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与合江土地改革

2020-06-01 00:47于海涛
黑龙江史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合江中农张闻天

于海涛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做地方工作。1946 年6 月至1948 年5月,张闻天出任中共合江省委书记兼合江省军区政委。张闻天主政合江的两年,正是人民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和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之时。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张闻天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这场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暴风骤雨中,“同时,以清醒的头脑,注视运动中的一切优点与缺点”,及时发现和纠正运动中出现的偏差,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克服了合江土改工作的左右摇摆,推动了合江土改运动平稳健康发展。为此受到了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肯定和赞扬。

一、发动和依靠群众,深入调查研究

根据地建设,关键是发动群众。在领导合江根据地建设和土改运动中,张闻天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1946 年7 月,他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说,东北的事,合江的事,就是要使群众觉悟起来为自己的土地、房子、牛羊而斗争,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取得天下。他还说:“什么叫政治家?给人民解决了土地、房子和牛羊问题,他就是伟大的政治家,就是人民承认的政治家。”[1]张闻天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走出城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动广大农民起来进行土地改革。全省干部大会后,合江省委抽调1500 多名干部组成土改工作队,分赴全省各地发动群众,指导土改,掀起了合江土改第一个浪潮。张闻天对土改工作队提出了“不吃人民一猪一羊;出门不坐大车,不骑马,不违犯一次政策,不失掉一次立场”的纪律要求,要求广大干部艰苦朴素,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张闻天身体力行,他经常自带干粮和咸菜,深入佳木斯周围农户家中,和贫苦农民促膝谈心,了解群众的心声和疾苦,摸清阶级底数。桦川县长发区会龙山屯是张闻天的联系点,从1946 年7 月起,他多次来这里蹲点调研。在深入各地调研过程中,张闻天发现有些地方由于土改工作队干部工作不细致,群众发动不充分,土改进行得不彻底,出现了假分地、瞒地或只分公地,不分地主土地等问题,贫苦农民并没有真正翻身。群众把这种现象叫做“半生不熟”或“夹生饭”。经调查,仅桦川县半生不熟的村子就有八十多个,占全县总村数的43%。张闻天将他了解的这些情况向时任中共东北局副书记的陈云做了汇报,东北局随后发出了《关于半生不熟问题的指示》,要求东北各省把“半生不熟”的“夹生饭”煮成熟饭,彻底解决土地问题。为了取得煮熟“夹生饭”的经验,张闻天同桦川县委书记蔡黎等一起,三下回龙山屯,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启发群众觉悟,激发群众斗争积极性。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挖出了窃取乡农会会长职务的胡匪李焕章;再次开展了对地主洪玺亮的斗争,逼他拿出了地契,重新分配了土地,煮熟了“夹生饭”。张闻天还指导蔡黎总结典型经验,写出了“桦川回龙山屯在争取成为模范村的路上前进”一文,发表在《合江日报》上,以指导和推动全省土改工作。在张闻天和合江省委领导下,合江省及时解决了“夹生饭”的问题,纠正了右的偏差,土改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二、明确土改阶级路线,正确把握政策界限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土地改革涉及到农村各个阶级、阶层的切身利害和重大关切,党在土改中的阶级路线及对各阶级、阶层的具体政策,是土地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领导合江土改中,张闻天十分注意把握土改路线和政策,尤其是重视执行巩固和团结中农的政策。张闻天认为,中农不仅在农村户数和经济力量方面处于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农村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土改中,紧紧地团结中农,可以更好地树立贫雇农的优势,进一步孤立恶霸地主,斗垮封建势力;在土改后,贫雇农大量地上升为中农,他们和老中农都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如果土改中侵犯了中农,那就不仅会打击这些中农的积极性,而且会使贫雇农害怕劳动致富,这实际上是破坏农村生产力,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张闻天的这些观点,不仅对当时指导合江土改有积极意义,而且在今天看起来对我们仍有很大启示,它折射出的是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思想。土改工作队下乡不久,张闻天针对平分土地中的问题指出,“要争取大多数,我们还必须紧紧抓住中农”。[2]随后,他又从防止“左”的偏向角度指示各工作队注意,要“设法争取中农到贫雇农方面来。许多事情要设法使中农参加一份,不要把他们排斥在外面,或冷在一边。至于损害他们的利益,那更是不应该的了。”[3]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政策依据和规定,中农利益被损害以至被侵犯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的,张闻天为此感到焦虑和不安。在对合江各地的情况作了认真调研和综合分析后,1946 年11 月 7 日,张闻天在全省群众工作会议总结发言中明确表示,我们在执行阶级政策上还有“左”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团结中农不够。为了纠正“左”的偏差,提出农村中阶级路线的口号应该是:“依靠贫农雇农,紧紧团结中农,争取富农,争取或中立小地主,集中力量打击恶霸地主。”[1]为保证土改阶级路线的贯彻,合江省委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规定,如划阶级、定成分时,规定凡雇工或出租土地收入不超过总收入25%者一律按中农对待;平分土地时,中农不愿意打乱平分不要强迫,可以实行“中间不动两头动”;在各级农会和乡村政权中,必须有中农代表参加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对于及时防止和克服损害和侵犯中农利益,团结和争取最大多数农民群众起来进行反封建斗争,推动合江土改的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坚持真理

张闻天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他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阶段和任务有着清醒地认识和深刻把握,同时他又能立足于合江、东北实际,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开展工作。

1947 年冬,在平分土地高潮中,东北一些地方先后刮起了两股风:“扫堂子”风和进城“挖浮财”风。所谓“扫堂子”,就是东北一些地方强调“贫雇农说了算”“放手就是政策”,把地主、富农财物都挖出来分掉,让他们“扫地出门,净身出户”。这股风来势凶猛,且愈刮愈烈,打击面也越来越大,甚至一些中农也被当作地主、富农斗了,财产被分了。当时《东北日报》和有的省报对“扫堂子”的宣传报道连篇累牍。对此,张闻天不盲从,不跟风,在经过实地调查后,他断然表示:“扫堂子”是“左”的东西,不能搞。他指示《合江日报》对有关“扫堂子”的报道一律不予转载。张闻天还顶风冒雪,带领干部到刮过“扫堂子”风的地区考察,用事实教育干部认识这种“左”的做法给土改带来的严重危害,引导大家一起顶住了“扫堂子”风。

在农村刮“扫堂子”风的同时,东北不少地方的农民纷纷进城没收地主兼营的工商企业的财物,当时叫“挖浮财”。合江也有一些农民带着几百辆大车来到佳木斯城外,准备进城挖浮财。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当时合江的干部认识不一致,意见分歧比较大。为此,张闻天亲自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在听取大家意见后,张闻天指出,农民进城,看起来眼前多分了一点浮财,但损害的却是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包括贫雇农的利益在内,这种做法是同党在现阶段的工商业政策相违背的。他问道,把铁工厂分了,把木工厂分了,到时候谁给农民生产农具呢?他还说,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是要消灭的,但现在还不到时候,时候不到过早消灭,就要犯“左”的错误。[1]张闻天深刻透彻的分析,解开了大家心中的疑团,分清了是非,他们纷纷表示“挖浮财”的做法是错误的,它不符合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张闻天要求干部们深入群众中间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群众提高认识。随后,张闻天还主持起草了《在平分土地运动中保护工商业》的指示,其中明确规定:地主兼工商业者除没收其封建剥削部分外,其他一律不动,凡在1946 年3 月前之纯工商业者,不管其过去出身是否地主、富农,一律要保护。由于制止及时,加上思想工作有力,使“挖浮财”的风没有能在合江刮开。合江的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中共中央1948 年1 月31 日指示东北局,合江省保护工商业的文件“经修改后,可适用于整个东北各地”,中央还称赞合江省委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马克思主义的政策。[4]1948 年3 月,东北局在《关于平分土地运动的基本总结》中指出,各地在运动中发生了若干错误偏向,但“有些地区则掌握政策较稳,如合江省就是一个例子”。[1]在张闻天和合江省委的领导下,到1948 年春,合江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全省共平分土地50 余万垧,农民每人平均分到7 亩到12 亩好地,彻底消灭了封建、半封建的剥削制度。分得土地、翻身解放的广大农民,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建设、保卫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去,生产和支前积极性空前高涨,合江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党在东北稳固的根据地。

猜你喜欢
合江中农张闻天
名人名言
中农人的独家记忆
走进张闻天工作室旧址纪念馆
张闻天晚年:想做个“普通的劳动者”
从生活小事看张闻天廉政大情怀
合江农商银行 举办主题演讲活动
中农网启动大宗农产品区块链联盟
合江农商银行助农取款村村通
邓子恢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
合江农商银行: 1957万元助春耕