化资源类型
表格来源:作者自制。
南宋皇城大遗址作为杭州城市的标志符号和历史记忆,反映的不仅是物质环境,更是人和社区生活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氛围。对南宋皇城大遗址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心,提升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是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文化以及建立新的文化精神的物质源泉。
南宋皇城大遗址独特的都城建设格局(详见图1),留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南宋时期在建筑园林技艺、科学技术发展、手工业、文学艺术等领域有极高的成就。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文化发展,南宋皇城大遗址为宋代乃至世界的文学考古研究发展打下了基础。
图1 南宋皇城图图片来源:作者据《咸淳临安志》所附地图绘制。
南宋皇城大遗址在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价值是新型文化经济消费的动力。其经济效益价值体现在文化产业领域,南宋遗址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提升区域内文化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文化消费品质的提升。
对南宋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梳理,构建遗址保护与利用新模式,探索遗址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之路。其对传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提升公民素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城市现代化治理、建设宜居城市、推进城市高品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杭州老城区的地下水水位普遍较高,1米以下地层就出水。而南宋皇城遗迹的许多重要文物通常在地下2~3米处,其发掘和保护的难度非常大。也正因为如此,南宋文化可见性不强,大众对南宋文化空间共识不足。并且,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危害也阻碍了场地的保护和发掘。
南宋皇城遗址所在的中心城区,各时期的文物遗迹相互叠压,考古勘探极为困难。且因发掘资金的局限性及受遗址保护意识的限制,21世纪之前,发掘范围无法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扩展,许多重要遗迹不能充分展示;在21世纪,旧城区大规模翻新,遗址被商业建筑、住宅区所覆盖,考古勘探与发掘的空间正在减少。
南宋遗址相关文化产业品牌缺失,遗址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业态无特色,丧失遗址文化灵魂;文化服务可及性不高,遗址开发与公众生产生活脱离,未能形成整体性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
南宋文化资源挖掘梳理体系不系统,区域公共文化空间品质不高,缺少南宋文化符号,导致公众对文化的认识精细度不够。且遗迹空间分布较散,无法形成聚合的片区文化,在遗址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度不高,对南宋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
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强调重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并重、保护内容与多种遗产形式共存、大遗址保护与人居环境共生的原则。在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手段,有机融合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展示空间与研发空间、教育空间与娱乐空间,以建设虚拟化、科技化、体验化的南宋皇城大遗址生态博物馆,形成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全新展示阐释模式[9]。
南宋皇城大遗址范围内,对于遗迹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示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的文化信息。挖掘南宋皇城遗址范围内散布的历史遗址遗迹,通过系统反映南宋皇城大遗址的规模和总体格局,有机串联南宋官窑博物馆、太庙遗址广场、严官巷南宋遗址陈列馆等各遗迹点、展馆,协调空间规划构建标识指示系统,形成“点—线—环—面—廊”的历史遗址展示体系,给人们以体形联想,感受大遗址总体环境氛围和昔日盛况。
对于南宋皇城大遗址资源的不可见性与不可复制性,需充分利用新颖的、科技的、沉浸式的展示手段,虚拟再现南宋皇城大遗址风貌。利用5D、全息投影、虚拟成像等声光电技术表现南宋标志性建筑构件、环境、人物、事件,全方位保护遗址和场景营造,打造“有声有色”、可以触摸、沉浸式、超凡体验的科技化生态博物馆。融合运动、科技、智慧等丰富体验,通过对南宋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建设南宋非遗主题工作站,借助微博、微信、小视频等共享平台,提高南宋文旅发展品质。
南宋生态博物馆的体验项目设计,要从满足游客的体验性、趣味性的角度去思考。集聚挖掘南宋各类非遗项目,通过视、听、味、感“四觉”场景再现城门走秀、南宋百戏、瓦肆表演、勾栏评话、舞狮斗茶等南宋传统文化节目,通过遗址创意景观、“时空回溯”的体验游线、参与体验性项目设计;形成一个民间化、趣味化、生活化、艺术化的杭州南宋文化展示窗口。
文化产业作为遗址区域不可再生性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因此,南宋皇城大遗址生态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可循着“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发展思路。深度挖掘和依托南宋皇城大遗址文化资源,建立考古丛书、文献集成、研究报告等文献数字研究资源库。并延伸教育、餐饮、住宿、手工艺、服装、购物、娱乐、影视等文化产业创新开发,加强现代设计与南宋传统工艺融合,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实现优秀南宋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遗址文化市场消费品质。
南宋时期书院的发展最为兴盛,其数量之多以前各朝的确不能望其项背,其作为南宋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公共文化普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南宋皇城遗址生态博物院建设中植入书院,使其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提升公共文化空间价值,融合南宋书法绘画、南宋科普教育、南宋手工艺制作,丰富主题展览、体验活动、讲座交流、艺术演出等南宋节展活动,唤起大众对南宋文化价值的认同,打下构建共同家园的生活化基础。
南宋皇城遗址与杭州现代城市生活、遗址保护与城市治理之间联系更加密切。本文遵循遗址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原则,以南宋皇城大遗址生态博物馆建设为载体,将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与城市空间环境建设、民众生活有机结合,处理好人、环境、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保护城市遗产资源,传承历史文化价值,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培养城市空间归属感和民族文化自豪感,推进城市共建共享,助力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建设。
汉 千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