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红
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态势分析及深度融合对策探讨
王金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
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军民融合呈现整体推进、良性发展的势头。分析了装备预研项目的特点以及推进军民融合的举措和军民融合的发展态势,结合“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的实践,从军民融合的视角对装备预研项目团队组成、运行机制及融合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深层次高效发展的建议。
军民融合;预研项目;推进模式;国防科技
“十三五”是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武器装备采购制度的深入改革以及“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的上线运行,民参军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军民对接渠道更加畅通,准备科研项目军民融合呈现出多方参与、互相促进、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势头,大大促进了国防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激活了军工企业的创新活力,带动了民营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
装备预研是装备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研制新型装备而先期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具有军民融合的天然属性;装备预研项目是带动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共同发展的具体载体,是军民融合是天然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装备预研包括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先期技术开发等内容,研究领域广,应用潜力大,成果通用性强,具有明显的居民两用性的特点,有些高等院校和民营企业在一些领域具有很强的资源控制和技术优势;②装备预研既要着眼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长远发展,又要兼顾与型号背景的协调和衔接,具有高新技术含量、不定因素多、探索性强等特点,选择多个单位来承担项目可降低技术风险,提高技术水平;③装备预研的技术成熟度级别低,经费投入和经费风险小,对承研机构的准入资格和工程经验等要求也相对低,可参与预研机构较多,除军工企业外,也适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小型民营企业参与。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军委报备机关围绕装备预研计划体系定位、顶层设计和管理需求,积极推行装备预研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完善装备采购信息,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准入门槛,拓展沟通渠道,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民营企业等非军工企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对国防科技的发展以及武器准备的进步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军委装备发展部2014年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竞争装备采购管理规定》,规定了装备承制单位的确定方式及管理制度,增加了装备采购的透明度,扩大了参与单位的范围,并为装备预研项目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装备预研管理机构2014年在第一届军民融合高层论坛上明确,原则上对装备预研项目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和科研生产许可证不做强制性要求,对于公开发布的预研需求信息,不需任何资质要求;对于内网发布的预研需求信息,只需具备相应的保密资质。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于2015-01正式上线运行,面向社会公众、民营企业、军队装备采购部门、军工集团等用户发布预研指南需求信息,公开发布和通过内网发布的项目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超过了90%。
目前,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军工企业作为军民融合主体,发挥了引领者、示范者的带动作用,优秀民营企业和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是军民融合不竭的源泉,国防意识明显增强,参军热情进一步高涨。
对于军事地位重大或大型复杂武器装备类预研项目来说,涉密级别高、军事专用性强,属于单一来源或有限竞争采办项目,适合采用分层次竞争采购策略。因为各大军工企业在相关领域具有总体技术、科研实力和综合保障方面的独特优势,总承单位一般在军工企业内部通过方案层面的设计竞争或竞争谈判方式确定,只在其分系统和配套层次上推进军民融合,军工企业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对于军事应用价值高或分系统和整机配套类预研项目来说,保密要求高、军事应用性强,属于有限竞争或完全竞争采办项目,适合视情选择竞争性谈判或者招标类采购策略。因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在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和科研条件等方面各有所长,承担单位一般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谈判等方式择优确定,民参军比例越来越高,军工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方力量的竞争和合作成为常态。
对于军民两用性强或通用产品和基础配套类预研项目来说,探索性强、应用潜力大,属于完全竞争采办项目,适合采用招标采购策略。因为有一些优秀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领域优势明显,部分技术累计已经超过军工企业,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方式“能融则融,应融尽融”,民参军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民参军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
总之,装备预研项目的军民界越来越模糊、聚合点越来越多、结合面越来越宽,融合度越来越高。装备预研项目作为军事装备现代化的技术先导和全寿命周期军民融合的重要阶段,以未来作战应用为导向,通过竞争择优、合作互动等途径鼓励和吸引各类单位参与项目与研究,有力地推进了军事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
中国已基本形成了支撑国防科技和军事装备发展的五支力量,包括军队科研机构、军工企事业单位、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以及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其他民用科研生产单位。这五支力量各具特点、各有所长,都是新形势下军事装备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同体制、不同行业的项目成员以军事需求为导向,通过设计竞争、竞争谈判、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方式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军民深度融合的项目研发团队,共同完成项目研发任务,项目成员组成和过程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装备预研项目成员组成和管理过程流程
大型装备预研项目往往既包含型号先期技术开发,也有牵引性引用技术研究,课题和专题设置多,涉及专业面广,参与研究单位数量及覆盖行业众多,所有参研单位以项目研究目标和技术指标体系为纽带,组成了一个多层级军民融合创新联盟。
从项目管理的视角来说,各个单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军民界限,而是按项目分解结构,分为总承单位、分承单位以及各级配套单位和外协单位,按自上而下的树形分层结构实施项目的纵向逐级管理和同向同步合作,总承单位对下级配套单位实施跨级监管,如图2所示。
图2 典型装备预研项目运行管理机制
从军民融合的视角来看,总承单位、分承单位和主要配套单位不仅是项目实施的管理者,同时也是项目军民融合的主导者和推动者,除了对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等进行管理以外,还要加强对军民两用技术的需求牵引及成果的转换与应用,促进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
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就是要吸纳更多优秀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加入到项目研究中来,以推进国防科技的创新发展,促进武器装备研发能力的提升。随着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政策法规的改革和相关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各方参与装备预研项目论证和竞标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基本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生态环境,并不断探索和实践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模式和对策,逐步呈现出良性的发展态势。
立足装备能力提升,强化军事需求牵引。装备预研项目既要注意创新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又要面向作战应用需求和装备能力提升,需求牵引是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参研单位要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开发出满足需求和作战任务的解决方案。针对有些课题和研究内容军事应用背景不太明显的问题,项目总承单位和分承单位充分发挥了军民融合主体作用,协调各参研单位进行了项目军事需求细化和对接工作,并在项目实施阶段成立专家组,通过开题评审、方案评审、关键节点检查等活动实现全过程指导,强化需求牵引,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民为军用。
加强产品联合设计,促进技术融合互动。装备预研项目不仅关注当前装备功能性的提升,更着眼于装备技术的创新和长远发展,技术融合是装备预研项目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军民融合的重要基础,而产品联合设计是技术融合的粘合剂、技术创新的催生剂和技术展现的好平台。一方面,多个参研单位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和技术指标体系,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通过技术的分解细化、方案的优选、改进设计和集成整合,促进了装备功能性的完善以及综合效能的提高;另一方面,经历了联合设计和试验验证,各单项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潜力大大提高,通过推广应用又能催生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坚持不忘初心理念,营造合作共赢氛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战略性举措,是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源泉,各参研单位要有大局意识和开放心态,尤其是项目总承单位和分承单位要站在国家队的层面上,发挥军民融合总体的责任和应用,坚持以国防科技进步为初心为项目经营理念,共同营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项目团队氛围,高效推进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一方面,大多数参研单位保持了项目立项和项目申报的积极性和高水准,在经费筹划、资源配置和计划安排等方面全力保证;另一方面,不计暂时得失,放眼长远发展,积极沟通协调,密切配合,有效地促进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十三五”是中国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已呈现出多领域、多层次融合的良性发展势头,但项目承研单位之间技术壁垒依然存在,成果转换应用不够充分,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和鼓励所有参研单位参与深层融合的积极性,相信随着国家军民融合发展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项目成员之间的不断磨合,将大大地促进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和国防科技水平的提高。
[1]游光荣.广泛吸收全社会创新资源,加快军事装备预研改革步伐[J].情报工程,2017(4):15-22.
[2]吕彬,肖振华,庞博文.武器装备采办竞争策略应用研究[J].装备学院情报,2014(3):18-22.
[3]王金红.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实践与探索[J].科技与创新,2017(15):139-142.
[4]赵秀芬,曹敏.装备预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改进研究[J].管理观察,2017(20):26-29.
[5]郭叶波.我国民参军的基础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6(24):77-79.
[6]李轩,李熙,刘贞,等.军民融合深入深度发展的新模式探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9(8):5-9.
F426.48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9.058
2095-6835(2020)09-0134-03
〔编辑: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