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扩散,势必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中国企业面对的全球供应链会受到何种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3月6—13日,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零点有数)与新沪商联合会、大商学院针对1003家中国企业完成“全球供应链受疫情冲击”专项监测,监测范围覆盖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涵盖国有、民营、外资、港澳合资企业,发现如下问题:
监测显示,当前国内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进口依赖型制造企业和进出口均有涉及的复合型企业(以下简称三类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51.5%。三类企业中,有17%处于完全停工停产状态,原材料、零部件或中间产品进口中断或无法及时响应国外订单。
出口型企业对于“国外客户寻求其他国家供应商替代本企业”的担忧度为6.2分(10分代表担忧度最高,下同);进口型企业对于长期无法恢复产能从而失去国际客户的担忧度为6.3分。
出口导向型企业中,对本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响应订单而被国外客户替换担忧程度最高的前三个细分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9分)、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7.3分)和专业设备制造业(6.8分)。
在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依靠进口的制造业企业中,对失去国际客户担忧程度最高的前三个细分行业分别是纺织印染(7.5分),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7.3分),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7分)。
在华外资企业对供应链受疫情冲击的担忧程度高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其对出口和进口供应链波动的担忧程度均为6.4分,总体高于国有企业(6.3分、6.3分)和民营企业(6分、6.4分)。
本次监测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收集到全球供应链典型行业、典型企业面临的513个具体问题。其中,问题比较集中的是人员复工难导致产量下降和订单延迟、原材料供应不足及价格上涨、运输困难与物流限制成本上升等。
冲击全球供应链程度最大的因素是物流因素:国内物流企业不能全面复工复产导致进出口企业运营难度和成本上升问题最突出(61.4%);国际海运航班物流成本提高也是重要难题(56.3%)。
冲击全球供应链程度居次的因素是政策因素:检疫检验通关办税等周期延长,航班停运、签证和商务旅行限制,买方所在国对货物或运输工具入境管制提及率依次为58.8%、54.8%和48.8%。
进出口活跃度、畅通度降低,波及供给和需求主体的响应效率:买方要求延迟出运(57%)、未出运订单被取消问题较为突出(51.2%);供给方不能按时履约,面临赔偿或损失问题(49.5%)也比较普遍。
研究团队对进出口受影响担忧度在6分以上的企业主要出口目的地国、主要进口来源国进行了深入分析。监测发现,这些企业担忧最可能出现供应链中断或受阻问题的国家,与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高度重合。其中,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同时出现在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担忧度前5名中,需要被重点关注。
监测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总体较为缺乏对全球供应链问题的应对意识和应对能力。五成企业目前处于“等待、观望状态”,拿不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三成企业有自救意识,但自救策略解决问题的成效有限;一成企业通过自身采取的应对措施有效缓解了压力;而其余一成企业则通过与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或供应链技术研发团队合作有效缓解了疫情的负面影响。
对于成功实现自救的企业来说,互联网和数据智能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自救模式一:线上线下业务齐头发展。企业利用线上线下的供应链网络,有效利用云供应链资源,及时将业务重心由线下调整到线上,使线上业务成为重要增量。
自救模式二:抱团取暖、共享员工。优先向临时歇业的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组装、包装等短期订单,解决中小企业现金流难题的同时,解决自身用工不足问题。
自救模式三:使用无接触物流。通过智能物流分配体系网络、自动化分拣及机器人装运等方式在物流供应链上减少对接人员直接接触次数和时间,避免因国际物流不能复工复产影响进出口。
自救模式四:用好数据智能管理工具。使用大数据算法汇集供需信息,快速研判货源供给与物流配送方案,抢提各地零部件送港,确保集装箱班轮按时发运,同时与国际空运合作伙伴合作规划包机。
监测数据显示,面对全球供应链问题,一成企业通过与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或供应链技术研发团队合作有效缓解了疫情的负面影响。分行业看,食品制造业(24.3%)、农副食品加工业(19.6%)和木材加工及相关制品行业(16.1%)在疫情出现前使用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比例即相对较高;最近一个月以来,化学纤维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的企业开始使用供应链管理第三方服务的比例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第三方专业化公司从产品设计与产品周期管理、采购集样与全球采购管理、生产制造干预到后期交付退运、接单集成销售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范和应对机制,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增加零部件通用性,在产品及流程设计时降低对线下研发活动的依赖;柔性制造转型,在品质、交期、成本保持一致的条件下实现生产线在不同批量、终端产品之间高自由度切换;集中主力供应与网络备份,开放全球供应链资源,采取分散共存的模式,多渠道进行全球采购模式,以增强供应链的韧度;物流网络布局,在交付退运过程中,利用物流网络的效应来提供服务与保障供给,降低受灾地区物流枢纽或通过其运送的物料或成品的供应短缺概率,并积极开拓多种物流渠道,增加具有相应资源的平台型供应商储备;高风险供应链中断监测,制定高风险供应链中断监测和应对计划,及时调整生产战略,将高风险权重分配给来自医疗体系欠发达、应对不足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和子供应商;建立综合紧急行动中心,建立一个完整、详尽的紧急行动架构和流程,成立专家小组实时监控供应链和运作,通过完善的客户管理模式帮助客户有效减小危机影响。
零点有数研究团队向有关的政策制定者提议:一是稳物流,关键在为物流全行业复工复产提供精细化政策保障;二是针对重点进出口产品,设立“绿色通道”产品清单制度,鼓励国际物流企业运力互助共享,加大跨境电商出口物流仓储支持力度;三是梳理先进城市经验形成可复制性创新政策工具包,如启动区域海关协调联动机制、鼓励共享员工、一企一策精准帮扶、鼓励出口转内销并开辟国外销路、推出数字贸易平台等;四是鼓励企业自救,梳理、推广有效自救经验,鼓励企业与专业化供应链管理机构合作,对供应链专业管理行业给予明确政策扶持;五是国家层面尽快设立全球供应链脆弱性产品清单,开展关键产品全球找货、战略备货并设立科研攻关专项,鼓励展开产学研联合研发合作。(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